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8喜欢:1
$片仔癀(SH600436)$ $同仁堂(SH600085)$
常见的成长陷阱就是估值过高,高估值背后是高预期,预期越大,失望越大。当管理层的预期就是每年10-15%的增长时,你却还憧憬着高增长。刻舟求剑的以为30PE甚至40PE算低估,以过去的估值中枢为锚点,结果可想而知。
高估值业绩股票达不到预期的比例远远大于低估值股票。一旦预期不能实现,估值和盈利预期的双杀将非常惨。
我们的观点很明确,今年的同仁堂业绩是负增长。首先,去年,包括疫情相关医药工业品的大卖(如安宫,感冒药,保健品),同时疫情带来同仁堂商业各门店爆发(同仁堂商业去年的业绩增长55%)。这种高基数给今年带来巨大困难。其次,天然牛黄的价格飞涨,今年将吞噬同仁堂3个亿以上的利润。骗子黄一季度安宫的毛利率只有16%就是佐证。
至于片仔癀,它已经过了成长的黄金期了,现在居然依然享受着高估值。人们总是喜欢线性外推,误以为高增长能持续。去年二季度提价的,理论上今年三季报就可以看到它的业绩的平庸程度了,增速放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成长周期的顶点已过,不可贪恋过气白马,陷入成长陷阱。
$同仁堂国药(03613)$

全部讨论

05-22 20:47

文中观点对估值简直一派胡言。

05-22 19:58

这是大部分人的逻辑,借此聊一下pe。大部分人不懂pe是什么,以为高增长就高pe,低增长就低pe,pe高就代表估值高。茅台、片仔癀增速不行了,就支撑不了高pe了。pe除了和业绩增速有关之外,另外一部分鲜为人知的就是对生意模式的奖赏。以恒瑞医药和华东医药对比,两者过去几十年业绩增速差不多,但是恒瑞pe基本是50左右,华东只有25。同理云南白药一直25pe左右,茅台一直35左右。再看港股,市场最不好的时候,港交所还是有30pe,农夫山泉还是有40pe。这就是生意模式的力量,市场不是傻瓜。
另外就是很多人盯着某一年某一季度业绩去看pe,其实很傻。尤其像同仁堂、片仔癀、茅台这类垄断公司,业绩想做高就做高,想平滑就平滑,太简单了,多年的经营历史底子控制下收入和利润不是太简单嘛$同仁堂国药(03613)$ $片仔癀(SH600436)$

05-22 20:25

这段话证明你还是有些见解的,起码你做过研究,而且极大可能是对的。

05-23 13:49

这才是真正对企业估值深入研究的人,而不是拍脑袋预测未来最低增长多少多少。高增长不可持续,高估值就是陷阱。

05-22 20:44

pe就是预期。市场一致性预期的结果,可能错了,可能对了。看企业看对了,市场就奖励你,看错了,你埋单。对于成长股pe没有意义。对价值股,有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