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的未来投资机会展望(雪球嘉年华现场演讲稿)

发布于: 雪球转发:16回复:21喜欢:29

 @今日话题    $平安银行(SZ000001)$    $招商银行(SH600036)$    $贵州茅台(SH600519)$   

银粉一直是雪球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银行股也一直吸引了非常高的热度。今年以来,消费、科技崛起,银行股被列为三傻之一。过去五年,我持仓的1/3强都是银行股,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银行股的未来及其投资机会。

 

(一)、三个维度探讨存贷业务

 

 我们先抛开具体的公司,来看银行业的长期前景。存贷是银行的主要业务,我们今天的分析重点也放到这部分。对于银行的存贷业务来说,主要有三个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A、贷款规模;B、息差;C、不良,下面我们分别看看这几块的情况。

 

1、贷款规模趋势分析:

 定性分析:

金融脱媒是近些年企业融资领域的一个变化趋势。也就是说企业、特别是优质企业会增加直接融资(IPO/企业债),减少间接融资。

 定量数据(央行数据):

 2019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5.58万亿元,比上年多3.08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 16.88万亿元,同比增多1.21万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3.24万亿元,同比多6098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72万亿元,同比少1327亿元;

 

从结构看,2019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66%,同比低3.7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占比12.7%,同比高1个百分点;政府债券占比18.5%,同比低3.1个百分点;

 初步统计,2020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0.8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22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33万亿元,同比多增2.31万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3.33万亿元,同比多1.76万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3.79万亿元,同比多1.33万亿元;

 

从结构看,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59.2%,同比低9.4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占比16%,同比高5.3个百分点;政府债券占比18.2%,同比高1.4个百分点;

 

二马点评:

从人民银行公布的社融数据,2019年社融融资规模新增资金量中,贷款占比为66%,同比下降3.7%;到了2020年上半年,贷款占比为59.2%,同比下降9.4%。

企业债方面,2019年占比为12.7%,同比提升1%;2020年H1占比为16%,同比提升5.3%。

贷款比例下降,企业直接融资提升,金融脱媒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

之所以贷款规模还在提升,这主要是M2的拉力,一旦M2 增速下降,可能贷款规模都要下降了。

 

结论:贷款规模增速放缓

 

2、息差趋势分析:

 

我认为息差下降是大的趋势。为什么这么说呢。随着我国GDP达到美国的2/3,如此大的体量,长期高速增长也不现实。这些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那么相应的银行的息差会收窄。 

 

参考数据:

A、德意志银行2019年8月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负收益率债券总额已达到15万亿美元,占全球所有政府债券比例高达25%。而2016年4月,外媒曾报道全球市场负利率债券规模总计接近7万亿美元。

这是发达国家在经济低速增长下的利率状态。

 

B、我国数据

下面是来自央行的LPR走势数据


可以看出即使不考虑疫情的影响,也是逐步在走低。

 当然这是最近1-2年的LPR走势,不排除后续经济向好后,LPR回升。但是结合经济增速的趋势,LPR应该在较长的时间内呈现螺旋下降的趋势

 

 3、不良贷款率趋势分析:

 

 两个因素影响长期不良贷款率:

A、金融脱媒的背景下,优秀的企业更多会选择企业债等直接融资手段,留给银行的企业资产质量要差一些;

 

B、经济放缓意味着企业的盈利能力会下降,或者说优秀企业的盈利能力未必下降(但是这部分企业逐步会走向直接融资),但是普通企业的盈利能力会下降,也就是说偿债能力会下降,对于银行来说,资产质量会下降。

  

二马综评:银行股的对公业务机会总结

 上面我们对于银行的存贷业务,特别是对公存贷业务从规模、息差、不良做了一个趋势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趋势并不正向、不积极

 

(二)、非息收益增长是否可以弥补息差损失

 

银行的收入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息收益的增长是否可以弥补息差的损失?

 

二马认为很难,这里二马没有系统性的论证。但是就一些点的数据看,我们以很多银行的投行业务为例看,不少银行的投行业务就是发债、买债。而我们站在企业角度看,企业之所以不选择贷款而去发债,很大原因就是嫌贷款成本高。从这个角度看,银行的投行业务收益是弥补不了贷款收益的下降幅度的。

   

(三)、银行股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那么银行股除了低估,期待估值修复外。是否还有投资价值?我认为机会在零售,我认为广义上的零售贷款还是一个蓝海。

 

1、零售业务的整体特点:息差高;风险低(违约难)。这是一个非常好生意模型。

违约难这里我做一个解释。由于个人破产代价太大,我们很少看到个人可以破产。这是我们投资零售的逻辑基石

 

例:平安银行2020年半年报,个人贷款利息为7.63%,不良率为1.56%。如果剔除房贷,平银的个人贷款利息将显著提升。

 

2、个人贷款的竞争格局

 

A、低息部分竞争激烈:

 

这部分是优质白名单客户,目前大行业务下沉在抢这部分客户。很多大行给的贷款利息已经不足4%。这完全是一个红海市场。

 

B、高息差部分机会巨大,拼的是数据和科技。

 这部分客群本身并不优质,但是息差非常高。要想从这里获利,核心看风险定价能力。进而就是科技和数据能力。作为股份行中最优秀的招商银行先行一步,在这个市场获得了巨大的优势。很多银行也都杀向零售市场。但是平安银行脱颖而出。这主要得益于平安集团的强大的科技能力,及平安的综合金融带来的数据能力、成本优势。

 由科技及数据形成的门槛,把很多银行挡在零售市场之外。

 

二马点评:

 高息差零售市场是一个非常好的赛道,但是这个赛道有竞争壁垒。拥有科技及数据能力的银行占据优势。特别是在政策对于科技金融企业做了杠杆率要求后,传统零售银行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所以对于银行业的投资机会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对公业务前景并不明朗,而零售赛道是一个好赛道,同时因为竞争壁垒的存在,优势企业容易较好的发展。

 另外,由于银行的强烈分化,将银行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是不合适的。站在自身投资角度,二马眼中的银行只有平银和招行。有时候,二马说银行高估了,我说的是平银,不少股友看的是自己手上的民生。觉得截至目前今年还下跌了10%,怎么能叫高估呢。而民生这样的银行,无论静态有多么低估,无论短期有多大的反弹,我都不会看一眼。我只投长期逻辑非常清晰的公司。不抓平庸企业的短期反弹。

微信公众号:二马由之投资园地首发

全部讨论

2020-12-07 11:33

不对,不对。分析方法都错了。这是螺丝壳里做道场,一点小数据波动,噪音数据拿来做大文章。改天再多说。

2020-12-16 16:17

长期无风险利率向下这个假设值得商榷

2020-12-10 19:34

老师您好看了您的两个关于银行的直播,非常赞同您的分析和观点,现请教一下:银行未来会打开混业经营吗?走混业经营的老路?前面有银行拿券商牌照,如果以后的发展是走银行混业经营的路是不是局面就又不同了

2020-12-09 20:30

两个疑问请教老师
疑问1:金融脱媒长期看效果是否那么明显,能影响到银行的贷款规模和不良率
疑问2:经济增长放缓为什么会影响息差

能不能点评一下兴业银行?谢谢

2020-12-07 22:51

逻辑清晰,有数据相互印证

2020-12-07 21:59

这个挺有启发性:“我只投长期逻辑非常清晰的公司。不抓平庸企业的短期反弹。”不过,我觉得现金牛的价投不同于成长股投资。

2020-12-07 17:41

学习了

2020-12-07 15:15

个人破产法若实施,对零售业务就带来风险

2020-12-07 11:10

现在平安和招行哪个胜率和赔率比较哪个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