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0
这是大部分人的逻辑,借此聊一下pe。大部分人不懂pe是什么,以为高增长就高pe,低增长就低pe,pe高就代表估值高。茅台片仔癀增速不行了,就支撑不了高pe了。pe除了和业绩增速有关之外,另外一部分鲜为人知的就是对生意模式的奖赏。以恒瑞医药华东医药对比,两者过去几十年业绩增速差不多,但是恒瑞pe基本是50左右,华东只有25。同理云南白药一直25pe左右,茅台一直35左右。再看港股,市场最不好的时候,港交所还是有30pe,农夫山泉还是有40pe。这就是生意模式的力量,市场不是傻瓜。
另外就是很多人盯着某一年某一季度业绩去看pe,其实很傻。尤其像同仁堂、片仔癀、茅台这类垄断公司,业绩想做高就做高,想平滑就平滑,太简单了,多年的经营历史底子控制下收入和利润不是太简单嘛$同仁堂国药(03613)$ $片仔癀(SH600436)$
引用:
2024-05-22 19:09
$片仔癀(SH600436)$ $同仁堂(SH600085)$
常见的成长陷阱就是估值过高,高估值背后是高预期,预期越大,失望越大。当管理层的预期就是每年10-15%的增长时,你却还憧憬着高增长。刻舟求剑的以为30PE甚至40PE算低估,以过去的估值中枢为锚点,结果可想而知。
高估值业绩股票达不到预期的比例...

全部讨论

05-23 09:45

其实ROE也是一样,没几个人能看懂ROE,至少我平时雪球看到的绝大多数说的都是错的。可以多听听大师们说的。ROE一定要自己去算,自己给企业做报表,然后才知道咋回事。

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