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39回复:173喜欢:174
“我可以分享两个事:2011年那个时候我刚做投资没有几年,假设有个人告诉我某一天日本要地震要核泄漏,那天指数会跌很多。那我要怎么做呢?是把仓位全剁掉,因为我要躲过这个暴跌吗?而事实是在日本地震那一天,我一个主要持仓的分红是接近了当时的市值,那一天我创造了很好的收益。再举个我们基金成立后的例子,20年我们如果预知了疫情,美国会发生四次垄断。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在这个时候把仓位全剁掉,躲起来等3月份过去之后再回来?而实际上3月份我们的净值是正收益,而且还是表现比较好的月份。最近我见了一个同行,他跟我讲的一句话还挺有意思的,“如果你想趟过一条河流,最好先把一只脚踏进去”。
如果疫情的问题消失了,或者是战争的问题消失了,又或是中概退市的问题消失了,那对于已经踏进这条河流的我们去加仓是一个比较容易的事,如果你一直在场外突然要回来买什么标的,历史上也没有跟踪,那这是一个很痛苦而且很难的过程。比如最近管理层发表稳定人心的重要讲话之后,中概指数一下子涨40%,一个指数涨40%,那你在场外的人这时候选择追还是不追,追了之后后面有负面事件又跌了10%,是卖还是不卖?”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呆在牌桌上,那些靠180度转向赚钱的,做基金(不能靠p图了)没有做得好的。
引用:
2022-04-11 21:36
一、历史
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历史,可能对我们现在理解当下会有一些帮助吧!Headwater是我们最早成立的一个基金,是海外的美元基金,投资人也知道我们的国内产品从19年开始跟海外在配置上保持一致。15年刚成立的时候其实市场是挺差的,那会儿A股正处在千股跌停的风暴下,之后港股也累计跌了差不...

精彩讨论

PaulWu2024-09-29 08:50

我不太关心,但线性外推很危险,2000年后纳斯达克也近十年没涨,我只关心具体生意和估值,美国资产我们也会买,只是这阶段中国资产更有吸引力,投资不需要画地为牢。

PaulWu2024-09-28 14:30

现在看静态估值是更难一些,要看后面实际财政怎么发力以及是否能扭转通缩,其实我们一些企业的真实成长性没有表观那么差(通缩背景下取得的),如果未来收入增速能起来,利润率上也会有弹性,那估值就有吸引力了。可以参考美股dash uber booking等在通胀下的业绩弹性,极端点甚至会看到越涨越便宜,且行且看吧,做好应对。

也是Jesus2024-09-28 09:20

这也是我今年最大的收获,感谢吴总指教。之前我总觉得自己是右侧投资人,基本面看的不错的右侧投资人。后来发现,不敢在无人问津的时候左侧投资,不敢算清楚价格,抱着股东思维长期抗战一样的买入,是很难真正挣到大钱的。
套住的才是金娃娃,左侧才能买够量,而且越是悲观时候,越对公司更加审慎,更加挑剔,往往投资上反倒能够做得更好。
估值低,买的便宜,既是安全边际,也是收益来源。这大概也就是巴菲特说的,我们是理性的悲观主义的投资人的意思吧。

扶苏19892024-09-29 08:59

以能不能涨,能不能涨更多,行情好不好,很容易迷失。专注于生意和估值,自然就知道能不能拿。

扶苏19892024-09-28 09:44

长久在市场生存并获取收益,应该是有一套坚韧的投资逻辑,这样在变化的时候,不会轻易动摇。接受他的长期有效和可能的短期无效性,也要对一些客观规律的坚持,比如撞了南墙会回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企业盈利与股价一致关系等。
身在场内,对优质企业内在回报率的坚持,对管理层长期跟踪后的判断,对市场环境的感知,都是投资者的底气。

全部讨论

2024-09-28 09:04

说得太好了,就像有人说要跟你做生意。
如果这个人你比较理解,那么你就比较容易判断是否做了。
如果这人你不认识的,只是听说他做生意很厉害,那么估计你也很难判断是否做。

2024-09-28 14:04

转发

2024-09-28 11:51

即便百分百预测某事件其实并无多大用处,何况还没法百分百预测,关键是自己的策略和应对。

2024-09-28 10:12

我觉得beta和alpha是分开的,这两年是熊市和有很多个股有很好的收益并不矛盾。同样,持有这些个股和降低仓位也是不矛盾的。这里面有投资目标以及对alpha的信心的问题。也许终有一天会发生只有降仓才还管用的极端风险,甚至这可能是个必然事件,但是不同投资目标的投资者也可以有不同的做法。

选择留在浑水里的很重要原因是估值. 那现在估值高了50%, 甚至从EV角度更高,现在的选择似乎又变了?甚至回购都没有那么accretive了

2024-09-29 14:43

“如果你想趟过一条河流,最好先把一只脚踏进去”。=

2024-09-28 21:23

可能主要还是因为吴总是有常识的人,对于知道常识、习惯于按常识做事的人来说很多别人看起来难做的事情可能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需要多大的下注勇气

2024-09-28 13:46

如果基金有止损线,单向做多的话,遇到极端行情还是很危险的。这个时候,类似吴总的对冲策略,就会发挥出巨大的优势。
散户不会存在止损线的问题,除非是自己定的。
关于想规避极端行情,提前卖出规避的,确实也会为后续进场埋坑。因为除了上帝视角,是没有人知道啥时候反转的,如果短期内反弹很大的话,其实场外的人大概率是矛盾的,很难平和的进场。同时,之前不在市场中,对标的和行情就不会太敏感也是不利于投资决策的。关于后者,之前我选择是去买可转债了,也是为了保持对市场和标的的关注。

2024-09-28 13:45

看吴总好的分享总能学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