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Wu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45喜欢:3
借这个老帖子再展开下,我和这几年入行的分析师/基金经理聊的时候,他们会觉得我说的场景不存在,必须要在高估值里博弈边际。14年初的苹果就是这样一个案例,估值合理(12倍动态pe,900亿美金回购),又有短期催化(苹果第一次出大屏机),远期(渗透率和市占率都还有空间,服务业务占比也有提升空间),同时市场流动性足够充裕。我们需要把视野打开,同时多一点耐心。

热门回复

2022-09-06 13:23

还是覆盖的范围要广,跨市场去寻找标的,研究员很多时候受限于覆盖的行业,只能在一堆高估值标的里面去卷,卷高频数据和核心圈消息,到最后连基本的分析财报的能力都退化了

2022-09-06 19:20

“必须在高估值里博弈”这真是有点魔怔了吧……其实,最大的“预期差”莫过于一家优秀且业务成熟稳定的公司,已经在按照不成长的预期依股息率债性估值,但实际上仍有机会成长。比起高估值里博弈成长究竟是50%还是40%,这样的“博弈”还有个好处是成长预期落空了你其实还是很难亏钱。

后视镜逻辑总是很清晰的,站在当时的时间其实会有很多顾虑和不确定性

2022-09-06 13:44

当时被三星大屏机给打出了黄金坑,不过这种还是得在优秀企业和管理者里挖,很多企业在那种情况下翻不过来了,当时铺天盖地说苹果离开Jobs就不行了,甚至内部也出现了高管斗争

2022-09-06 12:56

现在耐心一点,少犯错,积极储备知识,学会等待。如果持续出现这样的机会,世界的钱已经被你赚完了。

最大的“预期差”莫过于一家优秀且业务成熟稳定的公司,已经在按照不成长的预期依股息率债性估值,但实际上仍有机会成长。

2022-09-06 13:00

去年到现在的市场,15年都没有今日这么难,还是太乐观高估自己,主要港股,真是给我上了沉重的一课,投资归根结底还是要保守降低预期

2022-09-06 22:56

分众

2022-09-06 20:17

有一段时间 只要边际还在,确实贵得还能更贵,海外基本破灭了,a股还剩下一些。

2022-09-06 19:37

运营商 煤炭都符合呀,不过如果以未来一年的维度来看,煤炭可能会有点回调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