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冬日M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9喜欢:2
我在雪球上以说话啰嗦著称,这次圆桌论坛上感觉没说太多啊,结果记录出来也啰嗦得不得了。。。所以表达是一个能力问题,缺乏这个能力,就只有啰嗦点说清楚。
好不容易想简洁点说一句:“一个有前景的公司跟一个可以给股东带来很好回报的公司不一定能够划等号”,立马就把楚函美女误导了,她以为我是说“要考虑一个时机”。。。
其实我哪里懂什么时机,当时我真有一瞬间想打断她,再补一堆,比如讲讲几十年前大有前景的IBM,真正给股东带来的长期回报比一个没啥前景的烟草公司少好几千倍的故事。。。
但还是忍住了。
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太啰嗦,比无法让人了解还要罪过。

热门回复

2019-12-01 22:39

没把事物本质想清楚,所以说一大堆,没有重点,是真啰嗦;把事情讲得很有条理, 但追求把每个概念讲得清清楚楚,追求每个词都用得准确,这是一种严谨或者学究,不能算是啰嗦。宁静兄应该算后者。用很少的字把事情讲得很清楚的人,方丈算一个。

我个人认为互联网社会,会导致文凭的作用明显降低。主要来自以下两个原因:1.网络让人的创造力更容易被发现。2.网络让这种创造力的服务半径极大地扩张。
比如一个售货员,在传统工业时代他再有创造力,知道他的人也不会太多,能够得到他服务的人也不会太多~一个百货公司柜台每天能接待的顾客就那点。
但是李佳琦这样有创造力的售货员,现在通过互联网可以名扬天下,可以同时服务到几千万用户,所以才能年收入上亿。。。这是传统工业时代根本无法想像的。
而人的创造力,跟他的文凭之间基本没什么关系。。。
现在日本也许还做不到这一点。但在国内,只要一个人有某一方面的创造力,比如他在销售方面有创造力,他可以去淘宝,拼多多,在娱乐方面有创造力,他可以去抖音,快手。。。在投资方面有创造力,他可以来我们雪球~你看@不明真相的群众 有没有要求我们上雪球之前必须拿一个北大文凭给他看,没有就不许我们上?他没这样做吧?任何人都可以上,不需要任何文凭,只要有才华,有创造力,就可以通过雪球展示自己。
这已经是我们今天的真实环境,但人的观念在反映环境上会滞后。作为家长,我们的教育观念可能很大程度上是过去环境的反映。。。

俺一下就明白了,直接就是跳出大西洋石油与IBM

我理解的话,马云李佳琦是“教”不出来的。在这方面素质教育的作用就跟阿弥陀佛之类的口号差不多。。。互联网的影响不是让某种教育变得重要了,它只是让那些本来不太重要但我们过去不得不认为重要的东西,被揭示了。
如果一个家长一定要想把自己的孩子“教”成有某种创造力的人,那只能是他自己的愿望不实际。
因为应试教育也好,素质教育也好,没有任何一种教育能做到这一点。这是一个无奈的客观事实。
素质教育真正能够做的事不是去“教”,而是去提供~提供各种社团活动,艺术,体育,游戏。。。等等五花八门的选择,让孩子们有机会自己发现自己的兴趣,有可能唤醒自己的潜能。至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那是他们自己的事。

2019-12-02 07:51

宁兄讲的没毛病,问题是主持人没听懂,最重要的结语一句带歪[笑]。话说回来,主持人不到一定水准是比较难瞬间理解各种投资思路的。
宁兄关于教育的发言,我有些疑问请教。
第一,文凭今后会无用吗?马云,李佳琦,都是在互联网时代涌现的不靠文凭靠能力实习人生价值的杰出代表,但是,这个模式究竟是幸存者偏差呢,还是未来的普遍规律?少数例子似乎说服力不够强。实际上,在互联网时代之前,每个时代都有大量不靠文凭靠能力拼杀出来的优秀人才,比如李嘉诚,曹德旺,董明珠。。。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大部分普通人用文凭作为社会敲门砖的现实。未来十年这种情况很可能会发生改变,但是不是一定会发展为素质教育为主?目前似乎没有很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这一点。
第二,素质教育今后真的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标准吗?我这里举一个日本的例子供大家参考。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素质教育,9年义务教育的内容大幅度删减,最夸张的时候到了圆周率不要求3.14,直接改为3,理由是两位小数太复杂小孩子记不住。在20多年推行这种“素质教育”后,日本中小学生的学力水平普遍下降(每年日本会进行全国中小学生学力水平测试)。另一方面,社会并没有因为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就改变对文凭的要求,东大、京大(相当于中国的清华北大)这些超一流大学仍然是家长孩子们的热捧对象,对于找工作而言,有相对于普通一般大学毕业生不可比拟的优势。由此造就了日本发达的补习班行业,一般小孩子如果打算考好的私立中学,进而上好的大学的话,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进入补习班进行刷题似训练。和中国相比,中国的补习班比如奥数,那毕竟是针对尖子的;日本如果不上补习班而仅仅是接受普通中小学教育的话,除了部分真正的天才,基本上没有可能和补习班小孩竞争。
第三,未来学校的功能定位究竟是什么?我赞同宁兄提到的,学校是孩子们在一起成长的环境。在这里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还要学习和人相处的技巧,甚至培养未来走入社会的人脉,日本的私立大学同学会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人脉关系网。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喜欢学习的小孩子在一起,相互之间既有启发,也有竞争,未来如果其中大部分可以考上名牌大学的话,相当于从小为孩子们构建了层次更高的人脉关系网。我想,这可能是现在大部分家长倾向于让孩子们拼命考入名牌学校的目的。
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新奇的发明层出不穷,这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必然会带来巨大的,甚至是颠覆式的改变。但是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个人认为不能说已经非常明确。以未来10年的投资方向而言,可能会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宁兄一贯倡导从变化中寻求相对的不变,但教育模式发展方向的这种不确定性,有可能导致投资这类学校并不能成为一个贤明的选择。
一家之言,请宁兄指正。
[赞成]

非常有道理!其实大部分家长心里也明白,不是说素质教育就可以人人生出来创造力,甚至成为马云。只是尽可能让原本可能有的东西不被扼杀,并尽量创造更适宜的条件促进蓬勃发展。

2019-12-02 13:44

这个我见到微博大V王川提过一个观点,学历无用源自高度分工化后细颗粒度的甄别,人的能力和专业水平可以有更完整正确的鉴定,无需学历和学校的认证

2019-12-08 19:15

11年觉得淘宝势不可挡,判断地理位置重要性会降低,大城市店租和房价会下行。谁想到后来大城市房价大涨,虽然我依然不看好房价。普通学历的作用肯定会不断降低。但顶尖大学的学历也许会更值钱,因为网络规模效应让优秀企业变得更有钱,单个岗位的产出更高,从而有更多钱和动力去争夺顶尖人才。判断大学毕业生是否优秀最简单实用的办法还是顶尖大学的学历。

2019-12-02 07:05

不能怪主持人,她只是和大多数人一样不太懂投资。但如果大多数人都懂,我们吃什么呢?

2019-12-03 18:14

招生也是两套标准,素质一套,应试一套?[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