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酒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81喜欢:37
大家知道,我在2021年3季度之前,一直都是看好融创的,但当年9月份地产股大跌,我买入的反而是之前不看好的万科。那时候我的判断是——民营房企的阵营性危机来了。
到了2021年年底,2022年年初的时候,我又把陆续把万科换成了几只头部央企股,当时普通国企也无法让我放心了。2022年地产股那么惨,但保利、中海和华润3家全都是红盘,帮我保留了足够的子弹,迎接11月份的大反击。这期间,我也无法断定民营房企后面会跌到哪里,但看不透的时候就不要冒然进入,这是我的原则。
2022年,我反复说:“珍惜生命,远离民营房企。”可太多人只看到了这些股票的便宜,看不到藏在里面的危机。时至今日,民营房企的困难仍然没有解决,碧桂园、恒大的问题先后升级,会蔓延到什么程度,现在尚未可知。这里面会有阶段性反弹机会,有时候还会很大,就如前些日子那样翻倍上涨,但基本面不是现在立刻就能改变的。
我一直不相信弱者思维,在你投资的领域里,必须要做强者。不懂不做,这是一切投资的前提,不仅仅是买入的时候有效,持有的时候也是需要时时刻刻反省的。时过境迁,你懂的东西,可能时间变了,也会变得很难懂,这种情况经常出现。
我们可以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但有些是绝对不能斗的,共勉吧。

热门回复

2023-10-07 07:52

朱酒是真不要脸

跟着朱酒在地产股上学了不少东西。但我一直不看好融创,碧桂园。从18年开始一直都是只持有万科。包括现在也没卖,中间就是又一次涨到25我觉得有点太高了卖了一部分回来又买回来。
不看好融创,碧桂园、恒大有两点主要原因:三者报表中总是想着多占上下游些便宜。比如应付款总是增长的比结算面积要大很多,给我感觉这三家公司不像是为了赚钱的企业。
不看好保利,华润,中海的原因是央企其实是模仿的万科模式,但央企的效率本质和政绩导向可能会稀释掉它的优势。很容易出现为了干什么而干什么的情况。
对于万科来说,我没有减仓是因为每次看完财报后,我都会想,假如我是郁亮。我有没有更好的策略面对今天的问题。我思考后,都没有更好的对策。
但房地产行业确实不行了,中国人口结构改变了。所以我没有追加万科的仓位。

2023-10-06 17:45

思考贴?

2023-10-06 15:05

朱酒大佬,有个问题很困惑,想请教一下。深圳广州核心区的房子户型设计的奇形怪状的,没有郊区的房子设计的好,这些房子开发商都是大开发商,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深圳南山区的华润润府。非常困惑。

2023-10-06 14:40

这真是事后诸葛亮了,第一过去没发现你挺央企,这时候挺。第二现在踩民企房产,万一政策力度大了,随时会被打脸的。

2023-10-06 09:19

可保利也跌的七荤八素的啊[哭泣][哭泣][哭泣]@朱酒

2023-10-05 23:14

朱大怎么看保利这些国企?@朱酒

2023-10-05 22:46

不知道明年万科给不给我解套的机会,真的迷茫了。

2023-10-05 22:18

我的感受是,投资都是概率游戏,一个是能力圈,再就是要适度分散,人有认知盲区 再一个是对于世界的复杂性一定要有敬畏心

听管理层讲话可能不如看行动真实,不是听管理层和大股东说了什么,和努力方向是什么,而是要看实际做了什么,做了哪些事情是有利于股东的,哪些是有害于股东的。分析清楚了,估计也就能充分理解并做出对的决定了!
看看股神巴菲特老先生重仓持有富国银行那么多年,和富国银行的高管也很熟了,从去年开始减持到现在几乎清仓了,现在富国银行的暴雷事件也就一件一件发生了。这就是股神对管理层做法给公司带来潜在风险的判断帮助了他躲过了这次黑天鹅事件。
至于万科是否值得投资,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从机构持仓大幅减少,表明机构在大幅退出,进而导致接盘资金少而股价跌跌不休,现在严重破净了也不被看好和增持,也许能看出一些问题吧。或者看看港股的万科和中海外、华润置地的股价近两年的跌幅对比,再去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也许就明白了。
我也一直认为机构一是有研究团队,二是掌控资金量大,所以是集团作战,肯定比我们这些散户掌握的资料多,他们判断一家企业也许更全面和准确。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我们小资金散户唯一能稳妥盈利的办法就是在整个行情泥沙俱下时逢低买入优质公司股票。其它时候买入的股份能大幅盈利的概率是运气成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