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123ey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64喜欢:3
太古其实并不复杂 地产加半个中国的可乐。国泰35%的股份可以想象成送的

热门回复

张园那块地有百年历史的建筑群,政府不会卖的。我也没想到南京西路太古汇是内地最差的一个项目,原来在上海太古汇上班,写字楼全满,商场部分没什么特色,面积也小了一些,品牌组合做不出吸引人流的效果。

太古广场一座bain续租尺租98,据报道比18年租金跌了25%,原租金是130左右,处于当年太古公布的租金范围低端,相信是太古给贝恩的价格一直比较优惠,而不是太古广场租金持续大跌,3座离地铁有点远租金也有95,1座租金再往下的空间应该不大了。

北上深以外地方的写字楼租金都非常低,羊毛出在羊身上,以二线城市为总部能赚大钱的企业不多,而且大多不以金融为主业,不需要聚集在CBD,租金自然低n个量级。

嘉里投资物业以写字楼为主,但是比恒隆聪明,早年先以北上深为主,二线城市屯的地十年不开发,等到二线城市能量上来,城市中心商业活力更强才逐步开发,比如在建的昆明、南昌、沈阳三期、郑州等,地皮平均拿下超过十年,到最近两三年才真正动工。这套路跟李嘉诚一样,吃城市化红利,别人当先锋,先投入,他再开发吃大肉,上海世纪汇就是经典例子。

但是嘉里有几个大缺陷,一是浮息比例极高;二是18年后拿的物业开发用地成本高,尤其杭州,大概率亏本; 三是接下来三年国内住宅部分主要是二三线城市,不好卖,套现有难度; 四是销售管理费用太高,一年要17亿,太古体量这么大,也就18.8亿,恒隆不到6亿。可是恒隆太古租金收入百亿以上,嘉里50亿,如果嘉里物业销售出不来利润,嘉里可分派的利润会变得有限,维持不了现在分红。

Bro,你研究得也是很深的,虽然很多人说外资离开香港,写字楼空置率很高,中环都到接近20%。但是太古广场和IFC这样顶级综合体的出租率仍然维持95%+。

另外,经过20多年打造,太古坊已经形成新的商业区,符合租户喜欢更新硬件更好的趋势。

太古在内地拿地非常有优势,太古里太古汇的成功让地方政府趋之若鹜,使得太古能够以合理价格拿到稀有地段。地段,地价,设计,运营,在国内太古是独一档,新鸿基也不是对手。张园,前滩,三里屯,小雁塔,三亚这种地段其他企业还真是拿不到,基本上保证太古每个项目不会出现滑铁卢。恒隆在杭州拿地,光地价就五万多一平,太古在前滩四万一平的总成本是非常低。

杭州的城市能量支撑得了五六个重奢商场么?杭州大厦、湖滨银泰、万象城,银泰就在嘉里旁边,奢侈品牌每个城市开店有规矩的

地产商18/19年杭州投地的盛况,他们看到18/19年前面10年的极高速发展类推10年后可以接近深圳5年前的能量。显然世界已经不同,阿里已经当年的阿里,书ji也是不同人

在大陆,最不缺就是没门槛的产能,那个行业赚钱,一窝蜂上,最后都是产能过剩,一地鸡毛,钢铁水泥基建光伏新能源车IDC房地产,做重奢不是稳赚,相反,投入大风险高。

恒隆上海的成功有一大半归功于中国经济奇迹的红利,上海南京西路到静安寺成了上海CBD,但是商场运营思路仍然是传统卖货,人气说不上火。利福中国的久光百货同样挺火,每年GMV也接近50亿,但是跟恒隆一样败走东北。

出了上海,城市能量级掉了几个挡,富人没那么多,消费力和上海也差很远,自然孵化不出第二个南京西路恒隆广场。做商场核心一条,GMV带来租金。二线城市本来就没几个商场GMV能到50亿以上的,两年前几乎没有。

就是因为写字楼只要地段好,硬件好,物业管理也做不出什么差异化,所以很多人试着做,供应多,自然卷,租金回报差。

太古项目pipeline非常好,未来稳定增长确定性极高。

国内最不缺的就是楼房,没门槛,没多少差异化,供应过剩只会一直持续,尤其是写字楼,租金涨幅垫底。如果是我也会选择早变现,把项目贷款还掉,省下利息费用。

商场表现天南地北,就是因为可以做出差异化,GMV决定租金。美国好些reits只保留零售部分,把写字楼分拆剥离。美国各项房产中,写字楼出租率和租金涨幅20年来一直最低。

上海太古汇写字楼租金不比恒隆低,毕竟地铁直达,比恒隆方便。

2022-11-04 15:01

太古里的模式很容易形成规模,而太古在打造圈子上是有自己的一套理解的,三里屯,张园,前滩后面的地,颐堤港都算得上扩大效应,只是不清楚张园轻资产模式能赚多少钱,也不清楚是不是张园这个地太贵,才不自己买下来。无论如何对太古汇都有带动作用的(很难想象南京西路太古汇是内地最‘差’项目)。金钟太古广场一个核心租户前几天续约租金向下了25%,不清楚是不是对核心租户的议价能力下降了。但今年也不过17%的reversion需要谈,相比李嘉诚的长江中心 上周看空置率已经20%,太古的空置率相对是非常好的了

2022-11-04 14:19

哈哈看得出大佬对太古系十分有研究。其实从资产循环,回购,新的派息政策去掉航空的影响等等看得出管理层对股东的态度。
从地产方面看,我觉得太古投资物业是比同行roe更在线的,比如太古坊1和2加起来投资150亿,回报率是可观的,但这应该也涉及公司几十年前就拿下了地块吧。包括内地投资,虽然不了解前滩太古里总投资多少,但记得看过新闻稿 每平米投资不到4w。对比其他一些港资地产商的大手笔,我认为太古对回报率还是很有要求的

是的,我原来第一重仓就是太古系,业务有竞争力,类似地区性垄断的特点,稳健的负债管理,上市以来没有定增向股东伸手拿钱,家族两百年传承历史,善待股东,虽然ROE不算高,但是风险是真低

2022-11-04 13:34

这个大市下,太古的回购政策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股价。而且稳健的资本管理越发看出重要性,相比恒基,恒隆等等,太古还是拿着没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