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0回复:15喜欢:2
$上海机场(SH600009)$ 现在的情况我总结如下:
1.股权激励的价格和业绩基础被市场质疑是不无道理的。因为无论从客流恢复数据和$中国中免(SH601888)$ 股东会问答环节中免管理层的表述来看,今年机场免税业务的恢复都得到了肯定。
2.据公开资料显示,大兴机场的建设耗资起码有800亿了。其航站楼规模面积与浦东机场有一拼,定位也比较的类似,但是客流还需要爬坡。
换句话说,仅从浦东机场一项来看,目前上机的市值也就算个重置成本。更别提还要算上虹桥。
3.你可以把上机看成弹性更大一点的中免。目前中免和上机可以说都低估。但是出于这一点逻辑来看的话,也许选择上机稍好。
4.现在对外国旅客入境旅游和消费方面支持力度挺大的。这一块上机应该受益会比较明显。

全部讨论

1000亿造个上机集团是不可能的,集团和上市公司是两个概念,上市公司并不持有多少资产,是在租集团的资产,所以从源头来讲这种说法就是错的

05-28 11:34

1000亿造个上机和虹桥肯定是不够的。更何况还要附带周边的交通配套等等。这是我当时上机在1000亿市值的时候大胆买入的原因。没想到跌成这样

06-03 17:56

不要忘记,上机有北京上海四大机场的免税店业务

吴老师清仓了,换成能源金融股了

05-28 11:51

重置成本估值没有啥用,本来只需要看客流就行的,去年8月改扣点小作文后上机已经完全是按照免税给估值了,本来白鸡都不看免税的,因为占比小,但是8月暴跌走法一样的,说明机场核心就只看免税了目前。

05-28 11:37

首先看浦东机场的国际旅客客流量恢复,再想着免税店的消费和人均消费的恢复。
不能只盯免税店如何如何了。
机场业态其实非常具有“针对性”,而且天然具备“筛选性”。尤其是像上海这样的城市。
人家免税店租金都知道跟客流量挂钩,咱们有些投资者就不要只盯着一项争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