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冬日M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32喜欢:5
关于阿里要控制,腾讯只投资,这个现像背后的原因分析得非常棒:“让马云和张勇去腾讯、马化腾去阿里也会这样”[很赞]
顺便补充一点:在互联网保险,银行方面,腾讯现在优势明显。理由:正如您的分析,阿里是带着强变现找流量,腾讯是带着流量找变现。而互联网保险和银行,现在正处于跑通了逻辑(电商的逻辑是低边际成本的实物商品分发服务~物流配送能力会制约网络的低边际成本效应,生鲜等个别品类至今难以解决。互联网保险和银行的逻辑是零边际成本的金融产品分发服务)。最需要流量的阶段。
以银行业务为例,我问过很多人,有不少熟悉微粒贷的个人贷款,知道它千人千面的AI定制利率。。。甚至有朋友申请了企业授信(很简单,提交纳税报表等核心资料就行,不需要喝酒送红包。。。)。用阿里的人却很少,原因就在于微信有流量。这是执行力再强的团队也无法改变的。

热门回复

阿里的网商银行在获取商家信息并进行风险评估上有天然的优势。1,它很大一部分贷款是基于在阿里巴巴平台(这里指alibaba.com,阿里的B2B平台)上做生意的B端客户的过去的线上采购及销售交易及其个人账号在C端平台上的购买记录等进行综合评估的(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大部分是个人老板,做平台认证的时候要求提供支付宝账号),这点腾讯不具备。2, 购买流程深度融合,如果用过阿里巴巴企业账号,就会知道在购买的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付款的时候会自动跳出网商银行的提示并对贷款业务进行简要介绍,这对吸引真正可能在实际业务中使用这项业务的潜在目标用户是很好的推广手段,转化率相对较高。3,不要把现在我国银行的AI技术想的太厉害,目前用的也就是非深度学习常规算法或深度学习中的监督算法,需要使用真正意义上的结构化大数据(大数据这个词已经用烂了)进行模型搭建,这里需要谈到技术,就不展开了。总之,AI的判别可靠性达不到要求,最多就是一个参考变量,算出的利率需要加一个很大的安全边际才行,这也就是为什么AI给出的利率很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9-09-03 12:43

泛金融,我个人至少分为三大部分:
1、红包转账,与微信的网络和场景完美契合
2、支付,包括线下和线上,与微信的网络和场景比较契合
3、金融,网络上没有太多契合,更多的流量优势
腾讯这家公司,在没有社交网络掩护单纯靠流量和资金优势的行业过往表现不是特别突出(这一点我以前说过,方丈也说过)
所以,我认同你说的流量优势,但仅此想和蚂蚁金服竞争可能是不够的,当然,腾讯金融做大没有问题

我跟城商行的人聊过,他们认为主要是人力成本

2019-09-02 22:35

这和它具体掌握的数据维度有关,在经济维度上腾讯还是欠缺的。不如阿里。当然随着微信上生活服务类似于水煤电气费和电商生态的丰富,可以更多维地展现,那时候给出的数据会相对更加真实。目前估计还主要依赖人关系和简单消费,不够立体

阿里是带着强变现找流量,腾讯是带着流量找变现。。互联网保险和银行的逻辑是零边际成本的金融产品分发服务)。最需要流量的阶段。用阿里的人却很少,原因就在于微信有流量。阿里的网商银行在获取商家信息并进行风险评估上有天然的优势。

2019-09-03 16:07

我觉得腾讯整体在金融领域属于跟随状态,让友商去趟水,战略方向不能算是错的。毕竟,金融国之根本,太多不确定性,以前马老师做支付宝是有着去坐牢的心里觉悟的

俩公司一合并,那不就是超级大哥。。。

2020-07-14 21:35

这句话够狠!👍🏻

2019-09-03 12:49

流量优势是可以追赶的,17.18年支付宝用户和活跃和微信用户和活跃的差距就缩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