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杠精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1
周制剂,减重控糖同步临床,生产和推广能力,同时具备上述几点的,也没有几家,最后还得比拼临床数据。再说仿制,就是比拼规模,要么自建产能,周期很长,没有规模,单位成本高,要么代工。你觉得glp-1最后会成大路货吗?

热门回复

海外收入5亿+,国内收入45亿+,23年出货7300支,25年出货1.2亿支

7300支增加到1.2亿的依据是啥啊?23年国内是21.7亿,24年你预估能到45亿?一季度完成5亿,同比持平。

感谢分享你的思考,你谈到一个核心点是这个生意的门槛还是很高的,这毕竟是生物制品而非化药,请问你给出的明年50亿营收有啥依据吗? 感觉还是难以达到的。

依据你自己分析去

目前我看到的GLP-1处于临床的不少于10家,最后疗效谁更优,谁能拿到大的份额由于需要到27年才能看到一点端倪,加上原研的优势,我认为未来还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当然我的了解的信息还是不足,还是需要看技术和生产门槛,胰岛素就有着很明显的生产上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