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实验:年回报多少,日子才能过得好?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48回复:309喜欢:346

在我的《极简投资》一书中,有一个简单的思路:

第一,历史统计,股市年平均回报,百分10左右。你知道,做到,就得到。

第二,中国股市的一些特殊性,比如摇新稳赚;比如股市剧烈波动,大波段容易带来超额收益等。所以,努力下,让自己的投资年回报,再多赚5个点,不算太难。


年15回报,有些人没明白意味着什么:股市总是充斥着各种“幻觉”:赚钱很容易,动不动涨停,十年十倍,你可以抓住下一个贵州茅台腾讯特斯拉。。。所以,为了破幻,昨天我写了一个思维实验:

(一)

有个朋友,今年小孩A14岁,有存款(历年压岁钱总和25万),他的计划是,帮A买股票,每年百分15的回报,那么,10年后,A毕业,就有100万。

他测算,A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年薪10万的工作,而且他认为,A未来一定是人中之龙,未来的薪水,会以年15的速度增长,A工作20年后,可以达到年薪160万。当然,由于A要娶妻,生子,买房,生活,所以,每年赚的钱,都会用掉;同时,那100万,由于A有非常出色的投资能力,继续以年15的速度增长,这样,在毕业20年后,A的投资资产,就从100万上升到1600万。

工作20年后,A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工作了,人到中年,应该为自己而活,45岁的他,1600万的资产,即便每年百分10的资本回报,也有每年160万,和他的收入一样。

朋友的假设中,是一直保持年15的资产增长(投资能力)更难?还是小孩毕业后,
年15的工资增长能力更难?

(二)

由于考虑到资本到了一个数量后,比如100,股市摇新的回报,会开始变少。同样,收入对大多人来说,也会有一个极限。所以,我还做了一个普通版:每年百分10!

如果我们调成百分10 起薪10万,年10增长,22年后,变成80万 ;

资本100万,年10 增长,22年后,变成800万  。这样看,就会发现:工资百分10的增长,很难,做到人中之龙 !

对比一下,我们发现:投资,资本年10的增长,只是符合股市长期的统计收益而已 ,躺着就做到了。

(三)

从工作赚钱的角度来说,有很多条路,
有一条,就是你把投资当做一项很严肃的工作,不是赌博,不是娱乐,而是,工作!这样,你就会发现:这条路,是性价比最高的一条(投入的时间精力以及内心的自由)


(四)
这些年,很多国人都有一定的财富积累
未来20年,普通人拉开财富
也许,看的就是他是否会简单投资了
这个差距,也许就像前面20年,看他有没有买房子

有没有多买几套房子

最后,说明一下,所谓思想实验,就是内容是虚拟的,但符合一定的逻辑。爱因斯坦曾说:"理论的真理在你的心智中,不在你的眼睛里。"

(五)

几张图。看懂了,就可以让人冷静点的:

精彩讨论

做最难割的韭菜2020-11-30 16:43

所以还得要活得久  保持身体健康最重要

-管道工-2020-12-01 21:11

我不赞同你的这个思想实验。我也用你的数据来做个思想实验。为什么历史统计股市的平均年回报率10%?因为经济增长率平均是10%,而反映到人均收入上也增长10%(你可以去查查最近30年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看看具体数据如何),再加上工作者的经验,工龄,职称等等因素,按理说个体的收入增长是会超过10%的,这还不算如果你更努力一点,增长率还会更高些。
所以我的观点一直都是,工作和投资都很重要。特别是在本金不多的情况下,更得努力工作,不要在投资上花太多时间(很有趣的一点是,工作越努力大概率赚得越多,投资越“努力”,结果怎样还不确定呢。另外,按照你的投资方法,实际上不需要花太多时间,不至于影响工作)。工作是原始积累,投资是保值增值。
所以我看不上那些没多少钱就开始全职投资的人。

最后遇到你2020-12-01 08:03

前二十年,普通人拉开财富差距可能是选择买房子还是做股票;后二十年,普通人拉开财富差距可能还是选择买房子还是做股票。或者说,拉开财富差距这件事,与投资什么无关,与选择什么,何时选择有关。

寻找感觉6662020-12-03 09:59

人成熟的阶段,认清自己父母亲是普通人,认清自己是普通人,认清儿女还是普通人。

weiduqu2020-12-01 08:37

瞎编。高校90年代有福利房,集资房,轮不到教授租房

全部讨论

2020-11-30 16:43

所以还得要活得久  保持身体健康最重要

2020-12-01 21:11

我不赞同你的这个思想实验。我也用你的数据来做个思想实验。为什么历史统计股市的平均年回报率10%?因为经济增长率平均是10%,而反映到人均收入上也增长10%(你可以去查查最近30年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看看具体数据如何),再加上工作者的经验,工龄,职称等等因素,按理说个体的收入增长是会超过10%的,这还不算如果你更努力一点,增长率还会更高些。
所以我的观点一直都是,工作和投资都很重要。特别是在本金不多的情况下,更得努力工作,不要在投资上花太多时间(很有趣的一点是,工作越努力大概率赚得越多,投资越“努力”,结果怎样还不确定呢。另外,按照你的投资方法,实际上不需要花太多时间,不至于影响工作)。工作是原始积累,投资是保值增值。
所以我看不上那些没多少钱就开始全职投资的人。

前二十年,普通人拉开财富差距可能是选择买房子还是做股票;后二十年,普通人拉开财富差距可能还是选择买房子还是做股票。或者说,拉开财富差距这件事,与投资什么无关,与选择什么,何时选择有关。

2020-12-03 09:59

人成熟的阶段,认清自己父母亲是普通人,认清自己是普通人,认清儿女还是普通人。

今年的新股回报非常高
一个账户,25万,在能摇科创和创业板的情况下
合理配置,理论回报能达到4.12万元。年回报超过16个点。
如果再考虑1个点的可转债收益。考虑3个点的分红
股价0增长,也是简单拿到20个点的回报。

新股的回报,是理论回报
就是有些人会多赚,有些人会少赚
今年单签在4万以上的新股,非常非常多

当然,如果钱很多,比如有100,那么,很遗憾
摇新的理论回报只有6.5万,仅仅比25万的账户
多了2万多点。
但即便这样,年回报也还有6个点
也就是说,股市的理论回报10,加上摇新的回报,也有15。
所以,15一方面很难,但另外一方面,还是有些办法。

2020-12-03 10:08

从工作赚钱的角度来说,有很多条路,
有一条,就是你把投资当做一项很严肃的工作,不是赌博,不是娱乐,而是,工作!这样,你就会发现:这条路,是性价比最高的一条(投入的时间精力以及内心的自由)
复利效应!

2020-11-30 16:54

最近把今年投资股市和股票基金的所有实际盈利(打新股新债的收益,股票/基金分红以及调仓换股的卖出后收益)简单计算一下收益率,有13%+。

2020-12-03 09:48

长期年化15是顶级基金经理的水平

2020-12-01 20:37

白菜大师哪里都好,就是总是说新股收益太牵强。这只能算额外的红包,不能纳入这类稳健的推算。

2020-12-01 12:23

我可以指出图表中计算ROE、分红率和维持ROE需要的增长率的表是计算错误的吗?一个证券公司做的图表,里面的计算值错的那么离谱,有点不严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