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lfun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3
几年前杭州小升初民办初中需要考试的时代,那些著名的“坑校”辅导班都是这么干的,招的都是班级前几名的孩子,然后大部分考上民办,辅导班就成了著名的“坑校”。

热门回复

教培行业,整体而言,是一种(家长的)精神消费行业。

早就不是啦。以往以学校为主的时代,教培的作用较低,可能是精神消费。现在随着公办学校不断退出教学责任,外加教培的质量不断提升,教培越来越成为学生的主要教学点,且确实能教一些有用的东西。

学习大致有2个目标:
1.应试、升学。随着中考高考考试本身、录取越来越容易,应试升学的价值快速下降。这条链上的学区房和学历教育都在迅速贬值。
2.提升能力和知识。现在这才是学习的主要目标,一辈子用得上。

主要作用是抚平攀比的焦虑,我曾是机构老师,深有体会

公办的老师就算再好,受限于教纲和各种教学规则,不能公开教啊,用处有限。比如高中时,我让老师把他们的本科教材拿给我学,这种事没法在课堂上教的,只能私下沟通。只有到了校外,不受限制,才能敞开了教和学。

长远看其实都无所谓了,按照现在的人工智能进化速度,大概率学的很多东西以后都是gpt输出的。。。。。学校最大的作用,还是给这帮精力过剩的小孩哥小孩姐们找个去处,不然在家里能把家长们逼疯了。。。。

我们孩子学校英语老师明确说了,英语要在课外学,上课这点时间完全不够。

课外学的方式有很多为什么偏偏是培训班?家长是懒到什么程度才能想出这种馊主意

当作消费,只要是长期市场验证的就大概率不存在智商税的问题;当作投资的话,可能会失望

公立学校,低年级文化课上不上都无所谓的,我今年就给孩子请假一周出去玩了。北京海淀某顶尖公立小学,读了一年下来感觉最好的老师是足球社团的教练。除了足球社团,其他在校活动我已经感觉鸡肋,浪费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