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老唐的四个问题,是否读懂洋河股份?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9喜欢:26

$洋河股份(SZ002304)$ @唐朝

1、同行这家企业销售什么商品或服务获取利润?

洋河股份主要从事两个方面的业务。

主业是从事以白酒为核心的制造、销售业务,同时在酒行业里面进行深度和宽度的拓展,比如:红酒、果酒。

另一方面利用卖酒赚来的钱,与专业投资机构进行合作,开展基金、股权投资。

2、他的客户为何从它这里买,而不选其他机构的商品或服务?

品牌方面:三沟一河,洋河独占两位,在品牌的多样性上面,优势比较明显。作为江淮派浓香的老大,洋河是也是八大名酒之一。因为历史文化原因,绵柔型白酒在江苏及江苏周边省份具有很高的认可度和群众基础,洋河品牌自然也有较高的美誉度,很多人会形成一种买酒就买洋河酒的默契。当然,因为今世缘省内的拓展,也挤压了洋河的一部分市场。

洋河股份的产业分别比较广,东部地区是公司大本营,中部地区有湖北梨花村酒业,西南地区有贵州贵酒,西部地区也成立了西藏第三极,东北地区也宾州酿酒厂。

产品方面:产品差异化发展,采用蓝色为主要色调,在重视颜值经济的市场背景下,洋河的外观设计一直是领先的。强调绵柔。江苏及江苏周边省份对绵柔口感比较适应,一方面是因为地域上习惯趋同,另一方面是洋河近年的全国化优先从近江苏省份开始拓展,习惯培养起来了。当然,很多地方对绵柔口感仍不太适应,需要慢慢培养。

产品线经过清理后,更加清晰和明确,不同价格带上都有洋河的主力产品,主要的大单品是洋河大曲、海之蓝、天之蓝、水晶梦、梦6+。网上有很多黑洋河酒的,但是理性的来说,如果一款酒真的很差,它也无法成为大单品,因此,对于洋河酒的质量来说,我还是有信心的。

渠道方面:洋河是国内酒厂中销售人员最多,地推人员最多的企业,经销商最多的时候超过1万家,经过清理和优化后,现有8238家,省内近2977家,省外5261家。经销商多,那么产品展示的点位,消费者能够接触到产品的地方就越多,推销产品的地方也就越多。洋河在渠道商调整后,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一商为主,多商配称的形式,这种渠道方式也是很多大白酒企业采用的渠道形式,主要优势是提高产品的利润空间,发挥经销商的主观能动性和市场积极性,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多干多得。让经销商有更多的动力去推销洋河的产品。经销商多+销售人员多+地推人员多+展示点位多+经销商愿意推销+84%的全国广告+16%的地区性广告+各种事件营销→效果不会太差。

市场方面:这里先谈谈洋河的自身建设。早年因为股权三三制的独特优势,激发了洋河人干事创业的激情,那一波人把身家性命都投到了洋河,很多人为了入股,不仅把自己家里的继续掏空了,也把身边的亲戚借了个遍,这种情况下,能不努力干吗?当把工作当成了自己毕生的事业来干时,不会差到哪里去。随着这波老人的年龄增长,已经基本淡出了洋河的核心岗位,必然影响了三三制的威力。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纳入了近5000名员工,占当年员工总数的近30%。董监高从300万至1000万不等,其他员工共同分享剩余份额,除去董监高的员工平均持有18万元。对于公司的核心员工来说,18万元确实不算高,也很难像过去的老人一样把身家性命栓在裤腰带上。而对于张联东、钟雨来说,最多算是锦上添花,不能算是雪中送炭。刘化霜、周新虎手里持有的股份市值远超本次激励数量。所以,想只靠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就完全释放员工的激情,还是比较难的。虽然金额不多,好在让员工有了归属感,有了为自己工作的心理,再说有了第一期,那么第二期还会远吗?我们一起期待。

从员工持股这件事情上,我们就能看出洋河股份强大的执行力,说干就干。这是从控股股东到管理层的执行力。

一招不能激发热情,那么我们就上组合拳!

第一招:张联动上任后,大幅度提升了员工薪酬,让原本处于白酒行业中下游的薪酬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管理层薪酬:仅计算在职管理人员,并出去独董。2208-159-203-40=1806万元,1806万元/13人=139万元/人,相比2020年的107.5万元,增加了30余万元,增幅达到29.3%。

销售人员薪酬:106584/5866=18.17万元/人,20年64627万元/5638=11.46万元,同比增长58.55%。

员工平均薪酬:297962/16894=17.64万元/人,20年为14.13万元,同比增长24.84%。

不论管理层,还是销售人员薪酬的上涨幅度都不小。

第二招:制定“十四五”利润增量共享计划,建立系统化宽带薪酬体系,薪酬分配进一步向高绩效员工倾斜。

第三招:加大营销激励,实行高增长、高激励、高约束的考核机制,提升销售人员积极性;

第四招:加大年轻人才培养,给年轻人更多的发展机会;增进与员工沟通。

如果说员工持股计划只覆盖了约30%的员工,那么涨薪、利润共享等措施,就是覆盖了所有的员工。通过这一套的组合拳,员工的收入由自己决定,必将提升整个团队的执行力。

再说说谈谈从上至下的专业性、主观能动性和执行力。

洋河在面对不同的市场环境,不同的政策背景下,迅速调整市场策略。早期学习口子窖的“酒店盘中盘”模式,后来因同行照搬该模式导致酒店费用上涨,再加上自带酒水习惯养成和酒店营业数量的下滑,洋河立即调整为“商务人士团购”;在4万亿投资的大背景下,政府投资力度空前加大,立即调整为“政商团购盘中盘”;在2012年限制三公消费背景下,立即调整为“社群盘中盘模式”;在2016年看到未来商务消费的高端酒需求增加后,重点发力高端梦之蓝系列;2019年渠道出现问题、经销商积极性不足的情况下,用刮骨疗伤的决心开启了渠道、产品的改革。

从这些历史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我看到的是:强大的应急能力、精准的市场判断力和专业性、脚踏实地的执行力、敢于直面问题刮骨疗伤的魄力。

也就是说,每次洋河都有找准市场的切入点,知道市场在哪里,知道怎么把产品送到客户手上。

3、为什么其他资本没有提供更高性价比的商品或服务,抢占他的市场份额或利润空间?

产品的差异性明显,很难在同一标准版进行对比。白酒行业是一个看起来产品同质化,但差异化明显的行业。同质化在于都生产白酒,要不浓香,要不酱香,要不清香,就那么几大香型。

差异化明显体现口感、文化、认同感上。每个品牌的白酒采用不同的粮食、不同的工艺、不同的大曲,再加上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微生物群作用,酿出来的酒的口感是有明显差异的。

白酒行业的地域特点鲜明,这样也是许多地产酒生存的土壤,因为受众长期饮用一种口味的白酒,形成了一种习惯,一种认同,如果换一种口感的酒,就会很不适应。这种认同是对习惯的认同,是对品牌的认同,也是对周围饮酒氛围的认同。

洋河的主要市场集中在江苏及江苏周边省份,这些地方有很多的消费者认同洋河的酒体风格。当然,国内的名酒会有这样的粉丝。因此,白酒是一种自带文化属性产品,很难用生产成本去量化它。

即使会出现更高性价比的其他名牌产品,还需要在口感、饮后舒适度上有较大的优势情况下,消费者的习惯才会真正改变,何况洋河的优势就是饮后舒适度。

出现这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后,还需要面对洋河高达6600余人的销售团队,超过3万人的地推人员,超过8238家经销商的进攻。要知道洋河的销售团队是执行力超强的团队,在经过员工持股计划、大幅度涨薪、利润增长共享计划的激励下,执行力至少不会下降;这8238家经销商,是洋河经过优化后,从超过10000家经销商里筛选出来的,没有战斗力,没有资源,没有认同感的经销商已经不在此列。想在虎口里拔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4、假设同行挟巨资或者其他产业巨头挟巨资参与竞争,该公司能否保住乃至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下面开始假设,巨资想要在白酒领域大展身手,最可能怎么做?

最好的选择就是收购发展相对滞后的名酒,比如:西凤酒、董酒、武陵酒、黄鹤楼酒、宝丰酒、宋河粮酒。这些相对滞后的名酒有一定名气,又有一定规模,还有现成的技术人员、酿酒人员,这样有基础的企业,更容易发展起来,何况还有中国名酒这样的金字招牌。

要抢占洋河的市场,需要有足够的产量、老酒,优秀的技术团队,狼性的销售团队,大规模的经销商。短时间内产量和老酒很难提升,优秀的技术团队早已被其他大厂招至麾下,那必须不惜代价去挖墙脚,那巨资可以开高薪,大厂就不可以开吗?狼性的销售团队,需要优秀的管理和发自内心的内生动力才可以实现,况且数量巨大。

那么如果是同行挟巨资来抢份额呢?

参考洋河前高管朱伟,作为同行,他的市场能力在洋河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作为背后金主,也是和洋河的股东江苏综艺,算是对白酒行业了解颇深的企业,实力不可谓不强。收购贵州醇、青酒、枝江酒业等知名酒企,喊出3年40亿,5年80亿,10年300亿的口号,三年过去了距离40亿元相差甚远。

那如果是和洋河同级别的X酒企挟巨资来抢市场呢?双方有产能,有名气,有规模,有市场。那为什么会只针对洋河呢?在没有抢占完中小酒企的市场份额的情况下,大型酒企之间的战争无异于让其他大厂坐收渔利。目前来看,大型酒企之间短时间内,并不会大范围的做这种两败俱伤的事情,获得同样利益的情况下,为什么要选择更加难的方式,而把更轻松的市场拱手让给第三人?大型酒企之间都会很默契地去占领“软柿子”的领地,因为这样市场的反作用力会更小。需要多少年来消化这些领地,谁也不能准确地给出答案。

总结:按照老唐的思路,通过回答这四个问题,看自己是否读懂了洋河。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读懂没有,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我比过去更懂一些了。

你对洋河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全部讨论

我希望洋河千万别学其他酒企,不要老想着营收、规模,哪年哪年要做到500亿,一定要保持行业前三,等等。从长远看,发展的关键是有没有酿出更好的酒,让消费者更满意,品牌有没有持续提升,员工认同感有没有增强,经销商积极性有没有提高,把这些事情做好了,营收和利润都是水到渠成事情。反过来,如果只想着把短期营收和规模做上去,有可能会做一些伤害长期护城河的事情,这是我最担心的地方。$洋河股份(SZ002304)$ @明光村道简 @浩然斯坦

2023-09-13 10:05

总结的不错!有个劣势是高端品牌优势不够明显。

2023-09-13 10:13

早懂五年就发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