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产行业的思考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8喜欢:4

  最近读了半夏投资关于地产行业的观点,有几点个人的思考,整理出来作为个人的投资记录;

1、房地产企业的价值首先看资产的价值

我倾向于认同这样的说法,房地产企业的价值短期依赖资产的价值,主要是因为房地产的高杠杆使得其拥有很大的资产规模,资产价格波动带来的资产价值的变化,相对企业每年的盈利能力规模很大;

万科为例,总资产大约2万亿,净资产大约4000亿,80%负债率,其土储的价值约1万亿,假设房价下跌10%,资产价值就减少了1000亿,万科现在房地产业务的净利润约200亿出头,相当于跌去了5年的净利润;因此资产价值的变化对房地产企业短期的价值影响最大,会比业绩修复的影响更大;

因此,房地产企业是否能在短期有表现,主要看房价是否会上涨;如果期待业绩恢复带来价值的上升,要先把资产价值减少的包袱还了之后才可以,而这个包袱至少要3~5年才可以还的清;

2、市场恢复后,供给能力是否会很快恢复

假设市场温和恢复,也即销售量和销售价格都温和的复苏,行业的供给能力如何?

对于暴雷的企业,假设其短期内不具备恢复信用发债的能力,只能通过经营盈利带来现金流;这类企业会随着销售量和销售价格的温和复苏,慢慢会有更多的经营性现金流流入,多出来的现金流一方面要保交房,一方面要还债和利息;短期内可能也不具备买地的能力,管理层出于安全的考虑,应该会保留一定的现金流,而不会全部用来买地;新增的现金流应该会用土储新开工,带来更多的销售,带来后续的现金流;由于只能通过经营性盈利带来现金流,所以行业复苏后,企业的周转速度也会比较慢;

没暴雷但不具备发债能力的房企,和上面的企业其实差不多,靠经营性现金流周转起来的速度会比较慢;

在行业温和复苏后,真正能较快周转起来的企业,要么是账上剩余资金还比较多,要么是发债或融资能力较通畅的企业;

行业温和复苏后,供给能力能否快速恢复取决于行业的发债能力,这是后续观测的关键指标;不具备发债能力的企业,只能靠经营性现金流入支持下一轮的周转,复苏的过程会比较慢;个人判断温和复苏下,大量的中尾部的企业很难恢复发债的能力,经过这个教训后,银行应该不会在温和复苏的情况下,敢给中小房地产企业大量放贷,这个结论也支持未暴雷企业市占率会提升的判断;

3、未来行业会温和复苏吗

目前业内比较公认的观点是,房地产行业的需求的底部在10~12万亿,郁亮在股东会上认为底部是12万亿,如果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话,那现在就是量的底部;

半夏认为房价会温和上涨,其主要依据是当前已开工未销售库存,以平均2000万平米的速度下降;不过保利财报表示当前行业去库存的压力比较大;关于库存的分析这篇文章(链接:网页链接)也值得参考;

个人的判断是短期内还不会出现库存不足的情况,一方面当前的库存还很大,另一个方面即便是销售量温和的复苏,相较以前的销售量还是会小很多,因此当前的库存需要销售的时间也还比较长;至于未来会不会随着库存的消耗出现供给不足的情况,以及出现之后是否可以很快的补充库存,目前还不是很好判断,不好判断的原因是,消耗库存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企业有足够的时间补库存,使得行业不会出现库存明显不足的情况,从而使得房价不会因库存不足上涨;

22年全国的新房价格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很多企业现金流压力很大,因此牺牲利润甚至是亏本销售(22年有企业降价销售被政府叫停的新闻,可见企业的现金流压力之大);当企业扛过可这段市场规模减少的阶段后,也就是行业的销售量止跌企稳,存活下来的企业现金流压力也会降下来,届时房地产公司销售的时候会有利润要求,因此,房价会慢慢的恢复;

$保利发展(SH600048)$ $万科A(SZ000002)$ $中国海外发展(00688)$ 

全部讨论

2023-04-08 08:51

为什么活下去喊了五年,负债率依然80%

2023-04-07 22:07

感谢分享

2023-04-07 21:55

两年内仍然是变现期➕出清期, 之后才步入正轨。 仍然要投对企业。
$中国海外发展(00688)$ $华润置地(01109)$ $万科A(SZ0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