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1
回复@红盛: 需要补充完整一点。翻阅了不少case study的资料,在60s/70s年代,那时候美国mall和我们现在商业中心类似,都social的核心场所,可能要更甚,和社区绑得更紧。David Simon他们都是当事人。至于为什么现在的美国mall几乎已经没有什么社交的色彩了,这是时代变迁的力量!//@红盛:回复@jiancai:斗胆在大侠基础上补充一点个人理解。
两者的社会功能略有不同。
我们的Mall是个重社交场合,吃饭/游戏/逛街/娱乐/办公/健身/喝茶聊天/培训/手工什么都有,成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聚集核心,多种业态都在利用Mall的人流聚集能力,反过来也加强了人流。 目前这个趋势还在加强中。 
美国逛过好一些Mall和观察各种业态分布,看起来米国Mall应该还是比较单纯逛街为主,看租户列表也看得出来。 其他业态有但不常见,大部分都是独立的物业,吃饭去Darden $达登饭店(DRI)$ 的餐馆,娱乐美国朋友会带去 $戴夫和巴斯特娱乐(PLAY)$ 喝酒打游戏 / $MEEG$ Main Event Entertainment Group打保龄,GYM等很多撞见是在社区性商业中心,自己很局限的视野中Mall里面没见过办公的。
米国这些高辐射能量的中高端Mall的社会定位,我猜测是经过多年发展成熟,业态惯性中逐步走向高利润的零售,要回头也不容易,但是如果形式需要,我猜他们也不会太难去做,会有些痛,比如锚店真的大批关店的话。但补不了零售,补其他业态租金水平也未必会下降,只是需要调整的时间,而且可能还被形势逼得跳出惯性,走向正确。最近胡乱抓了些书,抓紧学习些米国城市化中商业演变历史,补课[笑]
引用:
2020-04-07 21:37
$西蒙地产(SPG)$ 第二次推出ICU[捂脸]

全部讨论

2020-08-13 00:18

美国的零售主力店占比太高了,我猜是零售回报高,管理简单,加上规划方式成熟。 美国的结构,平面特别大,然后停车场也特别大,一层的面积,步行尺度可能必须依赖主力店在几个端头,然后拉动顾客流动。 零售主力店可能租约特别长,又和其它租户有租约的绑定,导致主力店一垮,连带问题很严重。 假如改主力店,相当于主力店附近的店铺逻辑都不对了,面积全部得重组。 这么麻烦的事情,又得花钱,可能他们就一直拖着不做,一直拖到主力店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