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5回复:49喜欢:14

伊利股份Vs贵州茅台你选谁?】

把刚刚在研评阁帖子下的留言单独存放一下,顺便附上LV以及贵州茅台的股价图,供大家更完整地参考。

感谢研评阁开帖分享对伊利茅台的看法[献花花]
刚好这两年我也一直在追踪这两家企业,我也借贵宝地谈谈我的看法:
伊利、茅台同属于A股比较少有的优质白马企业,历年来也为投资者创造了非常不错的回报。
伊利的管理团队,茅台的生意模式,都是价值投资们津津乐道的香饽饽。
到底选谁来投?
每个角度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也不可能存在标准答案。
健康?饮酒习惯?估值?
都难定论。
比如饮酒习惯,虽然市场有低度酒的饮用趋势,而且发展很快,中低档白酒确实会受一些影响,但是,真正的带金融属性的白酒奢侈品茅台却难受到动摇根基的影响的。就像地产退潮的压力来临时,高奢住宅或是商业地产受的影响非常之小,甚至有些在疫情之下还逆势增长。说白了,社会结构的调整,往往带来的是中产阶级的大洗牌,对于真正的顶流富豪们,影响进出,但很少能动摇总量。看看LV历年来的走势,同样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我相信,这也是巴老喜欢苹果和茅台(想买没买到)的核心原因,因为,生意模式本身注定比其他品牌容易穿越牛熊

再谈健康,这其实也是一种认知而已,在不同人的眼里,健康的分量是很难定论的,西方思想觉得喝牛奶很管用,但是如果从中医角度讲,它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用错了,还能伤人。再有,就算都是西方思想下的,每个人对健康的定义也不同,有些人觉得,开心一天是一天,喝杯酒么,没啥事!所以,在我看来,健康的角度同样是模糊的。作为投资者,真正要看的是,集体意识选择了谁。
最后讲讲估值。估值这个问题就更难评断了,尤其是拿不同优势的公司,茅台和伊利比就是两个维度的公司在比较,甚至,是两个发展阶段的公司的在比较,这样比估值,是很容易掉进“估值错觉”的陷阱里的。什么意思呢?比如,一个孩子本来是考90分的底子,现在他考了40分,而另一个孩子,是考70分的料,它现在考了30分,你不能说,这个30分的孩子的发展空间大于这个考40分的孩子的。这,就是错觉。茅台应该和茅台自己比,伊利也应当和他自己比。
估值不好比,健康难定论,饮酒习惯又有争议,那怎么办呢?
我的看法是,用反身性去分析,或者讲,用道家智慧的阴阳互利性去分析投资机会。
就我的跟踪情况而言,伊利虽然估值相对低,但是低有低的缘由,核心就在于公司正在开发的第二曲线乃至第三曲线都是不畅通的,比如奶粉,中国出生人口持续下滑,市场就在萎缩,另一个,进口奶粉的深度信念的根植很难彻底转过来,再一个,品牌的辨识度低,包括进口奶粉。近几年,虽然出现了像君乐宝吞下美素佳儿、伊利拿下澳优、飞鹤也吞了一个,但是这么多进口奶粉企业全部向中国企业抛出橄榄枝,他们是对钱有仇吗?我个人经过研究,猜测,更可能是他们意识到市场的前景问题了!所以,我的看法,虽然伊利估值低,但它很难掀起反身性的巨浪的,除非,有新路线能突出重围!
再看茅台,就完全不同了,茅台的直销策略,或者更直接点讲,削藩策略,目前已经到了关键时候,如果能实现突围,茅台彻底改用“直销”为核心的模式,不说提价,单单吃下经销商这部分的利润都可以让茅台的利润再次起爆了。除此之外,未来几年,还有不小的销售增量来叠加。虽然白酒库存堆积、出海困难、饮酒习惯变化,但这些影响的终究是中低档白酒的市场,我也非常认可这种变化会给白酒市场带来冲击,但是,茅台,一定是例外的,护城河决定了这一点。就像奢侈品领域的LV,风云变动,中低档领域的龙头隔些年就换的,但是看看LV,一直屹立不倒的。苹果也是同类的,很多喜欢给手机、电脑排名的,看看利润上,除了苹果在第一位屹立不倒,其他的品牌排序,变动总是大的。茅台真正的价值就在这里,外加现在的“成长空间”并未到头,反身性是很容易激发出来的。
综上,我的观点就很明朗了,相比伊利,我更倾向于茅台。
$伊利股份(SH600887)$ $贵州茅台(SH600519)$

网页链接{为什么说目前的伊利比茅台好 消费板块已经调整了好几年,我们都知道国内经济是极度依赖消费的,而我国人口数量又比较大,再加上我们处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 - 雪球 (xueqiu.com)}

全部讨论

03-10 23:21

每个人不一样,我看中伊利的稳健,我选择伊利

03-11 01:43

都差不多,买得起哪个就买哪个。

哪有那么多的选择,有钱就都拿一点。毕竟都是龙头

截止今日收盘,茅台升2.98%,放量突破前一个短期高点,形成一根几乎光头光脚的突破长阳。同样的,伊利股份,缩量升0.56%,量价及位置皆不如茅台。不过,不能不讲武德,拿一天的涨幅多寡比就太流氓了。我个人也自然不玩这样的东西,更看不懂一日之中的变数。
我看基本面,也看盘面,只是看盘面,会在细微中体会,也会放在一个大的空间里体会。
比如讲茅台和伊利这调整的三年,纯盘面去读,给到我的感受就是:
茅台的“内核生机”明显要强得多,表现出来的就是在下行调整时,依然能“举”着走,且波动逐季度都在稳定收敛。相反,伊利虽然也在通过调整积聚力量,但是调整的时候是明显没有像“茅台”一般的托力的,所以,它需要牺牲稳定性和空间来重新聚拢力量。
一个天生神力,一个需要通过牺牲来重聚力量;一个是在“顺周期”,一个是在“逆周期”;一个一点就着,一个温温突突。
一旦出现上行的突破口,前者的“势”必然会更猛的。
这就是我对两家股票的整体和细节的盘口判断,同时,也留作后续验证吧。$贵州茅台(SH600519)$ $伊利股份(SH600887)$

03-11 00:08

我很想买茅台,结果钱还不够买一手,就分拆买了五粮液。我其实有点担心会不会原本想买的是武松(茅台),结果却选成了武大郎(五粮液)

03-11 21:12

一个好的企业每年稳定的增长,而且赚的是真钱,而且不花任何代价或很小的代价就能实现。这样考虑就不难选了。

03-15 22:35

$贵州茅台(SH600519)$
刚看到听花酒上了315,青海春天还被发函了。
这个酒最近几个月我都断断续续有听闻,但是看这个公司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第二家钟薛高,不过不卖雪糕,卖得是保健酒。
一种“身份象征”集体认知,不是靠把价格怼上去、广告铺下去就可以轻松做到的,用力过猛、强行灌输,只会适得其反。
消费者最不喜欢别人给自己灌入认知,他们更喜欢因为你的影响而产生自己独一无二的选择理由。
就像NIKE,他从来不会说,你穿上我的鞋你就是乔丹了,但是,这家伙聪明啊,他向最高级的体育精神致敬,致敬多了,你穿上他就自然会有一种“高级感”。这和硬塞的认知,完全是两码事。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奢侈品从来不是因为贵而卖得好的,而是因为被需要而贵的,这是完全不同的理解逻辑,很多人是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才会经常闹出笑话。

03-11 09:56

目前看,伊利比较好

03-11 08:54

我重仓持有伊利股份,论护城河,我认可茅台比伊利股份优秀,但是近几年影响白酒最关键的变量我认为其实是地产,那些什么白酒不健康、年轻人不喝白酒,其实都不是决定白酒业绩的核心。
地产的大幅下滑,白酒渠道压货情况,才是我认为白酒业绩最有可能爆雷的原因,尤其一线白酒,都带有金融属性,白酒又没有质保期,所以业绩的真实性,我不敢保证,相反,牛奶属于快消品,有质保期限制,渠道都非常透明,业绩也相对真实。

05-01 10:37

$伊利股份(SH600887)$$贵州茅台(SH600519)$
对伊利股份一直有些疑问
1,过去五年自由现金流为0
2,存在明显的大存大贷
3,很怀疑以后牛奶会喝更多,酒喝得更少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