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穿越十年后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11
谢谢方丈这么快就回复我了。夫人听了您和大家意见后,也没话说了[大笑][大笑][大笑]
另外有一个争论我想请教一下您,就是所谓的名校排名,更多的是历史原因造成的那间学校录取分数高了,挑到了好生源而后不断强化得出的一个现象。或者说,关于“名师出高徒”还是“高徒出名师”之间,我更倾向于高徒出名师,方丈您觉得呢?

热门回复

教培行业,整体而言,是一种(家长的)精神消费行业。

孩子有了自己认可的目标,她身上的潜能激发出来,会是非常惊人的。这就是人赋予自我意义的效果。

学而思早期最甜美的业务,就是招优秀学生教之。。。

当然,教育竞争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优质生源的竞争。

早就不是啦。以往以学校为主的时代,教培的作用较低,可能是精神消费。现在随着公办学校不断退出教学责任,外加教培的质量不断提升,教培越来越成为学生的主要教学点,且确实能教一些有用的东西。

这不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吗?任何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同样的教室同样的老师,成绩千差万别,不就是学生不同吗。要是成绩是靠老师“教”出来的,那根本不应该有区别。北大清华牛是因为招揽了全国最牛的学生,不是北大清华把学生教成牛人。否则所有大学改成北大清华分校,岂不是个个都是牛人。

学习大致有2个目标:
1.应试、升学。随着中考高考考试本身、录取越来越容易,应试升学的价值快速下降。这条链上的学区房和学历教育都在迅速贬值。
2.提升能力和知识。现在这才是学习的主要目标,一辈子用得上。

董宇辉说以前自己班上出了状元,每堂爆满,其实那些学生不补课也是清华北大的水平,优秀老师最大的作用是猜作文题,这点优势现在甚至可能还猜不过Kimi AI了~

主要作用是抚平攀比的焦虑,我曾是机构老师,深有体会

恰恰相反,你搜一下方丈的帖子,方丈说中国著名培训机构的老板们他几乎都认识,这些老板的共识是,好学生之所以是好学生,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而他们能做的只是把这些好学生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