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进入第二波和牛市三阶段的启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79回复:69喜欢:324
牛市进入第二波和牛市三阶段的启示   来源:和讯股票

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A股正式进入大牛市中期

  A股本周突破七年前的3478点,两市成交过万亿,在技术上全面确立了大牛市开启,理论上过去七年被套的投资者已经进入获利阶段,财富的溢出效应将势不可挡,A股正式进入场外资金加速入场的大牛市中期。

一、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当前政策环境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地对股市的全力支持。国内政策的最新取向显示,管理层支持资金进入A股市场。本次“两会”前后高层对股市的看好和鼓励的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继证监会主席肖钢表态认同改革牛之后,央行行长周小川也力挺“资金进入股市也是支持实体经济”,这种表态说明A股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已全面升华。而且不仅仅是口头态度上的转变,深港通、养老金入市时间表、万亿地方债置换、降息降准等实质性政策利好也不断推出。

  态度的转变伴随着实质性动作,政策频频为中国股市注入重大利好以及利好预期,先是银行将获得券商牌照,接着是养老金入市进入最后阶段,然后又是万亿地方政府债券互换,而这些利好可以说每一个落实都足以改变A股运行趋势的信息,而一旦全部落实,将从基本面上彻底改变当前A股市场上政策面、资金面的颓势。

  资金面上,尽管今年IPO加速发行,但从市场运行情况以及每天成交量看,市场的信心以及外围增量资金正源源不断地向A股移动。过去一周,A股新增开户数已创出2009年7月以来的新高,而沪指也放量突破3400点大箱体,新一轮趋势性机会正在逐步确立。《红周刊》之前头条文章中曾明确提示:沪指将在4月中旬之前完成对3478点突破的确认。如今幸福比预期来得还要快,预计随后A股将继续向更高点位展开攻势。量在价先,近期增量资金入市明显,融资融券余额的增速也明显加快,而增量资金的快速进场有助于打破存量资金的博弈;央行本周增量续作5000亿MLF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其次,受本周多项有利银行发展的政策刺激,以银行股为代表的蓝筹股正在打开上行空间。$招商银行(SH600036)$$民生银行(SH600016)$$兴业银行(SH601166)$$浦发银行(SH600000)$  

二、市场有进入主升浪的趋势 

  从技术上看,上证指数月线经历去年四季度的第一浪上涨之后,二浪调整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再度显示A股有牛市就是疯牛特征。在3478点之后市场已经没有了太大的密集筹码堆积区,月线量价配合良好,有再度持续拉出阳线进入主升阶段的趋势。

  谈到热点,自2015年3月的第二次降息以来,随着流动性不断充裕,A股市场之前出现的“二八”现象和“八二”现象,在近期的行情中有了一定改观,呈现权重股与题材股齐涨局面。因此,在对未来热点预期时,不仅要预期到蓝筹股随时可能出现的爆发性行情,也要对题材股的继续表现做好充分预期。总体来看,创业板和主板相继创出新高,下一个阶段将有望呈现出“二八”轮涨的态势,牛市的基本特征将进一步强化。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政策宽松、A股温升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因素,由于政策层面全力做大资本市场,A股概念炒作进入癫狂状态,庄股升温,对题材股的过分追捧,导致市盈率几百倍的个股比比皆是,任何事物做过头都有可能招致政策的打压,进而引发一轮下跌,比如去年查两融引发了一轮券商股的大跌,所以我们依然要留意最新的政策动态。

  从估值的角度看,创业板市盈率在96倍左右高位徘徊,中小板在64倍左右,整体估值进一步上升空间不大。随着注册制及退市机制逐步形成以及未来“深港通”开通后,A股市场将从估值体系、交易习惯和投资风格等多方面融入国际金融体系。

  “两会”前后经济层面的重大破局是引发这轮行情的核心因素。中国经济最大的隐忧地方债务率问题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政府正在通过债务置换化解,而资本市场的大力发展成为化解中国金融风险的核心环节。伴随着A股牛市预期的升温,大资金持续加仓低估值蓝筹股,尤其是面对整个小盘股的估值与涨幅,主力资金抛售蓝筹股的意愿不强,相反,聪明的主力资金持续加码对蓝筹股的配置力度,这点与2007年的六千点与2009年的三千多点的主力资金动向不同。

  A股市场中的三股力量得到了共振,一股力量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战略产业股,另一股力量则是以大金融为代表的权重股;还有一股力量是防御价值较高的传统消费与医药板块。目前游资主打第一类,主力资金持续介入其余两类,在之前的头条文章中,我们提到:大盘没有突破3400点之前,盘整格局中第一类将是主流热点,当大盘一旦结束盘整,比如在降息或政策利好的刺激下再度发动向上突破的行情,我们就要转向第二类,并逢低买入第三类等待补涨。

三、后续热点有望鱼贯而入

  后续行情依然有充足的弹药,首先,深港通与注册制,市场预期深港通应该是在年中推出,在今年6月份推出的可能性比较大。深港通初期投资标的以深市主板和中小板为主。深港通利好四类A股,比较优势突出板块如:$万科A(SZ000002)$、长安汽车、$宁波银行(SZ002142)$、潍柴动力;深市特色稀缺板块,云南白药、五粮液、华润三九、老板电器、许继电气;高成长性高股息板块:$平安银行(SZ000001)$、格力电器、奥瑞金、华闻传媒以及深市券商股。

  而注册制看似利空实则利好,所谓大扩容必有大牛市的逻辑将再次应验,政治任务的完成需要大环境的配合,没有大牛市如何完成注册制后的全民股权,没有大牛市谁来为中国经济转型提供资金“弹药”?

  金融股2015年初的调整是针对去年四季度的较大涨幅的正常消化,但目前金融股估值依然具备吸引力。我们注意到随着行情的再度启动,两市成交过万亿,再度回到前期高位,券商股业绩有望同比大幅增长,而机构预计从2015年二季度开始,人民币国际化将加速,国企改革将加速,带来大金融超额收益的机会又将出现,全年优秀大金融30%收益是大概率。

  此外,从业人员将有资格代客理财将进一步提升券商业绩,年内我们可以期待的政策有注册制、T+0、私募股权众筹等,券商股$中信证券(SH600030)$利好不断。而银行股今年以来板块调整最充分,估值持续市场底,宽松预期加强,利率趋势走低,调整充分,估值市场底,安全边际十足,机会总在不经意中显现。保险股一二月份保费开门红$中国平安(SH601318)$持续高增长,正经历戴维斯双击,兼具安全与弹性。整个板块基本面良好,一季度保费有望大幅增长迎来五年的向上拐点,估值尚处于修复阶段。

    食品饮料板块已经跑输市场很久了,市场的互联网之风越刮越劲。机构对此的看法是:食品饮料业暂时还是跟不上互联网的风,目前能吹到的就是国企改革,不算很强劲,但也很有意义。也正因不站在风口上,使食品饮料业始终平淡、安静。实际上,消费的底部已经出来了,在反腐继续高压、经济仍低迷的背景下,白酒的渠道库存已经降到底了,终端的销售量没有再降还略升,民间消费的升级和品牌集中需求已经打下扎实的底部。大众消费短期仍然低迷,还要经历几个月淡季的煎熬,但是政策正在逐步放松,经济结构转型的效果会慢慢释放。目前低迷业绩下的低估值,必定意味着食品饮料龙头基本处于安全边际线,意味着未来将迎来一次戴维斯双击,目前正是价值投资者的港湾。

  “互联网+”是最大风口也是本轮行情的领头羊,“互联网+X”是必然也必须泡沫化的,因为有太多激动人心的巨大变化可以憧憬,所以是必然:因为没有泡沫化,就没有狂热的资金投入,最后虽然满地狼藉,但终会有一些优质的项目会释放出巨大的价值,推动社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考虑到短期互联网概念股进入癫狂状态,已不适合新仓介入。

四、牛市三阶段 及历史超级牛股的启示

  我赞同某市场名家的一个观点:不要非把蓝筹和新经济类个股分一个敌我阵营。在牛市里,大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机会。

  从长远来看,目前股市依然处在牛市的初期阶段。在这个初级阶段,催化剂来自于国民手里资金的搬家。从理财产品搬家,从房地产搬家,从存款搬家。搬家效应的形成,最初又是来自于意外降息行为的刺激以及两融杠杆的持续放大带来的赚钱示范效应。这是现实版的蝴蝶效应。

  牛市的初级阶段,依然是国人口袋里的钱互相转来转去。真正的战斗还在未来资本市场对外放开阶段。当前阳光私募基金大面积成立,未来券商代客理财也有望全面合法化。将散户的钱集中到专业人士的手中,才有可能去真正对抗未来外资与本土资本的博弈。那将是牛市的第二阶段,也是未来蓝筹股主升浪的阶段。目前这个时点尚未到来。更远期的第三阶段,将来自于经济转型获得的成功,来自于改革效应的放大而形成的企业利润的改善。

  在牛市初期,恐高是普遍特征。“泡沫恐惧症”成为阶段性的常态。经济转型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需要提升市场的风险偏好。在新兴产业成为未来经济转型主力军的时候,时代的特征将是“砸钱”成为常态。如果无法理解这种超常规发展方式,我们可能将很难理解快的打车、滴滴打车的烧钱模式,也很难理解阿里巴巴、360杀毒等免费的模式。这些看似高风险的行为,背后的逻辑是深刻理解了消费群体的心理,并从中得到巨大资源群体来进行更多增值服务。

  泡沫总归有破灭的时候,但现在大谈破灭还为时尚早。上一波牛市产生了山东黄金这一类的超级大牛股,累计长线持续周期达5年以上。期间,有过两次巨大而恐怖的暴跌,一次超过50%(当时已近10倍涨幅,后看竟是历史低位),另一次超过70%跌幅(全市场熊市)。但该股股价最终的升幅,超出了绝大部分人的预期。按照大牛市的定义,本轮泡沫的真正破灭(5-7年周期),至少需要经历累计两次50%以上的调整(此定义仅指个股),再最后进行一次大主升,才能真正谈得上。本轮牛市可能将是中国股市成立以来涨幅最大、持续周期最长的一次,后期累计涨幅30倍乃至50倍以上的个股将绝不再是个例,而可能是占比全市场10%以上。长线战略,是坚信所谓“泡沫”会随着企业业绩的不断改善而最终被不断放大;波段战术,是泡沫壮大阶段“放气”时需要回避的回撤行为。

全部讨论

2015-03-28 09:16

2015-03-27 23:36

大局观

2015-03-27 23:00

2015-03-27 22:28

哈哈,看得我肾上腺激素飙升

2015-03-27 22:07

牛市不言顶,只要有人买!

2015-03-25 17:29

2015-03-25 10:16

兼听则明

2015-03-23 23:51

@刘生生

2015-03-23 20:18

美女辛苦了,银行最多涨两倍,指数就爆炸了…低价垃圾股翻几倍也没人管,这就是中国股市…想赚分红的钱会悲剧,赚股价差才是王道…

2015-03-23 12:00

“本轮牛市可能将是中国股市成立以来涨幅最大、持续周期最长的一次,后期累计涨幅30倍乃至50倍以上的个股将绝不再是个例,而可能是占比全市场10%以上。”读下来很激动,希望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