打败你的永远不是竞对,而是傲慢-评理想汽车三月滑铁卢

发布于: iPhone转发:2回复:25喜欢:9

理想汽车的3月滑铁卢原因是啥?是傲慢!

三月MEGA和2024L7,8,9的销量崩盘(其实崩盘倒也不算),我能总结出来很多在战略和战术层面的原因,但是我一直在琢磨这件事,如果只能挑一个核心因素的话,我的总结是:傲慢

为何会产生傲慢?哪怕是1200亿年营收了,我发现企业家和企业核心管理层,还是逃不了人性的枷锁~~

2023年过得太顺了,1000亿人民币现金储备,22.2%的毛利率,近10%净利率,还只是发布了一款新车,L7,在这个背景下取得的成绩。

在这个基础上,351家直营门店,2024年有MEGA,有2024年升级版的L7,L8,L9,有Q2发布的主力销量车L6,Q4有纯电的M7,M8,M9,一共有8个组合拳,是2023年的8倍,2023年我已经这么炸裂了,2024年那还不是天下我有?人性的弱点,傲慢自然而然得滋生了。

所以作为投资人,虽然这次的学费过于昂贵,而且我觉得这次的失败,和2022年L9上市导致理想one崩盘的表象有点类似,但是底层逻辑完全不一样,傲慢这件事,是所谓的引入华为IPD也搞不定的事,所以商业这个东西还是有点意思~~各种万全准备了,你遇到的困难还是曾经未曾预料到的。但是我是真心希望厂长和管理团队,好好吸收这次教训,学会敬畏市场,你们的洞察,方法论,产品思维和业务路径问题都不大,但是失去敬畏之心这一个点,就足以把你们其他优点直接盖掉。


下面来谈谈具体的一些重大战略失误吧,一个是分析,一个是也算自己的学习案例,以后我们做业务尽量去避免以下错误。

错误一:推800V核心买点,但是不提前部署基础设施

MEGA的核心卖点就两个,造型和800V超充。我觉得造型那个点,是理想非常棒的战略点,在我看来那个网上黑的方式并不能掩盖这个优点。

但是800V快充这个最大卖点就优点云玩家的意思了,你有22%毛利率,1200亿现金储备,你就高速部署了300个桩,这么多现金储备,斤斤计较ROI,典型的算小账丢大帐。

用户再怎么有钱有闲,上高速的时间和在城市的时间完全不成正比的,如果我花了大价钱买了一个90%时间用不到的功能,那么你是用户你会买吗?

为了ROI好看,舍不得提前多投入一些充电桩的实施,希望让用户先多买MEGA然后再多布桩就能提高ROI,在这一点上,说实话,我感受到李想格局的局限了。

并且创始人格局的高度会非常影响我以后对持仓企业的评估,这次扣了大分,后续我要持续看看这次事件,他到底能吸收多少教训。

新的内部道歉信,已经正视该问题,开始加紧补桩提速了。

从我吸收的干货来看,做业务,想做大做强,企业一定要学会先投入,消费者对你的回馈是滞后的,无论何时,请不要把顺序弄反了。。。


错误二:错误的发布时间安排,公司做创新业务直接核心业务不做了

时间点错误是由两个错误叠加的,第一个是本来预计23年12月发布MEGA的,结果媒体试驾后就立马没声音了,目前了解的信息应该是座椅调控位置设置奇葩,导致发布前决定返工重设计,做这个决策,又由两个原因造成,一个是前期调研做哪去了?这么大的设计失误,这不是傲慢了吗?觉得我比用户更懂用户。另一个是李想一直在宣传当年理想one发布前,也是发现双扶手容易刮衣服,决定发布会前紧急替换为单扶手。因为理想one成功了,这个事件就成了无比正确和站在用户为中心的案例去宣传了,所以这次MEGA遇到设计问题后,整个团队就变成压倒性的延后发布会,解决这个座椅设计问题。

估计还估摸着,等发布后MEGA销量成功后,这三个月的延后,又会成为一段以用户为中心的成功案例。。。可惜这次剧本没按照这个走。

因为上述问题,延后发布会的MEGA直接跟本来3月份就要发布改款升级的L7,L8,L9撞车了。

因为全公司人都知道纯电第一款车MEGA的重要性,所以所有的宣发资源,KOL的准备,销售资源,展厅位置,全部都优先留给了MEGA。

然后发布会上,80%篇幅都是MEGA,最后捎带手提一下L7,L8,L9,导致本身的销售主力L7,L8,L9完全得不到正常曝光。

前面的操作更多的是公司犯蠢,接着对近期还在售卖的老款L7,L8,L9的车主没有合适的预案,则完全是因为傲慢了。

理想汽车的销量除了微博之王的宣传,其实更大原因还是因为NPS高,累计的70w老车主被你这么一波波的忽视,这只能说是傲慢了。

你的产品再好也经不起这么折腾,更何况2024年这么卷的时候,你的产品力没有几年前那么容易拉开。


错误三:被高毛利率、高现金储备和高销量的人设愚蠢捆绑

2023年取得的成绩,成为了2024年的枷锁,实际上,需要继续维持23年这么好的flag的逻辑都经不起推敲。

- 比如说20%点毛利率,李想说为了保持公司业务的投入健康度,所以整车毛利率必须保持20%,这个点我不完全赞同的,去年你这么维持,还能有这个销量我们当然不会说啥,但是理想汽车的净利率大约10%,实际上,毛利率维持12%-15%,完全可以在红海市场更有竞争力,且完全不影响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多出来的毛利率的点数,你说降价会影响品牌效应我认同,但是我们可以维持价格但是加配置吧?这不是更有竞争力了吗?

- 高现金储备是用来投入,而不是用来吹牛的,1200亿现金储备,既然24年纯电那么重要,为什么不能拿200亿出来提前布桩?既然纯电车这么重要,以及2024年竞争这么激烈,为什么不用来拉满配置在产品力跟竞对拉开差距?

错误四:所有人都知道MEGA很重要,但是不把配置拉满

这一点,是我静态体验了MEGA两次后,觉得做的最差的点,所有的纯电车企23年毛利率都没有20%的,蔚来小鹏都是5%左右,但是李想非要在MEGA还没验证的情况下,将理想纯电车的毛利率目标维持和增程系列一致。

实际上最新款,毛利率完全可以维持在10%-15%,这样MEGA的价格,会多出来大约3-6万的采购预算,这几万块钱采购成本,想把车做出来豪华感是分分钟的。

为了这个20%毛利率的flag,导致MEGA的战略体系没有执行到底,内饰和L完全没拉开,桩也没铺上。

而且因为新车刚发布,所以如果后续改款加配来增加竞争力,又会带来老车主不满,一手好牌把自己带入两难。

并且内部反思错误上,其他点我都认同,就是目前还在继续要死守20%毛利率这个点,我是相当不认同的。因为理想汽车和其他车企不一样,现金充足,完全可以用一定的毛利率换市场,并且对企业健康度完全无伤的。

如果说企业要放弃一些核心指标,我觉得适当放弃毛利率目标绝对比放弃销量要重要,但是理想汽车目前选的还是后者。


总结和后续观察点

能速胜千万不要选择险胜。

上面的选择,100%来自于傲慢而不是自信,既然2024年淘汰速度加快,理想汽车有如此多牌的情况下,其实可以拉高配置尽快让自己获得更大市场份额,但是做了一个网上流行语,“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我全都要”的战略决策,超级s..*...

这次三月滑铁卢,我对李想的评价开始有一定负面,理想汽车的仓位暂时还不至于调整,但是我要看李想面对这次滑铁卢的进化速度,格局的问题我有点担心未来理想汽车能达到的高度,这一点我会持续加入谨慎观察中。

整体来说,理想汽车手里的牌,让他们再作两三次,还能站得起来,但是问题是如果持续这么作,那就不是我满意和放心的投资标的了。

持续观察吧,希望后面别再让我失望。

全部讨论

关于是不是降毛利率就能解决销量问题,还得观察一下,其他家都是低毛利率甚至负毛利率,也没见卖多好。
而且市场是很复杂的,一季度市场低谷,行业销量大部分都不好,经营企业的决策也不能为了销量立马就试试降价之类的。至于配置是不是加几万豪华一点……这就更难了,配置这些差不多至少一年前就固定下来来了吧,研发周期就决定了。看他们自己的宣传,还挺自豪于这套设计语言…… 提车车主分享来看,的确有一定比例提到内饰豪华感不足……不知道是不是设计有意为之,毕竟加法好做,减法不好做。
目前看到的决策有加大力度宣传 L 系列,23 款继续优惠卖车。顶到市场回暖看看是环境问题还是自己产品问题,再做下一步处理。

04-01 16:32

最大的错误是视“不安全”这个消费者认知于不顾。回想一下,mega出现1500+1500=3000这个梗出来后,mega延期发布了几个月,原本这有充足的时间让李想去调整,例如升级到2000+2000mpa等,发布会再来个正面回应,我相信棺车事件绝对不可能到如今这个地步。那些恶意p图之所以传播这么广,潜台词其实都是调侃它的不安全。但事实是李想完全是掩耳盗铃、发布会上还是各种虎狼之词自说自话,说自己是最安全没有之一,叠加L系车型可是有多次都因为ABCD柱消失而上热搜,这些P话搁谁听了都不舒服。

03-31 23:41

说得有道理,但咋感觉老子教训儿子...?

04-01 09:45

对比下这次小米SU7的发布,排除品牌的效应,可以看出李想和雷军之间还差了一个段位。

04-01 09:52

有个观点完全认同,那就是为了毛利率放弃市场是绝对错误的~但是最重要的不是怎么说,而是看他怎么做,从23款L系列的降价幅度来看,理想还是要销量的~

04-01 10:14

听我说完!!!

太会算小账,没格局。超前投入犹犹豫豫,错失战机;太自以为是,傲慢。MEGA定位高端,你给来个L的内饰,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你想省钱。这个内饰也直接把MEGA的定价和L9锚定了。希望厂长洗心革面、卧薪尝胆,东山再起!

04-01 05:53

理想真实问题是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和小米的各种首撞一样,所有的黑计划早就已经系统研究和布置,不惜一切大家扼杀,显然他们成功了,希望小米能挺过来

04-02 17:07

大赞!学习了!

04-02 04:4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