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年险企德国安联和英国保诚的23年股价图对持仓中国平安有哪些启示?

发布于: 雪球转发:15回复:15喜欢:37

 $中国平安(02318)$    $友邦保险(01299)$    $汇丰控股(00005)$       中国有句古话:以史为鉴,方可知兴替。对于自己的第一重仓股(50-60%)中国平安,研究一下欧美甚至台湾等保险成熟发达市场的上市保险公司,尤其是全球几家保险巨头的发展轨迹和股价表现是必须的而且是有用的。今天尝试着以文字的形式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希望得到雪球上更多投资者朋友的指正和提点。   

    本周三的文章,我粗略的提到英国保诚PUK, 美国信诺还有联合健康等,在遭遇所处的保险市场已经饱和的情况下,他们三家百年老牌保险公司找到各自发展的第二条增长曲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我为什么坚守中国平安(寿险漫谈篇之二)。今天再来聊聊以保费收入(寿险764亿欧+财险592亿欧,约合10800亿人民币)计算排名第一的全球保险巨头德国安联还有拥有170多年的纯寿险公司--英国保诚。

  一,德国安联。真正的全球化公司,五大洲都有布局,重点市场还在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不乱财险占比45%,还是寿险占比都将近70%(2019年报数据)。

1,打开1997年至今的股价年K图,发现安联有3个时间节点是股价低位。分别是2002年,2008年和2012年。从历史的财报发现,每股收益自2000-2002年开始快速下滑,分别是14.1/6.66/-4.81。 亏损原因是2001年911事件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净利润下滑50%以上2002年亏损12亿欧元年报解释主要原因是投资组合中资产减值56亿欧元。然后就到了我们熟知的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海啸导致亏损21.05亿。最近一次的股价低点是2012年,当时闹的沸沸扬扬的欧债危机。但财报显示实际上公司盈利56亿欧的。

启发:高杠杆金融企业在经营中确实存在着比普通企业更高的不确定性,而且对全球局势经济前景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上图也很清晰的显示,安联的股价和金融保险指数不管是1年,5年还是10年,在同样的大势环境中跑输Dow Jones各类指数。

2,在2000年创出市值高点近980亿欧元后,快速下跌,至2002年的220亿欧元。2001年净利润下跌50%以上年报上CEO致股东信说2001年911事情美国世贸大厦的恐怖袭击造成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保险损失,但CEO仍然强调安联能恢复增长,而且做了一笔安联史上最大一笔收购了一家德国银行:Dresdner Bank。悲哀的是至今安联的市值还未能回到20年前的高位。

启发:2000年股价高位时估值是PB2.85,PE28.8(用年报上市值,股东权益和当年盈利,和当时实际上的估值肯定有误,若用静态来估值2000年股价的高点除以1999年的净利润应该是40倍,仅作参考),2002年时估值是PB1(净资产股东权益由2000年的356亿下跌至2002年的218亿)。说明投资者在2002年不仅要饱受估值的下降,还有因为各种金融动荡造成的减值导致净资产的侵蚀。这一点实在是让我有点胆战心惊。对中国平安包括其他金融类公司,即使所处的市场再有多好的前景在买入时候的估值一定不能太高,PE决不能超过20倍。2018-2019年每股收益分别是17.3和18.83欧元,股价分别为183.8和197,估值都是约10倍左右,PB1.16-1.2左右。

1998年-2002年市值图(来自2002年安联年报)

3, 2018-2019年年报显示财险收入分别是 554亿,592亿,寿险和健康险收入分别是705亿,764亿。回溯一下20年前,财产险1998-2002年309亿,360,382亿,384亿,421亿,433亿。寿险和健康险1998-2002年分别是208亿,252亿,310亿,337亿,401亿欧元。从保费收入增长情况来看,非常缓慢,20年来不论是寿险还有财险增长不足一倍。更为重要的是安联错失亚洲保险市场增长的良机(亚洲业务占比不足10%),其实更准确的是错过了中国市场。中国保险市场占全球的份额由1980年0%增长至2018年的11%。安联在中国市场的保费仅仅4.51亿欧元。


中国保险市场占全球的份额由1980年0%增长至2018年的11%。安联在中国市场保费仅仅4.51亿欧元。

二,英国保诚。发源于英国,拥有170多年历史,和安联不同的是保诚专注于寿险。请看1993至今的股价图,很有趣的是保诚和安联同样是在2000年有一个阶段高位,然后也同样到了2002年/2008年二个时间处于历史低位。看来大环境和行业对公司长期股价走势有很大的相关性。但是很大的不同在于保诚的股价在2008年后至今走出一个长达10多年的增长曲线。

保诚其实很早,上世纪90年就开始进军亚洲市场,于2009年时亚洲业务贡献占比高达44%,到2019年亚洲业务的贡献甚至高达80%(分拆了英国业务)。其实保诚可以说就是一家专注于亚洲的寿险公司了,只是发源地是英国。毫不夸张的是保诚之所以能走出10多年的慢牛,而且高于2000年股价的二倍多,从根本上是来自中国经济的增长。香港和新业务:20.42+2.62亿,占总新业务价值的65%,而香港新业务中有约50%来自中国大陆客户。



总结:保险是一个与地区经济GDP十分正相关的行业,尤其是寿险和健康险,人们只有在满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条件后才会考虑买保险。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质量发展,中产阶级人群逐渐增多,保险尤其是寿险将会有不错的发展前景。但由于保险是高杠杆,而且本质是经营风险,买入股票时估值不能太高。最好是在10PE,2PB内。

全部讨论

2021-06-29 10:16

去年8月15日的文章,自己今天重读了一遍。让我想起了了天南兄的一句话:如果市场是错的,你是否愿意继续坚守? 如果市场是对的,你是否会因付出而拒绝认错?1-4月份减持了平安(换入更优质的茅台,腾讯和中概互联ETF),6月彻底清掉平安(保留现金),自己投资方式发生了天大的改变。但有一点宗旨未变,那就是必须得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中国知名公司。我们做投资的到底是投什么?我现在的回答越来越清晰:时代! 如果中国老百姓越来越有钱,茅台这种消费品的市场应该是越来越广阔。消费互联网已经饱和,那产业互联网或产业数字化才刚刚开始? 哪类公司来实现产业数字化呢?我想还是TABJ这类公司了。而所谓的低估?高分红,恰恰是所处的行业基本上饱和状态,或者公司经营有问题,股价低迷造成的表面看起来很低估罢了!

2020-10-31 21:53

保险是一个与地区经济GDP十分正相关的行业,尤其是寿险和健康险,人们只有在满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条件后才会考虑买保险。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质量发展,中产阶级人群逐渐增多,保险尤其是寿险将会有不错的发展前景。但由于保险是高杠杆,而且本质是经营风险,买入股票时估值不能太高。最好是在10PE,2PB内。

2020-08-17 20:46

保诚布局非洲非常具有前瞻性,2019-2020年保诚非洲保险业务增长非常快,基数很小,但方向是完全正确的$英国保诚(PUK)$ $友邦保险(01299)$ $中国人寿(SH601628)$

2020-08-16 11:48

mark

2020-08-16 10:14

开元股分,其实逻辑可以简单概括下,就是原本搞煤炭检测仪器的,后来创始人眼见发展已经不行了就谋求转型,于是找到了一家教育企业,两者各有索取,开元老板想套现,而教育老板则想借资本市场做大做强,于是谈拢了,但是创业板当时禁止借壳,所以玩起了狸猫换太子游戏,曲线借壳,三年过去了,终于双方达成所愿,开元老板也已套现过半,由大股东变成了二股东,教育老板江勇也实现了入主开元股份,随着定增完成,未来将巩固大股东地位,然后会进行下一步,那就是把体外资产注入到开元里面来,以实现更高的持股比例,有望超过40%。这体外资产最值钱的是其控股80%的黑格力斯,搞健身教练培训的,发展特别快。江勇为了实现低位入主开元,不惜借疫情把业绩做得最差,并在二级市场暗地打压股价,最低打了6.66元,这个没有长期关注它的人是察觉不出来人为故意打压的痕迹。如今,江勇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开元的控制目的,所以对于股价,已经没有继续打压诉求。随着疫情的影响消失殆尽,开元的业绩也已经触底回升,二季度减亏很明显,三季度单季将实现盈利,个人认为有望达到三千万以上,四季度业绩将进一步回升到七千万以上,明年全年有望达到三亿净利润,所以股价目前正处在转折点。开元现在是纯粹的职业教育股,制造业去年也早已剥离,类比中公教育这个职业教育股,中公教育市值已经超2300亿,开元却三十亿不到,中公教育的成长证明了职业教育赛道的优质,随着江勇夺得控制人后,对业绩将会有诉求,所以未来开元将进入快速发展期,股价必然追随中公教育而去,起码做到中公教育的零头三百亿,不难吧?三十亿到三百亿,也就是十倍空间。长线此时不买,何时买?

2020-08-16 09:50

2020-08-16 09:41

兄好,这个对标特别好,我就是不太懂保险行业,但我觉得思路对

2020-08-16 08:30

看看

2020-08-16 07:07

翻译软件翻译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