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数据整理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9回复:83喜欢:40

$阿里巴巴(BABA)$ 作为中国互联网两大龙头企业之一(另一个是$腾讯控股(00700)$),曾经是光芒四射,风光无限,不过从最终投资回报来看,却非常不理想。出于好奇,简单整理了下其历年财报的一些数据,方便以后回顾之用。

从17年到现在6年多时间,市值和股价几乎是原地踏步

而拆解其经营数据,又是看似有不错的增长!

1. 大本营中国商业,收入增长了6倍,运营利润增长了2.5倍,累计创造运营利润8800亿,相当于当前市值的一半

2. 阿里云收入增长了20多倍,规模也成为中国绝对的No1,即使放眼全球也有一席之地;

阿里巴巴赚的钱都到哪儿去了?大手大脚野蛮成长!

阿里巴巴虽然赚了不少的钱,但除了22年回购了六百多亿股份之外,其它时间基本上都没怎么回馈给股东。

从报表看,这些赚的钱既然没有分给股东,自然都是花出去了。至于效果如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这里仅从数据上高亮几点。

a. 数字媒体7年时间累计亏了809亿,22年还对商誉减值了250亿,合计亏损1000多亿;

b.本地生活3年时间亏了859亿;

c. 阿里云7年时间亏了400亿;

d.创新及其他7年时间亏损566亿;

e. 入股和并购合计投资了2500亿,账面商誉增加2400亿

几大业务板块7年时间合计亏损了3000多亿,加上投资了接近3000亿,也没啥剩得了。

展望未来,阿里还有希望吗?

投入是为了将来的回报,在产品发展的前期,其亏损不可避免。对于阿里的投资价值评估,一个重要因子就是这些业务板块还需要多久才能带来不错的利润回报?否则这些每年亏损大几百亿的烧钱业务不断不会贡献太大价值,反而是一个巨大的失血点!

从最近的财报来看,各个业务板块失血有所放缓,整体表现出向好趋势,不知道这应该归功于22年疫情的压力,还是内部主动的精细化管理考虑?如果是后者,那么是好事。

另外从阿里最近的组织结构升级看,我个人还是挺认可这种改变的。目前整个阿里集团完全是一个庞然大物,几个业务板块规模都已经几百亿营收规模,完全具备自立门户的实力。集团权力的下放,大家各自独立发展,在更好的激励作用下也许能蹚出一条更好的路。

估值的逻辑?

阿里的估值肯定不适合简单地用最终的合并净利润乘以一个倍数评估,主要因为各个业务板块处于很不同的发展阶段,比如国内电商基本上是成熟期了,而其它业务板块都还在烧钱和开疆拓土阶段。

简单毛估估办法就是分成三部分,算下来合计~30000亿吧。

中国电商:18000亿(未来成长性基本没了,行业竞争压力也大,但每年赚1200亿还是应该有的,给个15倍PE);

其它板块:5000亿(阿里云:2500亿,国际商业:1000亿,本地生活:500亿,菜鸟:600亿,数字媒体:200亿,其它:200亿)

各类投资:8000亿(其它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和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比如蚂蚁金服等)

以上只是静态的简单估计,你是愿意再打多少折扣还是说给些溢价?关键在于你对阿里的未来的预测。阿里会日落西山而沦落会一个价值陷阱,还是说有机会迎来类似微软第二增长曲线,将是完全不同的估值逻辑了。

全部讨论

02-23 08:18

砍掉大文娱

2023-12-03 09:14

兄弟有阿里巴巴最近几年customer management 货币化率和operation margin的数据吗?

02-27 10:41

很好的数据整理

02-23 07:58

量入为出,聚焦业务

02-22 18:05

Z

原来阿里的业务这么复杂,似乎更适合退居幕后,作为一个投资集团。如果要去指导各业务模块、各子公司的发展,应该很难。

2023-12-03 10:13

聊阿里不聊反垄断?杭州人都知道反垄断和蚂蚁金服事件对阿里影响多大

2023-08-10 20:03

除了云业务,各分部业务(除了阿里云)趋势都有挺大的改观,但需要考虑去年2季度全国上下都在干啥这种特殊因素。
同时阿里架构重组,以及报表统计口径都有些变化,也不方便直接做对比环比了。
继续观察着,目前看卖的put的保险费基本上没太大问题了,就看收多收少。

格局很小,把这些天积累的保单能平安送到岸就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