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Club港美专场北京站精彩回顾|雪球十年知己 被解放的mogwai:捕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产业链的小众机会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0回复:18喜欢:53

雪球十年知己 @被解放的mogwai   他认为新能源将成为未来很多年的的大主题,这里面有很多机会。

附视频链接:网页链接


被解放的mogwai:大家好,非常荣幸再次来到雪球的大型网友线下见面会,我是以前参加过雪球嘉年华的,港美股是第一次,之前在西安也参加过,非常开心能够来到港美股。之前上海展时雪球的小伙伴跟我联系过,让我来讲讲,但我说我大部分资产配置都在A股,港美股我不专业,就拒绝了。但后来再跟我联系,这次联系时说聊新能源,可以聊聊自己的想法,我不好意思再拒绝,这次就来参加活动了,希望跟大家度过一个美好的下午。

    仓老师是拥有20年的互联网经验,所以他是从商业本质上的认知。美女基金经理是非常系统的演讲,我是“绿叶”,十年知己,做一个绿叶,做一点补充。

    我还是希望从全球视野上看一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面的美女基金经理已经面面俱到讲了很多方面,我们从全球视野看看全球化的公司在干些什么。

    这是苹果新的总部,一个很漂亮的甜甜圈,上面蓝色的部分全部是光伏板,所以它的整个总部是用新能源光伏供电。苹果现在对它供应链的要求是要加大整个清洁能源的采购,供应链也必须要用到清洁能源,它是一个大的趋势。所以我说这是一个新的理念,世界上的大企业理念在转向清洁能源,而我们的企业必然也会走到这条路上。

    二是它会给世界上整个产业里的公司带来新的发展空间,这里举个例子:沃旭能源是丹麦最大的风电运营商,它和台积电签了20年的海上购电协议,沃旭能源在过去几年里市值也一直涨,涨了很多年。它是丹麦第一大市值的公司,是做风电运营的,在亚太地区做了很多风电厂,台积电一次性买了以后20年的供电。

    这是另外一个例子,特斯拉,其实它也不是一家新能源车公司,更是一家能源公司。特斯拉将打造自己的虚拟电场,之前还收购了兄弟的一家公司,做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它还有储能、充电桩、电动车和软件,这是大家都熟悉的电动车部分。但实际上电动车只是它的终端,未来它会把所有资产都串联起来,成为一个系统,我觉得未来它会是一家能源企业。所以这可能是市场里大家对这家公司有很大期许的原因,因为对它有更大想象力了。大家也知道上海车展的事情,市场上会有这种声音,但我个人的观点是,特斯拉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所以不能把它赶走,包括它的储能,它的储能技术是一流的,这部分还是要为我们所用。

    新的商机,不仅仅是新能源所有的公司,其实还包括很多其它公司,传统产业里的公司,也会面临着新的商机。这是中国台湾地区的一家公司,叫世纪钢。最早做钢铁,一开始做铁窗铁门之类的,后来转型给半导体产业做工厂。但后面它切入了海上风电的水下基础工程,这一块相当于前面说的沃旭能源,它也是供应商,过去30年它的股价涨了15倍,是台股的大牛股,所以很多传统产业里面也面临着很大的商机。

    新能源将为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公司带来新的理念、新的空间、新的商机。

    我做一些补充吧,整个新能源产业链里可能会有一些大家不是特别关注的部分,我们只是交流产业逻辑,表达个人看法,如果里面有一些涉及到公司的,只是为了讲得更清楚,做一些例子,不是荐股,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我主要是讲5+1,有一些后来补充的。

    一、清洁能源。大家比较关注光伏,因为成本下得很快,但还有一部分是国家推得比较多的风电。简单过一下,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大概可以从它的构造上可以看出它产业链里公司的布局。它有叶片,就会有叶片生产商,有主轴就会有主轴生产商,还有塔筒相应也会有生产商,这些公司上市的都非常多,大家去找一下就可以发现。那么既然大家都在关注那么肯定是有原因的,有好的原因肯定也有不好的原因。
左边红色的部分是好的原因,右边绿色的部分是它未来会遇到的挑战。

    好的部分:

    一是它的成本在大幅下滑,虽然没有光伏下得那么快,光伏成本下降90%,但风电成本下降也非常快,陆上风电降本近四成,海上风电成本降近三成。

    二是风电主要是在沿海和西部偏远地区,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发电,必须要有一定的自然条件,江苏福建的海域非常好,就适合发电,江苏的盐城、南通就可以发展风力发电。还有就是西部偏远地区,草原地区,内蒙古就可以发电。中国台湾海峡被评为全球最佳风电发展区域,全球20个最佳风场里有十几个风场都在那边。

    三是在过去三年里离岸风电的增长是25%,而且中国必然会成为离岸风电的第一大消费大国。之前是加州,加州地区在过去几年政策匹配到位,理念也非常好,所以它的发展很快。但从现在到未来,中国大概率会是成长最快,会成为最大的离岸风电消费国。

    四是它的产业链自主可控,没有存在卡脖子的情况。而且在产业发达的地区,是没有弃风的,比如江苏的国网是应收尽收所有风电,不存在有弃风情况发生。

    五是指导价,它比光伏要高,光伏可能是接近传统能源了指导价是0.391每千瓦时,陆上风电现在指导价是0.52每千瓦时,海上风电是0.85每千瓦时,实际上政策是在支持的,这个价格给的还是挺高的,政策还是希望风电发展起来。

    以上是它好的一面,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大家对于风电没有对光伏热。

    一、跟光伏一样它也存在间歇性特征,这就给电网带来了不稳定的挑战,所谓的挑战就是有时有风有时没风。

    二、土地成本。太阳能发电比火电的成本高5到10倍,但风电的土地成本还要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发展离岸风电的原因,因为使用更多土地,离岸风电的好处是不占用图地,但问题就是它的成本会高。

    三、成本下降不如光伏那么快。

    四、水下基础工程我们有一些短板,这块的技术难度相对要大。刚才我提到了世纪钢,这家公司学习了丹麦的技术,然后不断转化成自己的。但内地公司在这块是短板,后面有待突破的是这部分。

    简单看一下它的市场份额,大家相对熟悉的是金风科技,它是整机供应商。GE(通用),之前安然破产时的风电部门被GE收购了。远景也是一家公司,但没有在A股上市,明阳大家很熟悉,还有上海风电的一家公司,现在也在科创板上市了。中国公司在这部分还是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自主可控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这是券商毛利率的比较,是整个产业毛利率的状况,可以看到,主轴部分相对高一点,因为主轴技术含量高一点。叶片、风塔相对低,整机部分是最低的,金风这些公司相对来说最低,因为它相当于承包商。电站是高的,因为它是终端发电,现在补贴到位,所以它的终端发电是有利可图的,这是整个风电领域的毛利。在制造业领域我们要看毛利,毛利代表了它的技术含量。像台积电,它的制造业能达到百分之五十几的毛利,因为它是晶圆代工,其他厂生产不了,这是它的独门功夫,所以它的毛利就高。

    这一两年,电力运营商的投资机会会比较好。这里举个风电运营商的例子,我把公司隐去,让大家看一下现在政策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风厂的毛利大概是57%,2015年投产,有三年免税期,2018-2020年是减半优惠,2017年的利润是7000多万,2019年是9000多万,毛利大概57%。

    它的政策是发改委定的,按照发改委定的,发改委是按照不同区域、不同省份确定你是哪一类资源区,从而确定指导价。它属于四类资源区,陆上风电指导价是每千瓦时0.52元,其实从它的报表里可以看到,基本上没有太大波动。2020年指导价有一点下降,但其实也没有降太多,毛利还是在58%左右,基本还是可控的。

    这种我们叫风电运营商,它的规模可以通过不断装机、往里面装资产,收入规模会增长,利润也会提升。所以基本上可以看,风电运营商最近几年利润都是大幅增长,因为它在不断地装机,去年设备商价格炒得很高,今年发现很多运营公司的涨幅很大,当然也有一部分概念在里面,但这里面是有逻辑的。因为去年是抢装,2020年底陆上风电的补贴就到了,“到了”是什么意思,就是你必须把它抢装好去并网,如果不并网,补贴就到了。只要你并网,就还是按原来的补贴走,所以很多运营商都赶在去年并网。所以你会看到,去年很多运营商2020年的报表业绩非常好。2021年还会很好,就是2021年它的海上风电政策到期了,必须并网,并网以后海上风电还是按照0.85给你,所以今年很多运营商会把海上风电的部分要么装进上市公司,要么并网,21-22年这两年运营商的业绩都会比较好看。

    刚才讲的是清洁能源风电的部分。

    二、装配式建筑,环保绿色的结构,简单了解一下。工厂预制,现场装配,是这样一个模块。政策是非常支持的,有些是实际的,有些是指引性意见,但不管怎样,未来这块的政策是非常友好的。

    这是一个民办学院的报表,这里就提到了装配式建筑,他们盖一个教学楼的学生宿舍。里面讲到了上海要实行装配式建筑,投入的信息是上海要求你做装配式建筑。第二个信息是成本高,这也是装配式的问题,成本相对于现在的建筑高不少,但政策是在推动这块的。

    这是某个大型央企下专门做装配式建筑公司的产能利用率,这几年上升还是比较快的,它的业务拓展量也比较快。

    刚才讲的第二部分是装配式建筑。

    三、电网。

    其实电网和清洁能源是一体化的,很多风电、光伏必须要通过电网来传输。包括前几年,政策还没有那么推,有段时间风电低谷时,西部一些区域本身没有产业能支撑发出来的这么多风电,会出现很多弃风的现象。现在国家也在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特高压电网传输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其实全球都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德州大范围停电,原因是它的风电比例占20%,非常高。极端天气时风电被冻住了,所以风电没法儿用,天然气没法儿用,所以就出现了停电的情况,当然也导致了他们的半导体工厂停摆。

    这里面也有电网的原因,因为德州是单独一张网,和国网不一样。国网是系统化跨区域的,比如江苏的电,冬天时江苏缺电,因为冬天很难运输水电,我们很多跨区域的电是通过四川的水电运到江苏的,这就是通过特高压运输的。

    中国去年的极寒天气,让电网负荷也是创了历史新高。南京限电,但居民感受不到,因为我们是先从工厂开始实施,但基本还是通过跨区域的电网传输保证用电的。所以电网的重要性还要超过发电。

    这是巴非特在他2020年股东大会里讲的话,说他们很早时也在重修电网,要对美国西部的电网进行投资。可以看出在各个国家,美国、中国,电网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有一家公司(国电南瑞),不是说它好,而是它可以说明整个问题。它是国网里特高压里最优质的公司,并不是国电南瑞优质。而是南瑞继保很优质,它是通过重组把南瑞继保装进去的。

    我们看一些东西,有时候能很清晰地看到这个公司的档次,就是看它的毕业生怎么分。第一档基本是最好的,图安稳的,一些世袭的,就去了电网公司,我们叫体制内。第二档是你想多赚点钱,研究生以上,那就去南瑞继保,这是市场化公司里第一档,最好的。第三档是去国电南瑞国电南自中国西电,依次来排。第四档就是去原始企业,可能上市以后有一些原始股,也能挣大钱。

    南瑞继保相当于是一个装修公司,设计部分赚钱不是太多。但它出方案,能把产品串联起来,大部分钱是挣在产品上,维护也会比较少,设计也少,但通过设计可以把产品串联起来,卖产品。

    专业的设计公司来自于国外公司的竞争是比较少的。

    特高压之后,还有海上风电。

    我上面讲了,这块电网和整个清洁能源的投资其实是串联的,如果大家把产业链联系在一起,会发现看这个产业链时又发现了那个产业链。

    四、节能建筑。今年有一个IPO公司南网能源,这个公司其实就是做综合能源的。还是比较赚钱的,不能说它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但不管是国网还是南网,都是把这块当成可以赚钱的业务。可以向客户推广,所以这块是电网里比较好的一块业务,市场炒它也是有原因的,当然炒的时候还带着碳中和、清洁能源的主题在炒。

    五、水泥。这是个传统产业,我们想讲一点传统产业的转型,刚才我们没有谈的很宏观,其实我们在讲清洁能源、环保的时候要看它们的温室气体排放,水泥和钢铁这块排放是比较大的,达到31%,电力这块所有加在一起排放占到27%,也比较大,在生产制造和电力这两个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是最大的。

    我们简单看一下水泥的工艺,知道工艺就知道产品,知道产品就知道这个公司为什么这么经营。它的上游是石灰石,拥有矿山的水泥公司会相对比较有保障,原料是石灰石,通过碎石通过加工能会形成生料。但这部分还有很多机会,在收碎石的时候,在A股也有这样的公司是专门做这个产业链的,所以碎石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骨料,所以这也是海螺水泥为什么会做骨料的原因。这就是它衍生出来的业务,它必然会产生骨料。产生骨料,可以做成水泥的部分生产为生料,这部分污染不大,大的是熟料这部分。这时候你要在水泥窑烧制,要用到煤炭,这时就会产生很多热量、环保问题,所以真正要限制的是在熟料的部分,这部分的产能是要限制的。熟料以后再加工再装运。大概是这么一个流程,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要限定的是熟料的部分。

    基本上一吨的水泥大概会产生一吨的二氧化碳,是1:1的关系。

    这里讲几点,一是它的碳排放、污染,很多人会讲通过碳捕捉减少污染,但成本太高了,现在没办法通过碳捕捉实现目标,所以目前错峰生产可能是唯一的路径。

    二是集中度大幅提升,过去几年供给侧改革已经让这个行业集中度提升了。南京的水泥厂有很多做贸易的企业二代,跟他们交流看法。原来南京有上百家水泥厂,现在基本上只有十几二十家了,因为技改是要花钱的,中小企业成本高了就被淘汰了。所以未来集中度还会提升。

    三是大家没有意识到的,龙头有意识的在降价,我们看到有时候它在淡季时价格会降下来。比如海螺水泥,它现在非常有意识的在做一些事情,在它想拓展市场空间的领域会降价,在它的优势市场不会降价。但在它想拓展的地区,它会通过价格把其它公司打下来,大家一起议价的时候会说一起涨,但你会发现第二天海螺还是没有涨。

    四是资源,有资源的公司更有竞争力,而且现在骨料是很热的,水泥现在不是很热,但骨料领域很热,通过石灰石碎石,不能用做水泥的可以做骨料。

    产业延伸,把无法生产为水泥的废石制成骨料,这是非常好的产业延伸的方式。

    运输半径,其实混凝土有运输半径,但水泥没有。

    布局海外、进口国内,这是最后一点,这点很重要,大家不一定意识到。我们刚才说了,熟料的部分是国家控制的产能,因为污染大,但很多龙头公司在东南亚布局了熟料,因为那边没有我们这么强的政府监管,在那边没有那么多环保问题。在那边布局熟料,成本比国内还便宜,然后它进口到国内。这就是他们在海外布局的产能情况,你会发现很多龙头在海外都有很大的布局,海螺每年有1000万吨的产能,在印尼、缅甸、柬埔寨,产业界自有它的办法。不用担心行业被政策一打压就完蛋了,不是的,产业界是最会迂回、最有办法的。

    这就是碳捕捉的案例,可能是水泥行业唯一的,海螺水泥在芜湖的一个碳捕捉项目。但碳捕捉现在成本太高,它不会成为一个行业的惯例,可能会有些个案,会是长期趋势,但目前的成本还是太高了。

    我们讲一个水泥公司的绿色转型路径——台泥(中国台湾地区),它有很大的业务在内地。其实这家公司也在转型,有很多新的业务转型,比如它做了储能,收购了一家欧洲的储能工厂,切入了电动车充电桩的快充领域,还投资了电动车的应用材料。所以在储能部分,在新能源的部分,传统企业其实也有作为的。

    二是焚烧发电,刚才我们讲了水泥窑是高温,高温其实是可以处理垃圾的,所以它还投资盖了电厂,用垃圾处理来发电。

    三是地热,这部分大家也不是特别关注,台泥下有一个公司,叫绿能,它是做地热发电的,就是说既可以发电,又可以观光泡温泉,就是清洁能源的理念。
台泥通过能源—环保—循环经济来做清洁能源,所以传统产业在新时代也是大有可为,事在人为。

    下面说下汽车行业,前面两位嘉宾都讲了很多,这里我简单从另一个角度讲一讲:

    观点一:传统企业仍有很大的投资机会。

    我们看一下今年以来的汽车,可能特斯拉今年的表现不好,但你会发现传统车企都在涨,大众ADR今年最高时涨了1倍多。而且大众的ID3、ID3在欧洲卖得非常好,排第一。

    丰田今年也涨了,它之前的路线错了,想推进氢能,但它及时调整了。因为大势在这里,所以它调整了,开始全力投入到新能源

    福特今年上涨87%,它推了电动皮卡,有储能功能。今年德州大停电,有很多家庭是通过皮卡储备电力给家里供电,据说大概能供一天左右,有一个应急的作用。美国总统拜登还给福特汽车做了推销员、试驾员。

   
Stellantis菲亚特克莱斯勒和标志雪铁龙重组的组合公司今年也上涨了44%,通用去年也涨得很好,今年继续上涨52%。大家都在拥抱新能源,在西方投资者看来,他们是认可的,他们认为这个市场还是有机会。

    包括鸿海,富士康的母体,台股上市,MIH联盟效应,它希望能够做代工的,也是大涨50%。在它要开始推MIH时股价就开始往上走,市场是非常敏感的,只要传统巨头拥抱这个时代,股票就反应得非常快,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夕阳西下,快被淘汰了。

    我们回头来看今年A股涨得最好的几家公司,并不是大家说的比亚迪长安汽车,而是ST众泰小康股份海马汽车,是传统油车时代被淘汰的公司。但正因为它要被淘汰了,所以它更快腾笼换鸟接受了新能源,所以市场给它的反应非常剧烈,市场并不认为这个公司一定要挣钱,因为大时代来了,你及时拥抱它,哪怕是Loser,也可能会出现新的变化。

    关于新能源大家都有各自的观点,讨论比较多,这是我个人的观点,现在这个产业属于钱和人都进来的产业。比如互联网,那时候很多公司都不挣钱,但钱进来了,人才进来了,最大的公司进来了,大玩家进来了,那它自然就会是大产业。因为它承载了很多东西,半导体芯片、新能源电池、5G互联,产业能串联起来,大玩家来了,这是非常好的机会。

    目前来讲不要太关心业绩,因为它现在不是看业绩的时候,差不多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原来可能有各地政府的支持,也有上百家新能源新势力,但真正能量产的就几家。现在上市的有三家,后面可能还有几家有量产能力的,不会超过10家,最后能活下来的也不会太多,只有个位数,所以它是在往战国时期进阶。

    未来的赢家:一是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整车电控三电拥有完整技术能力或投资布局;二是在品牌和营销上有互联网思维,产品辨识度高;三是规模生产能力,这个其实很重要,有些新能源品牌可能才生产几万辆,还不到10万辆,它就已经缺芯了,供应链跟不上,这就是很大的问题,产能供不上。四是黑科技,这里面产生了很多行业的串联,包括碳化硅,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上汽就投了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是半导体材料碳化硅的独角兽,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原来在台湾,然后整体搬到了上海,它就是独角兽公司,未来可能会有弯道超车的机会。智能领域,上汽有合作的自动驾驶公司摩门塔。很多传统企业都在加剧对产业链的投资、布局,未来的赢家在产业链这块也必须要有布局。

    所以现在不是终局,虽然非常热闹。虽然巴非特说过“不投轮子”,但伯克希尔公司的报表里它一直持有通用企业1%-2%。大家拿美国历史对比,历史上汽车业从上百家到三家,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公司消失了,这是正确的结果,但在这个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它有很多细节,细节就会有很多机会。

    最后秦国一统,但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公司的机会,比如小康涨了,海马涨了,江淮涨了(给蔚来代工),之前谁会想到呢?

    观点二:不要什么都做。

    拿半导体举例,我是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把英特尔台积电股价的涨幅做比较,发现在2008年之后台积电就完全超越了英特尔,英特尔在历史上其实是一家非常伟大的半导体公司,曾经市值第一大,但现在台积电是半导体市值第一大的公司。

    在这里面就会发现术业有专攻,台积电不做产品,不跟客户竞争,它只帮客户代工,而在这个领域它做的最好,没有人超越。英特尔是什么都做,但结果就是在代工方面它已经被台积电超越了,虽然后面也说在投晶圆厂,但技术水平可能也就是在3纳米或者再高点的水平。桌面CPU市占率已经被AMD黄金超越,这是它比较难受的部分,IC设计不如联发科,所以英特尔整体的情况是它什么都做,但什么都没做好。但企业都是在动态调整的,未来会不会往好的方向发展?有可能,比如它也在做瘦身,把NAND闪存业务卖给海力士,部分晶圆代工交给台积电。像有些公司,如果既做电池又做产品,那就必然会被专注于做电池的公司(超越),说白一点吧,比亚迪很可能会被宁德时代完全超越,这是在历史上可以看到的。为什么大家一直在炒宁德时代?虽然估值确实高了,我们这种保守的投资者都不敢买,但它是有原因的,这不是技术上的原因,而是商业上的原因,你跟你的客户竞争去做产品,你的客户就必然会跟你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英特尔和台积电身上已经演绎过一遍了。当然比亚迪也可能会做瘦身,企业都是动态调整。

    这是车用半导体领域的市场占有率,现在说的比较热的缺芯到底是怎么回事,从这个全球车用半导体占有率中会发现其实还是传统车用公司,晶圆代工厂会有一定布局,台积电只有3.6%,英飞凌是11.9%,NXP是10.8%,日本的瑞萨是8.1%,德州仪器7.3%,意法6.9%,基本是车用供应链。不是台积电不做,二是这部分毛利比较低,都是成熟制程,台积电之前不愿意做。但现在台积电在增加车用的部分,主要也是应美国的要求。汽车业缺芯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其实这是汽车业本身的原因,去年上半年疫情爆发的时候主机厂砍掉了供应链的订单,因为它突然发现这种情况从来没遇到过,比较慌,汽车供应链是很长的,砍完以后要再进去是很困难的,所以下半年再补就来不及了。这个东西可以从数据看出来,台积电的数据上半年都是同比减少的,到了下半年才开始增长,下半年供应链开始回补,NXP也是,2020年Q2车用电子营收减少32%,所以上半年是砍供应链,下半年赶紧回补来不及了,造成汽车缺芯。

    最后我讲一下园区,大家对园区关注度不高,其实它非常重要。为什么第一批REITs产品里有三个都是园区?一个是深圳的,一个是上海的,一个是苏州的,这都是中国最强的园区,原因很重要,因为未来的时代是产业链的时代,中美的竞争也必然是长期的,所以产业链中的园区非常重要。这是中国台湾地区三大科学园区的营业额,它承载的产业的产值,台积电占不到一半,但围绕台积电有很长的供应链,地方政府有个说法叫做“链长制”,我有一个龙头,能够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所以台积电带动了中科南科竹科,作用非常大。

    南科上升非常快,因为它是新园区,新产能。台积电的大产能(7纳米、5纳米、3纳米)都会在南科。

    这里是产业,园区里承载了产业,一个是半导体,半导体其实是最重要的。一个是光电。后面国内的补贴可能会到半导体上,其它部分相应的补贴可能会少,所以这部分也存在着变数,但你可以看到在整个园区里产业链的群聚效应非常明显,群聚就带来了就业,所以为什么第一批REITs里有三个产品都是园区,它能够带动就业。

    我们走访了一些南京的企业,长三角的工业土地非常紧张。比如南京的江北新区,它是国家级新区,现在它只能发展新经济和总部经济,生产制造很困难,只能到六合高淳,是原来南京的郊县,非常远,现在退县变市区了,但其实它是非常偏远的。然后是滁州,离南京一小时以内的路程。之前我们跟南京的一些医药企业负责人聊天,发觉很庆幸,前几年在江北新区拿了地,现在想拿拿不到了,还有一些企业上新的医药健康项目,要制造,找政府拿地拿不到,相关政府部门的人士直接说你们到滁州也可以呀,滁州也很近。这就导致了一些产业链到了二三线园区,导致这部分产业的价值还提升。可能是因为华夏幸福的例子,大家会认为产业园区不好,但其实在长三角产业链有前景的情况下,它的产业链转移是非常快的,就像滁州,它可以承接合肥的半导体产业,也可以承接南京的这些产业,其实它是非常有前景的。但如果以园区为由头,来做住宅地产开发,这个国家是肯定不支持的,路也是走不通的。

    第二个大家不太关心的是地下管网的重置成本提升,比如南京江北新区花了百亿建设地下管网。所有管线都在地下,地上看不到,成本很高,花了很多钱,这会使得高品质成熟园区的重置价值体现。

    产业链的重要性凸显,这个我们讲过了。

    最后一点是绿色发展与企业投资。高品质园区自然会有绿色公用的功能,水、电、气要用清洁能源。二是因为它对产业链熟悉,很多公司都是到它那边招商招过来的,跟一流股权基金合作有股权投资关系的,对他们的底细非常了解,又在当地交税,有政策扶植,自然会有产业投资的功能。

    过去十年大家可能是在互联网、食品、医药这些领域,但后面大家可能要关注产业链的投资,因为中美友好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讲的可能比较琐碎,最后总结一下,新能源将成为未来很多年的的大主题,这里面有很多机会。我讲的东西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我自己的经验,我没有20年的互联网从业经验,也不是专业基金经理,只是我感兴趣的就研究一下,不感兴趣的就pass掉了。大家也是这样,要投就要投自己能够理解、能够揣摩的,这样公司才能拿得住,如果投一些别人都看好但你自己不是特别理解的东西,顺风顺水的时候可以,但如果遇到问题了,可能就比较麻烦,很难受。但如果这个东西你能理解、能揣摩,比较相信自己,顺境逆境就都能拿得住。

    我今天的演讲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帖子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帖子内若出现个股,则该个股仅作为帖子内容论证分析需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活动演讲内容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雪球公司及活动相关方不为此做出任何承诺或背书。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21-09-18 14:18

张曦老师每次讲演都很惊艳

2021-08-31 08:58

这是我两个月前在雪球club的演讲。其实传统产业在新能源领域也是大有可为的$海螺水泥(SH600585)$

2022-05-28 07:58

好可惜,视频号的都没有回放

2022-05-27 08:55

还有中美遏制,产业链为啥就不会受到牵连,可以深入深入

2022-05-27 08:54

但如果以园区为由头,来做住宅地产开发,这个国家是肯定不支持的,路也是走不通的。这句话怎么理解

2022-05-26 19:45

期待下半场直播,加油

2022-05-26 18:19

通篇高能,胜读十年书。

2022-05-26 16:18

收藏学习

2021-09-10 12:05

2021-09-01 10:13

张曦老师yy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