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价值趋势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39喜欢:98
不能说在这个时候去坚守低估值的港股银行股拉是错的,也许未来几年能估值修复,也许继续维持低估值,一切在现有较低估值的情况下难有非常肯定的判断。但过去这么多年来一直逆着趋势和市场做对,这点真的不敢苟同。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有很多银行股的估值尤其是市净率没有港股给的这么变态,但成熟市场里对质地差的银行也是非常不待见的。我们先看美股银行股,市值比较大几家及其估值情况:最大的摩根大通市值3025亿,市净率1.14倍、市盈率12倍;2190亿市值的美国银行,市净率0.82、市盈率10.78;1058亿市值的加拿大皇家银行,市净率1.65倍、市盈率12.16,这几家大市值美股银行市净率都不算很低,市盈率都在十倍以上,且摩根大通和加拿大皇家银行走了十来年长牛了,累计涨幅都不小,这能一定程度上说明对于银行股,国际资本不是都不看好,也不是都给他们很低的估值。但是,美股中,类似现在市值187亿的德意志银行,只给到0.29的市净率,股价从巅峰时期07年124.2元下跌到今年最低4.99元,跌超96%,很惨烈。桑坦德银行,市净率0.24,三井住友银行,市净率0.42倍,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市净率0.38倍,国际资金对于一部分银行股照样给很低的估值。以上阐述是说明国际资金对银行股的态度,不是完全打死,但分质地对待。而港股是个成熟市场,国际资金进出方便,所以现有银行股的估值就代表了成熟国际资本对银行股的态度。拿工农中建交的港股的市净率来看:工行0.51倍、农行0.39倍、中行0.35倍、建行0.71倍、交行0.33倍,很显然,五大国有行依然不被国际资金看好。而股份行招浦兴民里只有招行和民生有港股,他们的市净率分别为:招行1.41、民生0.34,而无论是股价走势还是估值来看,招商银行都被国际资金认为是优质银行从而基于了估值溢价且股价走势长牛。而A股里的银行股,国有五大行的市净率分别是:工行0.7倍、农行62倍、中行0.56倍、建行0.71倍、交行0.49倍,整体而言比港股给的估值稍高一些,但也高不到哪里去。而股份行里:招行1.6倍、浦发0.57倍、兴业0.67倍、民生0.52倍,招行依然给给予了估值溢价且碾压其他三大股份行。背后的业绩逻辑是招行过去几年来优秀的双卫数业绩增速,其他三大行只有个位数增速且民生银行这样的尤为难看的增速。招行的股价表现也是碾压其他几个股份行,一骑绝尘。而A股银行股里同样业绩增速持续多年两位数的,其实估值和股价表现都优于板块,如宁波银行市净率1.94倍、杭州银行市净率1.22倍。所以,综合分析,从估值的角度,无论A股还是港股,大趋势来看,市场是不愿意给高估值的,因为行业普遍增速不太行。从业绩的角度,只要业绩持续较快的增长,股价就会优于板块,资金也愿意给相对高的溢价估值。这一点,国内外都是如此。再回到你本帖里谈的中信银行,估值常年较低且一低再低,业绩增速持续萎靡,17年同比增2.2%,18年4.5%,19年7.8%,20年是-9.7%,都不用长篇去看各类经营数据,简单的从业绩逻辑角度看资金就不会给高估值,而你大概率也知道业绩比较烂,也许纠正的是业绩同样增速的银行有这么多,为什么单据中信银行港股给这么低的估值?其实不用纠结这么复杂,股价的走势和市场合力的趋势已经表明了态度,用不着逆势而行去和市场对抗,是国际资金对抗。国际资本是成熟理性的机构资金,对于价值的挖掘是很在行的,在港股这样的机构市场,机构具有绝对定价权。不可能这十几年来机构资金都眼瞎了没发现中信银行港股的好,就是机构不认同,而在港股这样的市场里,和机构意愿对着干一定要认为是市场错了机构错了,不会有太好的结果。港股里,申洲国际、安踏体育、颐海国际等业绩持续增长的股,不会被机构埋没。而一些反映大的时代趋势的科技股哪怕盈利不佳一样也有机构资金长期买入,这就是资本的态度。银行股的长期趋势,业绩一定没有爆发增长的可能,这一点,从整个中国未来十年的大概率的GDP增速以及放缓的M2增速就能粗略的感知趋势。业绩层面顶多就是支持小部分银行股再成长几年,整个行业是注定了低增长。否定了业绩逻辑,就只能看估值提升的逻辑了,这一点,在A股,我觉得希望更大一些,毕竟港股太成熟化了,机构的认知如果不改变,很难有估值大幅度提升。作为个人投资者,可以重注一个行业,但作为资管产品的操盘手,还是要适度分散行业,不能过于激进的单压单一行业甚至单一个股。

热门回复

$招商银行(SH600036)$ $中信银行(00998)$ $牧原股份(SZ002714)$ 
我们一定要动态的理解价值投资,刚接触到价值投资时,我很认真的研究银行和保险股,分析这个指标那个指标,横向研究纵向研究,这么多年下来,真正重要的指标长期看只有一个,那就是ROE,如果这个指标平庸,那就不要往下看了!ROE是银行股业绩增长成长的动力,这个指标是小股东回报的压舱石!千万不要钻到财务和会计里死磕,太多的会计可能让我钻到死胡同里。

作为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可以不断优化我们的投资组合,不断发现更好的投资机会,不断优化机会成本,价值是比较出来的,而不是死磕一个行业!银行股固然有价值,但我们也不能瞧不起成长股。

作为股票投资人我们应该用商业的视角去发现这个社会主要的供需矛盾在哪里,机会就在哪里,每一个时代一定会有一个时代的主题,同样每一个时代一定会有一个时代的投资主题,每一个国家也一定会有一个国家的时代投资主题,比如老戴维斯看到了保险行业的投资机会,在加拿大可能我们应该关注资源股的机会,在美国市场,我们更多的要关注科技股,在中国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第一个10年,我们可以关注钢铁和银行等,最近20年的房地产,最近10年的消费股等待,我们都可以看到鲜明的时代特征,如果我们忽视了投资的时代性,我想我们的战略方向就不是最佳的,战略问题关系全局和长远,如果战略输那就是大输!

我们一定要灵活的理解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其实巴菲特的一个整体投资战略就是顺大势逆小势。我们可以看到巴菲特在上世纪在投资报纸出版业,当报纸业被现代移动传媒慢慢取代时,他投资了苹果,当他看不清IBM的未来前景后,他会果断清仓IBM,包括他投资的喜诗糖果和可口可乐等,其实都是在顺应时代的主题需求,都是从长期的商业视角来看待每一个投资。他从捡烟蒂开始,发展到后来的用合理价格购买优秀而伟大的公司,再到如今的价值创造,真正践行用商业的眼光来审视投资,用投资的眼光来洞悉商业。

抓住了时代的投资主题,也就抓住了最大的价值!

@今日话题

2020-10-14 12:45

单纯拿国外银行股的PB和国内的银行股PB比,并得出国内银行估值合理的结论是有点问题的:
1、国外银行的净资产中,都含有大量的商誉和无形资产,而国内银行股大都非常少。
2、国外银行的股权构成中,有大量优先股,一旦发生清算,这些优先股是先于一般投资者的普通股的。
3、国外银行完全市场化,一旦发生类似08年的金融危机,有可能会一夜之间破产清算。
这三点,使投资国外银行普通股时PB其实是失真的,对风险性收益率很难给出正确的参考,这点和国内银行的PB所反映出来的净资产情况是有本质差异的。

2020-09-17 06:51

关键是这是国有股。小股东改变不了管理层,管理层没有动力推动股价提升,也推动不了大股东增加分红。小股民的实质权利,只有分红和等死,投资国企的悲哀。

回复得有理有据,再加个经济周期低谷叠加港股市场流动性一直相对缺乏,造就普通银行h股的低残,不知什么时候恢复常态,如果股息有保证还好些熬过去,几年通过股息回本。
云蒙老师加油!

陈老师,久仰了![赞成][赞成][赞成]

这不一定是错的

分析的非常好,点赞[很赞]

非常赞同您的观点[牛]

赞,抓住时代的机会

2020-09-17 07:25

其实还是成长性,一些优秀的企业未来五年净利润可能翻了两倍,甚至用低成本的数据孵化出更新的商业模式,造就出一个又一个新的板块和独角兽,而平庸的银行也许还是原地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