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6回复:70喜欢:39
听一个搞集装箱航运研究的前辈聊当前国际航运市场的“卷”,挺有意思的

1、远洋集装箱的运输流程是这样的。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船到美国港后开始卸货,然后开始装美国向中国出口商品的集装箱。由于中国向美出口商品远远多于美向我出口商品,航运公司为了最大化利润,还会把之前的自己航运公司的空箱子运回国来节约成本。这在业内被称作“集装箱箱流均衡”。卸下来的重箱会送到买家仓库,把货掏空了以后再把空箱送到港口附近的“箱站”存放,随下次集装箱船运回。

2、疫情前,从上海、宁波到美西海岸洛杉矶、长滩港的集装箱船大约只需要16-18天。集装箱船到港后就开始装卸货,一个岸桥的卸货速度大约快的是1000TEU(标准箱)/天(青岛港),慢的是500TEU/天(美国港口)。20000TEU的大型集装箱船可以调用6-10个岸桥一起卸货,大约需要2-5天才能完成卸箱。卸箱完成后会继续装出口箱子或者空箱子装满,又需要2-5天。所以里外里算,跑完整一趟(中国装货+航运+美国卸货+美国装货+航运+中国卸货)大约需要50天。

3、但是疫情完全改变了航运公司的收入、支出结构和对应的激励机制。

4、今年以来,全球运费暴涨,航线运费大约涨了5-10倍,大约为1-2万/TEU。与此同时,船租、海员工资、油价等航运成本暴涨。比如20000TEU船的单日租金也大约上涨了10倍,至20-30万美元/天。这时候出现了一个问题。运费是按“趟”来算的,而成本是按“日”来算的,因此航运公司的运营模式由“控成本”切换为了“高周转”——如何节约每一趟的时间成为了所有航运公司的唯一出发点。

5、大家的选择很简单——回程不装箱。这样可以在美国港口节省5天的装空箱时间,在中国港口又可以节省2天的卸空箱时间,里外里相当于一趟光租金就节省了大约200万美元,而且运营效率还提升了超过10%。中国这边缺空箱也不要紧。各大航运公司正开足马力造空箱,据说某大型航运公司现在单月就能造20万个集装箱,成本也不高。

6、然而,这种高周转运营模式带来了两个负外部性。一个是全球各大航运公司看别人开始高周转,自己也开始高周转,导致美西海岸和中国港口抛锚等入港的船数量居高不下。由于港口的装卸速度有限,每家航运公司的最终的运营效率反而还下降了。这是典型的囚徒困境——一起卷一起惨,而你不卷就更惨。

7、另一个是,美国那边空箱堆积在箱场没人运,严重阻塞了重箱-空箱的运转流程,空箱子已经无处堆放了。现在好多航运公司打算把那边的集装箱按废铁卖出去。

8、这位前辈最后表示,非常担心当下大量扩产船舶、集装箱在明后年可能带来的产能过剩问题。

————转发,逻辑不一定准确。有些比喻不准确。

全部讨论

2021-11-21 10:01

$中远海控(SH601919)$ 前几年在港口上的布局,现在看来几乎就是完美的先手,在航运港口对接业务效率上把其他航司甩下十万八千里。

另外,加班加点的集装箱生产业务,对未来的集装箱产业来说,将是无可避免的暴击暴击,现在生产的越多,将来的订单影响越大。

2021-11-21 09:26

我的阅读理解对么?瓶颈是装卸效率,而不是船和集装箱数量。

2021-11-21 09:27

豆腐哥,我只想吃你的瓜
集装箱会过剩,船和运力不会过剩,新造的船不算多,大部分用来替换和优化船队结构;而且就算最后有部分过剩,但现在集运最大的瓶颈在于码头,货量增加但码头处理效率达到上限后船再多也没用,所以船公司未来的利润是有保障的,当然,股价是另一回事了(fuck)

2021-11-21 09:43

中集的集装箱业务看来后面会蔫了

2021-11-21 09:53

欢迎研究海控,目前的主要矛盾在港口端及陆运能力,包括港口效率及卡车司机等,已达饱和,船再多都没用

2021-11-21 09:26

一大波海控粉在杀过来的路上

2021-11-21 09:21

这前辈水平渣渣,豆腐歌竟然没看出逻辑问题,心疼豆腐歌智商被拉低了

2021-11-21 11:04

中远销售说,现在公司有十几万个箱子扔在美国回不来

2021-11-21 10:09

这个不是本质!你如果有研究能力,不会是这个结论。中美贸易增长了16%,效率运输就下降了17%,运价长协翻了不到两倍。这是中小贸易货品挤兑港口吞吐量,需求是主要原因。

2021-11-21 09:56

意思是可以去收购美国空箱子卖了,利空造箱子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