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刚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回复:55喜欢:96
我觉得区别在于,购买的那个体验,是自然赋予的还是企业赋予的。
比如鸡蛋、牛奶、纸巾、麦片、醋等东西,不管什么品牌,消费者预期购买的东西,体验虽有差别,但大体是直接来自于大自然。不会出现买个鸡蛋没蛋黄,买个牛奶有苦味。虽然人类有能力造成没蛋黄的鸡蛋,估计这时大家不会认为这是鸡蛋。
但可乐、酒这样的,购买到的体验,是由这个品牌赋予的,如果买到一种饮料没有气泡,虽然也是可口可乐公司出的,那也不是可乐,可乐就得是有气泡的,而且是带有甜味的气泡,无糖可乐我就很讨厌。消费者的预期的这种体验,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人类对自然界物质进行了复杂加工,凝结了人类复杂劳动后的体验。这种人造体验,高度依赖于企业或品牌,壁垒可能就会高一些。

热门回复

要细细掰开来分析的话,大致有这几个维度:
1、不同品牌的产品有多大程度的差异化
2、这些差异化的来源是什么
3、这些差异化在消费者选择中占的权重有多大
同样是矿泉水,盲品的话口味几乎难以分辨,但有些人就要选依云的。因为这个时候水质、口感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依云”这个品牌带来的高级感、身份感这种软价值的体验,而这种高级感、身份感,又是由欧洲牛逼了500年带来的文化势能差。
同样这个人去爬山,爬到后面口渴了,自己带的依云又喝完了,这个时候路边有个小商贩,那这个时候是有什么就喝什么,牌子啥的就无所谓了,这个时候的首要目标是解渴。
这个时候如果有好几个牌子的瓶装水,既有自己习惯常喝的品牌,也有据说是当地优质水源的品牌(比如吉林的泉阳泉),要我的话我会考虑尝试一下所谓的本地名牌,因为这会给本次旅程带来新的体验和话题。
假如这个时候既有5块钱一瓶的农夫山泉,旁边又有免费的纯天然山泉水,大多数人应该还是会选择5块钱一瓶的农夫山泉,因为有农夫山泉品牌背书的水质保证。

去年用京东京造买了几件东西,满意一件,凑合2件,不满意2件。从此再也没有选过,担心浪费资源

京东的京造二硫化硒洗发水非常好,我多年脂溢性皮炎,头皮起疱,给洗好了。

是贴牌。比一般贴牌质量好些,节约了挑选的时间

刚哥,醋和酒的品牌差别为什么这么大?他们的加工程序不都差不多么?

ying应该都是贴牌吧?

不是啊,吃进肚子的,用在身上的东西,人下意识追求安全性和品质。台灯什么的,坏了就坏了。

买过京东京造的牙刷 使用起来还可以 牙膏 好像我也不太会买

比方说搬家,上一任房客留的台灯,凑合着可以用。冰箱里的东西,不管成色是否开封,一律扔掉。

是这样的,对于快消品尤其是高频次的快消品,消费者更容易受到广告的影响,所以品牌厂家会进行品牌塑造。最有名的当属可口可乐和宝洁的各个系列产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