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葡萄去摘葡萄

带葡萄去摘葡萄

他的全部讨论

讨论

回复@知行不貳: 不需要2个季度,价格再继续这样维持1个季度,很多企业都要停产了//@知行不貳:回复@阿杰--愚憨人:2个季度见分晓 还有说六年简直搞笑

讨论

回复@zackery: 只能靠同行之间达成默契,当然这也是打出来的默契,有的企业熬不住了自然就会减产,有实力的继续提高产量,抢市占率,直到头部企业把产能打满//@zackery:回复@带葡萄去摘葡萄:最大的招是看得见的手,因为第一招减产协议好像作用不太大

讨论

回复@带葡萄去摘葡萄: 至少明年不用太悲观//@带葡萄去摘葡萄:回复@zackery:嗯,国家可以乘现在组件价格低迷的时候推进光伏治沙的项目,但这些项目都要到明年才能实施了,远水解不了近渴

讨论

嗯,国家可以乘现在组件价格低迷的时候推进光伏治沙的项目,但这些项目都要到明年才能实施了,远水解不了近渴

讨论

回复@蟪蛄知春与秋: 嗯,你最聪明//@蟪蛄知春与秋:回复@带葡萄去摘葡萄:想简单了,孩子,硅片少了只是有人要退出了,开功率高的继续增加,总体量不变,硅料库存堆满,开工率高的不是傻子,只会小额高频采购,贸易商的钱是刮来的,厂家库存砸死你,还囤货?

讨论

光伏治沙应该是政治任务了,其它几大电力公司估计也会有,新能源产业久旱逢甘露

讨论

硅料价格估计也应该见底了,现在硅片企业手上都没有库存,一旦终端需求起来,硅片企业肯定会提货增加库存,贸易商也会乘机囤货。

讨论

下个月开始硅片产量基本跟电池,组件齐平了,终端需求如果有起色,库存消耗完就要涨价了,现在估计整个行业都亏不起了,急需回血。

讨论

回复@中环风起势上: 那整个世界都是你的了//@中环风起势上:回复@带葡萄去摘葡萄:要每个环节绝对领先,一体化才有意义

讨论

回复@一个v个: 是的,除非有一个环节能做到绝对的领先优势,一体化才有意义//@一个v个:回复@带葡萄去摘葡萄:所以一体化本身就是伪逻辑

讨论

策略不一样,隆基追求财务稳健,如果每个环节都大量失血,很快就不行了,也没有资金做新电池。中环没有其它环节拖累,尽量去追求市占率

讨论

回复@知行不貳: 按照现阶段的情况来看,隆基应该是把没有竞争力的老产能停掉了,非硅成本高一些,估计折旧也差不多没了,损失小一些//@知行不貳:回复@带葡萄去摘葡萄:原料没啥差异,非硅成本有差异,高的比最低的水平要多几分,费用有差异这又是几分 但这是开工率打满才看的出来的事情

讨论

有点脑子行不行,现在市面上大把的硅料,中环还需要向竞争对手买吗

讨论

回复@知行不貳: 按照你的意思,现阶段硅片完全没有差异性,那为啥企业间的毛利不一样。能比竞争对手有三分钱的优势,就能有主动性,明年供需矛盾缓和,可以早点走出泥潭,加快布局新电池产能//@知行不貳:回复@带葡萄去摘葡萄:原料能便宜一点点,大概半分钱,
非硅省一点,也算半分钱
售价...

讨论

回复@山水间有龙: 隆基早就不把硅片作为未来的胜负手了,这都没看懂就不要来纸上谈兵了//@山水间有龙:回复@老笨2点0:你还说要把硅片市场让给中环? 你知不知道硅片业务在隆基的重要性? 你让出来的市场,中环最后在乖乖等你产能恢复让给你? 你当玩游戏呢,按一下产能就停了,再按一下产能就恢复了

讨论

回复@知行不貳: 隆基的泰瑞硅片,有没有可能将原料成本和非硅成本降低2分钱//@知行不貳:回复@山水间有龙:现在n料39元每千克,拉晶切片非硅0.11元每瓦,m10硅片8.151w,(0.039*2+0.11)*8.151=1.53元,这是硅片成本,现价1.1元每片,等于每瓦亏0.43/8.151=0.05元毛利,算净利润可能要亏快1毛每瓦

讨论

回复@知行不貳: 隆基会不会亏的少一点//@知行不貳:回复@山水间有龙:现在n料39元每千克,拉晶切片非硅0.11元每瓦,m10硅片8.151w,(0.039*2+0.11)*8.151=1.53元,这是硅片成本,现价1.1元每片,等于每瓦亏0.43/8.151=0.05元毛利,算净利润可能要亏快1毛每瓦
电池报价0.3元每瓦,非硅18分,每瓦...

讨论

回复@知行不貳: 弘元还有资金去投资,配合征服做做秀罢了//@知行不貳:回复@慢怔怔地:我回顾了一下弘元的23年报,21页提到研发最高效率是topcon电池,全文没有提到有背接触电池的试验线。
这个16GW产能,电池功率写的很保守,我倾向于认为是从试验线开始搭建,然后过渡到中试线,中试摸熟了工艺...

讨论

负债率都比较高,估计亏不起了,急需回点血

讨论

我猜是隆基,不然隆基吹的近十年硅片领域重大创新,连个成本都干不赢同行,还研发个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