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3喜欢:1
知道楼主是甘李的投资者,能做到如此客观是不容易的。
我想请教个问题,最近看到信达生物宣布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双重激动剂玛仕度肽(研发代号:IBI362)在中国2型糖尿病受试者开展的III期临床研究(DREAMS-2)达到首要终点。不知道楼主如何看待与类似新的玩家的竞争。
此外还有一个估值的问题也希望和楼主探讨一下,国内的市场我和楼主的判断差不多,大概的营收在30-50亿的范围,利润可能在10个亿左右。海外大概能贡献1个亿。如果我们考虑到海外依然具备成长性,能够实现较为客观的增长,5年甘李做到15亿,如果没有其它重磅新品的推出,加上到时候的GLP-1已成为大路货,很多专利也到期,竞争会很激烈,按照20PE去给估值属于合理,那么300亿是5年后的估值水平。这样反推到现在,估值显然是给的过于超前了。不知楼主是如何看待估值这个问题的。
引用:
2024-05-17 21:49
$甘李药业(SH603087)$ 首先还是从集采讲起,本次集采过后我就下过对甘李来说即将迎来公司发展上的“顺境”的结论。这不是说甘李现有产品或现有市场是无穷的,正相反在现有规则下或者说就医疗市场资金池的承受能力来说所有单一产品都必然是有边际的,换成具体的数字在中国30亿市场规模就是大单品了...

全部讨论

$甘李药业(SH603087)$ 可以看出你对甘李没太多了解,当然这也正常。我分开为你作答吧,首先谈一下营收30-50这个范围中的50亿指的是甘李目前上市药品的国内营收大致上限,这个数字甘李能达到的时间点肯定不是所谓五年后,这个营收正常情况下甘李能在2026年达到,这也匹配甘李给出的2026年激励所对应的14.7亿目标。换句话说就算不计算欧美市场所带来的海外收益同时不计算目前已有市场的胰岛素销售增长,甘李也能在两年后达到15亿的净利润而不是五年后达到15亿。如果计算甘李的海外利润增长和计算欧美市场胰岛素销售这个净利数字会更高,毕竟无论是一带一路国家的胰岛素商业化还是西方世界的胰岛素销售准备甘李都在长时间内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和努力,并不是今年才开始开拓海外市场明年就制定计划海外市场大卖的,即便是抛开西方国家的市场甘李也能持续深化现有市场获得更多收益。另外在这个时间点正好是甘李目前创新药的密集上市期,GZR18,GZR4和GZR101的上市节点都在26和27年。
现在如果按照你的五年后来计算,也就是2029年,这个时间点甘李目前临床的药品基本全部已经进入商业化销售并贡献利润,这个时间段如果我以一个极端保守的预估甘李也完全能达到仅国内市场80亿以上的营收。当然我认为甘李完全能达到更多。
另外回答你刚开始所说的玛氏度肽处于什么位置,首先玛氏度肽是礼来研发的,在临床过程中设置的对照也是礼来的上一代GLP-1杜拉糖肽,GLP-1部分用的技术是和杜拉糖肽一样的fc融合技术,杜拉糖肽已被证明在减肥上效果不佳,杜拉糖肽目前国内销售市场大概在20多亿的份额。当然玛氏度肽是双靶点是在减肥上有效的,如果让我排名的话玛氏度肽的市场地位只能在司美格鲁肽之下杜拉糖肽之上,但另外尴尬的是礼来另一个效果更好甚至优于司美格鲁肽的GLP-1类双靶点药替尔泊肽已经在中国上市,除非信达能开发出一个“微减肥”概念市场否则这款药只是GLP-1赛道上一条比较大的“咸鱼”罢了。
另外甘李的GZR18目前已经官宣是双周制剂,如果后续顺利甘李也将会是世界上第一个GLP-1双周制剂,且会在至少三五年内独占这个市场地位,如果让我排序GZR18能排在目前所有上市GLP-1以及多靶点GLP-1类药品的上面。这个阶段需要做的是尽量将三期临床的样本扩大,我相信如果能有足够的资金甘李GZR18的国内三期临床规模就可能会超过3000人,如果海外能有能聊的下来的合作方就会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多中心三期临床,潜在的海外合作方也是甘李短期的看点之一。
其实GZR18可能是双周制剂在甘李曾经披露其超高的体内安全浓度就有的人能猜出来,但目前正式官宣可以让长时间持有更有价值,只要接下来没有新的临床上的重大副作用GZR18肯定是这个赛道里最有竞争力的那一批。甘忠如的雄心壮志当然也是可以期待的。

周制剂,减重控糖同步临床,生产和推广能力,同时具备上述几点的,也没有几家,最后还得比拼临床数据。再说仿制,就是比拼规模,要么自建产能,周期很长,没有规模,单位成本高,要么代工。你觉得glp-1最后会成大路货吗?

05-24 13:19

所有新药到产量化进入市场,没有5-8年都是不可能的。

对于糖尿病人群来说,一个是降糖药,一个是胰岛素,作用原理和使用阶段不一样,不存在竞争关系。能通过服用降糖药治疗的患者也不会急着一上来就去注射胰岛素。
对于减肥和控糖人群来说,会与甘李的GZR-18产生一定竞争关系。

05-24 12:14

明年营收都突破50亿了,醒一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