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业绩“一把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4回复:24喜欢:15

(分享本月$明资道一期(P000375)$ 投资通讯的一篇文章)

                      基金业绩“一把尺”

        年初在雪球资管路演时谈到评估基金业绩需要看“两杆秤”:既要看基金净值所代表的“表面业绩”这杆秤,更要看能体现基金内在价值和估值水平变化的“内在业绩”那杆秤。但这“两杆秤”都只是在“称自己的重量”,而这个基金业绩是否合格、是否优秀,据此其实是难以判断的。要判断一个基金业绩表现,还需要有“一把尺”:一把可以客观评估基金业绩标准尺。

        几天前在雪球上读到球友@吉普赛007的一个帖子,我觉得大概可以作为基金业绩的“标准尺”,先把他的帖子原文引用如下,再做进一步解读。

***************************************

修改于2023-01-26 10:58来自雪球 · 上海

成立十年的公募基金一共1125只,回报统计如下:

1.第一档年化超20%。19只,占比1.69%,其中最高年化为25.17%。

2.第二档年化15-20%。118-19=99只,占比8.8%。

3.第三档8.63-15%。467-118=349只,占比31.0%。

4.第四档3-8.63%。共542只,占比48.2%。

5.第五档0-3%。共97只,占比8.62%。

6.第六档十年回报为负。共19只,占比为1.69%。居然数量和年化超过20%的基金数量一模一样。

结论:

一.大部分公募基金跑输指数。

41.5%的公募基金(成立十年以上)跑赢万得全A,也就是有58.5%的公募是跑输大盘指数的。

二.年化超20%很难很难。

年化回报超20%是凤毛麟角,占比为1.69%。

有人要看股票类和混合类的数据

****************************************************

        文中所用数据是基于第一张表,包括了1125只各类型基金的分析,对于明资道基金这样的股票投资基金而言,第二张表“股票和混合类666只”的数据才是可比的。但是,因为只有部分基金能存活10年以上,以666只存活基金为基数计算的“占比数”,则显然是偏高了的,可能第一张表的占比数会更能作为“标准尺”。我们可以把两张表的“占比”作为一个“尺度区间”来看,大概可以归纳为:10年期来看,只有2-3%的公募股票基金能获得年化20%以上回报,最高25.17%,只有9-15%的基金能获得年化15-20%的优秀业绩回报,40-66%的基金能跑赢指数。

        或许会有人说,公募基金是如此,私募基金是否应该显著优于此呢?我觉得很难:首先,统计上的“二八”原则也是适用于私募基金业绩表现的,大概率也只有10-15%的私募基金能获得年化15%以上的优秀长期业绩,其次,从价值投资的角度看,优秀的基金业绩归根到底还是来源于优秀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而优秀上市公司的长期股东回报也就在15-20%左右(这也是有很多欧美跨国公司的实证研究数据支持的)。股神巴菲特的长期投资业绩就大概在年化20%左右,我想这也是根本原因所在吧。总体上,我觉得私募基金各档次占比和回报多2-3个百分点是有可能的,但“显著优于此”则很难。

      基金业绩的这把“标准尺”对基金投资非常重要,不只是为了评估、度量基金的业绩,更重要的是要据此树立正确、适当的基金投资“预期回报”,基金投资的很多错误判断和决策,都与错误的、过高的预期回报相关,例如,很多私募基金投资者期望30%以上的回报,追着申购短期收益30%、50%以上的“冠军”、“热门”基金,但是,因为长期年化25%以上几无可能,在“均值回归”的作用下,最后大失所望几乎是必然的。

        最后说几句题外话,不少球友看完以上帖子的数据和分析后,纷纷吐槽公募股票基金业绩还跑不过指数,还不如散户自己投。我觉得恰恰相反,对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而言,这组数据恰恰说明基金投资确实显著优于个人自己投资:在个人股票投资“1盈2平7亏”的情形下,这些10年期基金只有极个别是亏损的,不是已经显著减少亏损风险、提高基金投资者的盈利概率了吗?至于说只有40-66%的10年期股票基金能跑赢指数,其实非常正常,正如我在前面所言,“二八分化”的规律在各行业、各领域都是普遍存在的,40-66%的基金能跑赢指数,算是非常好了。闭着眼睛随便选一个基金都能跑赢指数这样的好事,大概是古今中外都不可能存在的。正因为如此,投资者也需要学习、提高基金投资的知识和认知,擦亮眼睛,才能做一个聪明的基金投资者。

@雪球私募@雪球资管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3-02-03 18:46

“因为只有部分基金能存活10年以上”,所以“成立十年的公募基金一共1125只”的统计数据也是大大偏乐观的,比如可能十年前成立了2000只,有一半都因收益为负在十年中关闭了

2023-02-03 21:30

网页链接

第二张表成立满10年的“股票和混合类基金666只”,这幸存的666只基金里有66%的基金跑赢了万得全a指数。但是这10年里有很多基金清盘了。
2017年-2022年,每年的基金清盘数量分别为109只、430只、133只、174只、254只和232只。

所以最近10年,随意持有30只股票或混合类基金跑不赢万得全a指数。
@明资道   @章导   @T先生

2023-02-03 14:11

成立10年以上,有19只年化超过20%?这个数字大大超出我的预期,我以为不超过5只,我感觉这个数字大概率是错了,你确定有19只,哪19只啊?

2023-02-03 13:02

千万别信“持有30只基金不如买沪深300”的鬼话,因为样本数量为603只基金的中证主动股票基金指数最近5年年化收益率(截至2022年1月17日)为15.11%,样本数量2782只的中证普通混合基金指数最近5年年化收益率为13.08%,样本数量24只的工银股混基金指数最近5年年化收益率为15.55%,而同期沪深300的年化收益率仅7.46%。
作者:懒人养基
链接:网页链接
怎么看这个数据 ?   @明资道

2023-02-03 12:23

明老师看我2020年统计的,22年底也量化了百来家私募,也挺有意思。

2023-02-04 09:01

分析结论还是过于乐观了。存活十年以上的基金,由同一经理持续管理的少之又少,更何况基金公司基金经理风格不时会漂移。多数基金虽然长期年化收益可观,但优秀业绩集中来源于在某一波牛市,因此长期历史业绩毫无参考意义!

2023-02-04 06:26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主动管理基金在收益率上跑不赢指数。不是我个人观点,而是有客观数据。一是基金赚超额收益主要靠“选股”得来,以前很容易,因为存在着大量散户非理性交易的“噪声”,给机构贡献不少收益,但随着“去散户化”越来越明显,未来会是专业机构投资者之间剧烈博弈的时代,大家投资上都很专业,这反而越来越让他们难以获取超额收益,因为此类超额收益的出现是“稍纵即逝”,就看谁能领先一步抢到,这就是投资机会上的“卷”,最后结果大家都捞不到好处。2020年前国内遍布对基金业绩增长的追捧,包括其长期收益率,但很快就在2021-2022年的市场大回撤中被打脸,连机构投资者的业绩也能做得一塌糊涂,。第二看一些报道,海外市场的资金很多从主动管理基金上撤出,流向了指数基金和量化基金,这表明机械量化的投资技术开始“要比人脑分析投资”要强,原因还是股票供给越来越多、超低估的大机会越来越少,即使是机构投资者也只能降低对投资收益的高预期,而去追求获取市场平均收益。

2023-02-03 23:43

$上证指数(SH000001)$ 这些超10%的大概率是规模小的时候收益极高,一旦份额上去了马上收益就迅速下降

2023-02-03 17:39

来这里学习一下$红利基金LOF(SH501029)$

2023-02-03 17:06

太难了  年化15%   而且很多基金前几年是没有规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