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利弗史塔克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回复:6喜欢:42
真是没啥可辩解的。前两年snowball结构化产品最火的时候,我们曾找过设计这类结构化产品的券商来介绍产品。本质上,就是券商花一些钱从投资者那边买了个期权,用来保护自己的量化策略的投资风险。snowball结构化产品的定价,就是用BS公式算出来的期权价格,而且券商还会利用投资者的“不专业”,故意压低期权价格,以低于合理定价的收益率发产品,还能多赚一笔额外的钱。这类产品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投资者的利益设计的,主要是利用普通投资者对复杂衍生品的无知,低成本地转嫁投资风险,顺带还薅人家羊毛[捂脸]

热门回复

结论部分没太大问题,但部分论点不严谨。第一目的不是您说的那样,券商买期权没错,但买期权的目的是主要为了产品套利,他们自己要开对冲头寸的而非为了保护头寸买期权。第二,xq的期权没法用bs公式算的,他是带障碍的奇异期权,不但没法套公式,也不好解决波动率微笑的问题

这位说的明显更专业、更准确,点赞。我对那次介绍的内容里面有关期权定价和套利策略的具体细节已经记不太清了。

记得听过好像标准结构是四个奇异组合起来的吧

您客气了,我抠了两句细节,但对投资者而言把握主线思维即可,您原帖的意思没问题

对的,上敲生效 下敲失效 上敲call 下敲put好像是。市面上流行pde定价,很少看到蒙特卡洛的

小赢大赔的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