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cai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68喜欢:27
商场收租的边际利润率,不来自于商场定位高端或者低端,主要区别是租金高低,租金高,利润率就高,租金低,利润率就低,只不过奢侈品的聚集度普遍高,所以高租金的项目比例更高,体现出来,边际利润比较高,但归因为定位高端,利润就高,显然是错的。

热门回复

2023-12-04 13:50

高端商场,因为有商户独占性,门槛比一般商场高,但是,假如被颠覆,那也会比较彻底。当然,也可能共存,摊薄业绩。比如,恒隆的南京西路和徐家汇,就面临摊薄的可能性,太古在兴业太古汇和张园,都会上一批奢侈品,而且店铺级别据说很高,徐家汇的新鸿基,级别也很高,竞争会加剧。
我说一下我的观察重点吧:
1:重点是零售,而不是奢侈品,一定要看那种零售能做起来的商场,其它业态都是配套,出不了业绩。
2:要看项目在城市内的地位,还有商圈内的地位,最好是城市首位,再次就是商圈首位。
3;项目越大越好,交通条件,比如停车位,地铁连接也很重要。
4:要是奢侈品,就不止看城市内部,还要看周边城市圈,很多奢侈品可以覆盖周边几个省,和周边城市圈的富裕人群,甚至包括整个长江以北,因为奢侈品的货齐全度,分部也不均匀,有些货只有少数门店有,这种门店业绩就会特别大。
5:非奢侈品业绩也可以很大,因为扣率不一样,一般零售普遍15%扣率,奢侈品可能只有一半扣率,考虑到奢侈品合约可能租金封顶,那么,一般50亿的商场,租金收入可能就和100亿的奢侈品商场差不多了,SKP除外,SKP的奢侈品扣率高于行业。(你看港汇恒隆定位整体也不高,很早租金就接近10亿了,就是这个原因)
回到投资的商业模式层面:
1:好的公司,肯定有一批成熟稳定的组合,城市能级高,城市结构稳固,有本地财富阶层。
2:要注意建安成本,问题是,大多数公司不披露这个数字,奢侈品商场,固定资产投资和装修补贴是很大的,所以算帐不好算,很容易投资过大,回报率不高,恒隆普遍回报率就2%,华润回报也不高,最近披露出来的青岛万象城,租金都那么高了,EBITDA也基本高达3亿,但因为建安成本62亿左右,实际,回报率,静态只有5%左右。
3;要注意公司的扩表节奏,恒隆这几年大规模扩表,上了500亿左右的杠杆,这部分杠杆,基本是负杠杆,就是连利息最后都盖不住,搞亏了,好的一面,是基本结束了,嘉里应该也接近结束了,但优秀公司,太古,这时候却突然要猛扩张一轮,好公司,也会犯错,我认为它这轮扩表是非常不明智的,而且它规划的1000亿,就内地500亿这部分,我认为是完全不够的,后边可以观察。
4;这个行业不存在高增长,就是比较稳定,适合不追求高增长的投资者,最好选那种长期稳定分红的。
5:这个行业总体是竞争比较激烈的,因为货币宽松,不断有开发商新建,尤其12年之后,盖了海量商场,还有海量在建,好的一点,现在白送地,很多地方也没人建了,规划在建中很多商场,都处于停摆的状态,未来几年供应会有一定紧缩。
6:要关注社会基本利率,无风险利率高,以股息率定价的收租资产,很容易价格下跌,当然,价格下跌的过程中,就适合买入这类资产。
7:当然运营也很重要,这个不好客观评价,不如回到财务数字,租金高的就是好,租金低的就是不好,不用搞那些玄学的评价。

2023-12-04 14:40

储蓄性消费,就是涨价会推动消费者买更多,一旦跌价,就会形成快速收缩,所以,我认为21年之后奢侈品公司的高频大幅加价,这种偏离历史心理预期的行为,会形成未来的负反馈,价格顶不住的时候,收缩会比较严重,也就是我觉得他们做过头了。

2023-12-04 14:31

对奢侈品消费,我补充几点:
1:财富的一种视觉化体现,基础是基于社交,比如高密度人口,高频次社交机会,发达的社交互联网。
2:东亚特色,顽固的传统阶级化社会文化,储蓄型消费发达(房和奢侈品本质搞的都是储蓄型消费)
3:这就导致,老商圈往往业绩更好,别看老商圈人口在外流,但是老钱可能还在这,或者这些人的心理坐标,还在以前这些位置。
4:奢侈品公司在下沉,但是,还是基于稳固核心网络,边缘网点,随时可能砍掉。

2023-12-04 15:43

现在经济就是反复印钞,导致财富的马太效应加强,财富持有者,尤其喜欢价高者得的储蓄型消费,因为供应总量有限,头部财富累积也多,导致这部分消费品存在二级市场可售出的机制,这对普通消费品是降维打击。
普通消费者觉得奢侈品是智商税,结果这些智商税是能卖出去的,但是普通消费者的性价比消费,买入后市场价值基本就归零了。

2023-12-04 17:48

我觉得还是九龙仓牛逼,能管住手,所以现在就它股票估值最高了,一大堆的现金和流动资产,手上没啥幺蛾子玩意。

2023-12-04 17:27

太古这轮扩张,处于行业下行期,奢侈品的扩张晚期,所谓拿到好项目,这是个主观判断,上海两块地,西安,三亚,广州,深圳,北京熙堤港,都是高造价项目,这些地块真的好么? 尤其在一个潜在的下行期,高利率区间。
开发商,是乐观群体,很喜欢线性外推,过去干的好,就全部归因为自己的能力,过去几年,这种错误太多了,市场环境的变化,远大于企业的自身努力才是现实。
觉得到处都是好项目,大概率是自己眼光出了问题,这话也适合SKP。

2023-12-04 16:16

最贵的消费都不是可选消费,当你预算达到头部之后,发现是不可选的,马太效应会强到只剩1-3个品牌,因为最贵本身是个集合点,不可能有多个最贵,而且,消费者的脑子,也就装的下一个最贵的品牌。

2023-12-04 20:45

单方3万建安里有多少返点经济学的内容[斜眼]

2023-12-04 20:18

你把你前后逻辑理一理,你说西安地价1万不贵,时机很好,然后,说25万方,应该投100亿,这单方成本4万了,建安就3万单方,那么你觉得,地价贵不贵重要么?香港开发商就是这个问题很严重呀,土地成本占比都不高,都是建安堆出来的,他们也是按你这种乐观展望才拿的地,我个人认为就是拍脑门,哪里突然就来了这么多机会,这个行业就是船大难掉头,集中投资就是容易犯错,突然要投海量资本出去,就是债务扩张,这个报表已经体现出来了,未来两年报表,债务还会大幅攀升,而且要延续很多年,任何公司,经营好,那债务扩张也是负面的,前两年领展还很牛逼呢,十年十倍,不比太古牛,现在开始领盒饭了。

2023-12-04 15:17

高端白酒确实生意模式更好,因为利润率更高,而且,类似茅台这种最强的品牌,也形成了储蓄型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