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肯人等猪,不要猪等人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57回复:184喜欢:84

原、温室、正邦等一众猪企公布1季度预报,猪圈又是轩然大波,喧嚣声又起。客观看,牧原确实相对优秀,单头盈利水平最高,但它确实也存在3月出栏不及预期、猪仔出栏较多等疑问,新希望、温室、正邦或多或少都存在诸如全成本较高问题,总之,比较一致的声音:低于预期。

但预期毕竟只是预期,当客观情况与预期不一致时,我们不应该指责客体错了,而恰恰应该反思是不是我们的预期发生了偏差,我们预期的基础是否需要修正。

以正邦为例,大部分邦友对正邦1季度业绩预期15亿以上,资深邦友秋水@秋水寒9973 甚至预期18亿以上,我本人昨天预期12亿+,我不知道其他邦友是怎么预测的,我一直认为,生猪养殖行业的成本受到PSY、死淘率、猪仔外购、资产摊销等因素影响,实际很难测的准,尤其正邦,在去年受绯闻影响,死淘率可能阶段性高企、扩张期间人员增加、猪场改良、猪场不满产等因素影响,成本更加难以准确测算。

我个人是以正邦19年业绩预报17亿,扣除非经收益4.5亿,测算全年经营净利润12.5亿,扣除3季报约2亿的经营净利润,推算正邦4季度经营净利润约10亿。而2020年1季度生猪出栏与去年4季度差不多,但少了年末奖金计提、本年经营改善等因素,拍脑门推测1季度净利润12亿+,这个预测现在看来偏乐观,提醒自己,预期还是不要打的太满。

反思下正邦20年1季度预期偏差原因,大体上,1季度生猪出栏完全成本受以下因素影响(如不完整,还请邦友指正补充):

总体上,1季成本影响比较大的因素包括:

1、按生猪生长周期,1季度出栏生猪为19年3季度投产,那么去年3季度外购猪仔比例多高,外购对成本的影响多大。

2、全程死淘率对成本影响

3、猪场折旧、租赁费核算方式是计入当期,那么1季度,因未满产而增加的折旧、租赁影响多大。

4、1季度新增猪场防疫支出、改造支出、未满产而增加的折旧、租赁影响多大

5、正邦处于扩张期,为此提前招聘储备人员费用多少

6、财务费用支出。短短3个月,正邦借款余额增加30多亿,截止3月末,借款余额140亿了。按照公司最新公告的短融债,利率6%,依次测算,仅利息支出,1年就要8亿多。当然如果借款用于自产猪场的建设,是可以资本化的,不影响当期利润。目前缺少更详细信息。

综上所述,基于大部分信息我们是无法取得精确数据的,要正确的测算成本,需要详细的数据并辅以非常专业的核算过程。尤其对于正邦这种处于剧烈变革与扩张中的企业,就更加测不准。我今后会放弃对正邦的盈利预测,而以公司正式公告为准,逐步观察公司的扩张效率、成本控制等情况,并决定自己的去留。如果后续事实能够验证正邦在扩张及经营改善的方向上,我会坚守,反之,如果证伪,放弃。验证的主要逻辑,依重要性程度我排序如下:

1、能不能养活猪:出栏、均重等。

2、扩张效率:出栏量持续增长。

3、成本控制,利润改善:鉴于正邦仍在全力以赴扩张的路上,我对这方面会降低预期,重点观察正邦的成长逻辑。在千载难逢的超期猪周期,战略高于战术,远期利益高于目前利益,市场占有率重要性高于成本费用控制重要性。正邦1季度借款额快速提高,这么多钱应该不是借来玩的,合理推断,正邦仍在全力以赴扩张的路上,大律师说的,人狠话不多。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适当容忍正邦阶段性的成本费用高企,毕竟扩张期间,人员、猪场、资金都是需要提前投入的,我们不能既要马跑得快,却对马多吃点草而耿耿于怀。

所以我比较赞同正邦目前的战略,也选择容忍他阶段性成本费用高企,简单说:

宁可人等猪,不要猪等人!

解放军的战略:宁要装备等人,不要人等装备,同样,宁可猪场、人员等猪,不要猪有了,却没有猪场,没有人员。适度提前投入正是扩张的正确姿势。

某些大V,直接以正邦1季度完全成本27之类就发出呵呵的一笑,线性直推,如果猪价降低到20,那正邦岂不是亏到破产了!我个人对此逻辑持保留态度,静态的看成本,反映了某些大V的傲慢,如果正邦停止扩张,猪场填满,人员不再扩张,如果此时正邦的完全成本还是27,那正邦就不是养猪而是真的猪了。简单粗暴,开办期的企业都是亏损的,按照这种逻辑,所有企业都不要开了。扩张中的正邦正是如此,不断的开办猪场的路上,成本费用不高才是奇怪的。

可能有人会说牧原,为什么牧原单头盈利就高,他的成本费用怎么就控制的好。首先得承认,牧原确实优秀。但也要看到,牧原一直专注于养猪,他的扩张一直在进行,他的模式是自建猪场自繁自育,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在猪场建设过程中,建设成本费用是可以资本化的,包括资金利息,这会降低当期费用而提高未来折旧成本,而公司+农户模式及租赁猪场模式,大部分费用只能计入当期,这会增加当期成本费用,但因是一次性费用,投产平衡后的费用负担较低。当然牧原模式,猪场投产后,未满产之前的折旧也会增加当期出栏成本。但从牧原能繁目前充足,每月猪仔出栏较多,看起来猪场投产进度要优于同行,成本费用控制自然也优于同行。换句话说,牧原已经走在以比较好的节奏、较低成本即可较快扩张的路上,而正邦,仍处于以当期高成本换取未来的高成长的路上。(资金成本费用化、租赁猪场改良防疫支出、农户等待、奖励支出等)。

说结论,牧原是优秀的,从确定性角度,值得投资。正邦正处于扩张期,有可能变优秀,处于变优秀的路上。选择哪个,无非是风险偏好,喜欢确定的,选牧原,但不必因选择牧原就对正邦嗤之以鼻,如果那样,实际是无视可能的变化,无视可能的预期差,而预期差恰恰是投资收益的重要来源。当然选择正邦的,也千万不要老是无视牧原的优秀,已经是优秀的选手,估值高是非常合理的,毕竟正邦变优秀,只是可能,只是预期,而预期是可能实现,也可能实现不了的,估值打折扣,同样非常合理。

我本人目前主仓正邦,原因嘛,喜欢弹性,赌性较高。前几天发帖给正邦估值2000亿,也是基于正邦的预期能实现的基础上,这个预期是,年出栏在2-3年内,达到3000万头,经营改善、成本控制,不需要达到牧原的水平,但至少能在行业低潮期少亏损,全周期头均盈利还有个几百块,这个在绯闻状态,行业门槛较高的情况,大概率是可以实现的。

既然是预期,就有预期不能实现的可能性,我本人对符合预期的判断标准是,本年正邦出栏可以实现股权激励设定的目标,即900万头以上,头均盈利不降低甚至略有提高,即目前的1000元左右,本年净利润80亿以上。如此,则继续持股验证。如被证伪,放弃。

实际上,当正邦估值到2000亿时,牧原估值8000-10000亿,也是大概率事件,没有什么奇怪。所以投资牧原或正邦,我个人感觉,差不多的,牧原反而确定性更高一点。感兴趣的邦友可以看看牧原和正邦2019年度、2020年涨幅,并没有你想象的差别很大,不同阶段谁跑得快而已。

最受不了的是,个别投资牧原的,竟然买个股票还生出优越感了,好像牧原的猪是自己养的似的,好像自己就是牧原的老板似的,除了牧原,其他猪企养不活猪,甚至根本就不是养猪的,简直无语,就算是牧原的秦总,大概也不敢这么说吧。买个股而已,哪里来的优越感?

当然部分邦友也是,总是不服气,总不服气人家牧原的来踩,总看人家牧原的估值高,不合理。放过吧,存在即合理,优秀就是优秀,已经证实的优秀给予高估值是非常合理的,不然干嘛大家都争优秀,世界冠军名利双收,有谁会记得亚军,泰森拳击名利双收,谁会记得那个被他打倒在地的第二名?一家几个孩子,父母还总是偏爱那个听话学习好的呢,同样是人,马云放个屁都是真理,你说的,哪怕是真理也都是放屁,这就是世间真相,你有什么不服气。

破我执,不要去互黑了,只是买个股而已,又不是讨老婆,就算讨老婆,也不必总看人家老婆不顺眼,恰恰相反,大家可能总看人家老婆顺眼是吧,那就用这个角度看人家买的股吧。

最后,非常有必要声明一下,我只对自己的投资负责,写出来只为记录自己的思路,而且我赌性强,变化多,说不准周一我就卖出持仓或者换股,我绝不会为任何人的投资后果负责,除非你盈利给我分成,拒喷。


$正邦科技(SZ002157)$ $牧原股份(SZ002714)$ $新希望(SZ000876)$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钻井工人2020-04-11 12:59

理性客观的文章,必须转发一下,同时点赞。
非瘟背景下,对成本影响按重要程度排序,第一位的是死淘,第二是人工(包括代养费),第三是其他(包括单位折旧、防疫费用等等)。
毫无疑问,死淘率越高,成本越高,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懂。
但是猪在不同阶段的死淘,对于成本的影响不尽相同。断奶前死淘对成本影响很小,保育阶段死淘影响大一点,但与育肥阶段死淘相比,也还是比较小的。母猪死淘对成本影响也有限,但是对未来出栏的影响非常大。
育肥阶段的死淘对成本的影响最大,尤其在猪价高位、仔猪高价的时期,外购仔猪育肥如果不能控制很好地死淘,对成本的影响就非常惊人了。
所以,即使相同的全程死淘率,对成本的影响并非相同,而是会非常大,真正爱钻研的不妨建模算一下。
这就是最近半年各家猪企成本出现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但市场不少投资者误以为只要全程死淘率相差不大,成本就应该相差不多,所以对各家成本悬殊的现象感到困惑和不解。

秋水寒99732020-04-11 14:08

提供几个数据:正邦去年全年外购仔猪100万头,上半年70万头,价格600-800元,平均700多点,比自育的仔猪贵300元。这些外购仔猪在Q3出栏了20万头。这70万头剩下的在Q4出栏了,数量按全程全部死淘率30%计算应该有30万头。
下半年外购仔猪30万头(主要是9.10.11月)成本较高,10月中旬开电话会议的时候,南方仔猪已经是1500元的价格了,而且正邦当时也是补充南方的产能,成本就算1500一头吧,就是这批外购仔猪影响了今年Q1的成本。
还有一个对比Q4较大的摊销就是能繁母猪的折旧,年底存栏的70万头后备,理论上在4个半月之内就要全部转成能繁,因为有20多万头的三元留种在里面,所以首配成功只能有85%左右,也就是60万头能繁在4个半月内开始服役,那么Q1应该至少转能繁35万头以上。后备转能繁以后就要开始折旧了,36个月后折旧为零,这些转能繁的母猪其中有至少1/3是去年Q4买入的二元母猪,当时的价格是50公斤的6000多1头,所以Q1转入的这批能繁成本应该相当高,每个月都要折旧(折旧率大概是2.77%),那就是1头能繁1个月就要折旧100多元,这一项就比Q4多出大几千万的支出。还有各家公司都要面对的因为新冠疫情造成的成本抬升,这些Q4都没有。
其实冷静的想一想,低于预期的原因是成本太高,造成成本高的主因并不全是外购仔猪;我认为还是产能利用率太低的原因,造成头猪摊销太多。正邦现在的产能包括母猪、人员、租赁的猪场、加盟的农户和储备的资金,都是为今年出栏1200万头甚至于明年2000万头做的准备。但是Q1月均34万头的出栏使正邦的产能利用率只有25%左右,正常情况下产能利用率应该在80%以上才匹配。超低的产能利用率必然造成成本的大幅抬升,这相当于养1头猪花了几乎3头猪的钱(饲料疫苗除外),成本不高那才见鬼了!
高成本怎么降下来?除了提高产能(出栏)别无他法!好在正邦现在不卖仔猪而且还在局部地区适度外购来快速充实产能,但是猪要一天一天长大,产能释放需要一个逐步放大的过程,所以现在我只能给正邦时间让他来证明自己!
去年Q3是35万能繁,年底是50万能繁,正如小林总讲的3月份之后仔猪出生100-200万头才能满足产能的需要,停止外购。看好正邦长期发展的可以等这些仔猪长大再来算算成本和盈利。不看好的可以考虑离开了!
听说明天正邦有个电话会议,看看小林总和王飞能给大家讲些什么吧!能繁、配种、产仔、生猪存栏数量等等,这些是关键数据!
市场很公平、资金很聪明!股价走势说明一些,想想去年三季报预告前、年报预告前和这次预告前,股价的走势,其实感觉这次有些不一样!
借这个帖子再次温馨的提示一下个别牧原股东:冷嘲热讽针对我可以!但是骂人的、侮辱正邦股东的一律拉黑!捎带问候全家!$牧原股份(SZ002714)$ $正邦科技(SZ002157)$ $新希望(SZ000876)$

劈空涨2020-04-11 14:21

秋水真是邦邦的资深粉,看你给出的数据就知道,在你这么资深面前,我真是班门弄斧了。但也正如你所说,这几个因素,还真的不好测算,没那么精确的数据来源,变动因素太多,所以不必要太高估预期,等慢慢验证,大逻辑符合就好。
至于个别牧原粉,劝你不必在意了,也不要去怼了。我觉得投资牧原的人是有眼光的,这点我很佩服。但无脑黑的,我厌恶,他们赚了亏了都与我们无关,同样,我们自己投资,赚了亏了也是自己承担,管他呢。说不准哪天我看着牧原性价比优于正邦,我就分仓或转仓过去,有何不可,实际上,我一直在等这样的机会。
$正邦科技(SZ002157)$ $天邦股份(SZ002124)$ $牧原股份(SZ002714)$

叫我村支书2020-04-11 14:00

虽然有的企业更加优秀,但行业性机会,各买各的

橙枫欣语2020-04-11 12:30

其实坦率的讲,能够测算养猪企业每季利润,需要畜牧养殖行业经验的财务人员或者做过相关养殖的小老板来算更接近一些,猪圈包括大小V没有一个是这样的。

所以按计算器的算法只能满足自己投资做个参考,更可取的是参考农业板块研究比较牛的行业分析师观点。

所有的超预期还是低于预期,如果只是拿雪球的研究水平和几个大小V喊出来的数字来衡量,只能说仅仅是根据已知的信息yy出来的。

$正邦科技(SZ002157)$$新希望(SZ000876)$$牧原股份(SZ002714)$ ,天邦股份,天康生物都是值得关注的好猪股。猪股是周期股也更是趋势成长股,牧原和新希望已经成长为白马价值股,只用pb衡量都是带偏见的,不管是多大的V,不懂就是不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

全部讨论

2020-04-11 12:59

理性客观的文章,必须转发一下,同时点赞。
非瘟背景下,对成本影响按重要程度排序,第一位的是死淘,第二是人工(包括代养费),第三是其他(包括单位折旧、防疫费用等等)。
毫无疑问,死淘率越高,成本越高,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懂。
但是猪在不同阶段的死淘,对于成本的影响不尽相同。断奶前死淘对成本影响很小,保育阶段死淘影响大一点,但与育肥阶段死淘相比,也还是比较小的。母猪死淘对成本影响也有限,但是对未来出栏的影响非常大。
育肥阶段的死淘对成本的影响最大,尤其在猪价高位、仔猪高价的时期,外购仔猪育肥如果不能控制很好地死淘,对成本的影响就非常惊人了。
所以,即使相同的全程死淘率,对成本的影响并非相同,而是会非常大,真正爱钻研的不妨建模算一下。
这就是最近半年各家猪企成本出现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但市场不少投资者误以为只要全程死淘率相差不大,成本就应该相差不多,所以对各家成本悬殊的现象感到困惑和不解。

提供几个数据:正邦去年全年外购仔猪100万头,上半年70万头,价格600-800元,平均700多点,比自育的仔猪贵300元。这些外购仔猪在Q3出栏了20万头。这70万头剩下的在Q4出栏了,数量按全程全部死淘率30%计算应该有30万头。
下半年外购仔猪30万头(主要是9.10.11月)成本较高,10月中旬开电话会议的时候,南方仔猪已经是1500元的价格了,而且正邦当时也是补充南方的产能,成本就算1500一头吧,就是这批外购仔猪影响了今年Q1的成本。
还有一个对比Q4较大的摊销就是能繁母猪的折旧,年底存栏的70万头后备,理论上在4个半月之内就要全部转成能繁,因为有20多万头的三元留种在里面,所以首配成功只能有85%左右,也就是60万头能繁在4个半月内开始服役,那么Q1应该至少转能繁35万头以上。后备转能繁以后就要开始折旧了,36个月后折旧为零,这些转能繁的母猪其中有至少1/3是去年Q4买入的二元母猪,当时的价格是50公斤的6000多1头,所以Q1转入的这批能繁成本应该相当高,每个月都要折旧(折旧率大概是2.77%),那就是1头能繁1个月就要折旧100多元,这一项就比Q4多出大几千万的支出。还有各家公司都要面对的因为新冠疫情造成的成本抬升,这些Q4都没有。
其实冷静的想一想,低于预期的原因是成本太高,造成成本高的主因并不全是外购仔猪;我认为还是产能利用率太低的原因,造成头猪摊销太多。正邦现在的产能包括母猪、人员、租赁的猪场、加盟的农户和储备的资金,都是为今年出栏1200万头甚至于明年2000万头做的准备。但是Q1月均34万头的出栏使正邦的产能利用率只有25%左右,正常情况下产能利用率应该在80%以上才匹配。超低的产能利用率必然造成成本的大幅抬升,这相当于养1头猪花了几乎3头猪的钱(饲料疫苗除外),成本不高那才见鬼了!
高成本怎么降下来?除了提高产能(出栏)别无他法!好在正邦现在不卖仔猪而且还在局部地区适度外购来快速充实产能,但是猪要一天一天长大,产能释放需要一个逐步放大的过程,所以现在我只能给正邦时间让他来证明自己!
去年Q3是35万能繁,年底是50万能繁,正如小林总讲的3月份之后仔猪出生100-200万头才能满足产能的需要,停止外购。看好正邦长期发展的可以等这些仔猪长大再来算算成本和盈利。不看好的可以考虑离开了!
听说明天正邦有个电话会议,看看小林总和王飞能给大家讲些什么吧!能繁、配种、产仔、生猪存栏数量等等,这些是关键数据!
市场很公平、资金很聪明!股价走势说明一些,想想去年三季报预告前、年报预告前和这次预告前,股价的走势,其实感觉这次有些不一样!
借这个帖子再次温馨的提示一下个别牧原股东:冷嘲热讽针对我可以!但是骂人的、侮辱正邦股东的一律拉黑!捎带问候全家!$牧原股份(SZ002714)$ $正邦科技(SZ002157)$ $新希望(SZ000876)$

2020-04-11 14:00

虽然有的企业更加优秀,但行业性机会,各买各的

2020-04-11 12:30

其实坦率的讲,能够测算养猪企业每季利润,需要畜牧养殖行业经验的财务人员或者做过相关养殖的小老板来算更接近一些,猪圈包括大小V没有一个是这样的。

所以按计算器的算法只能满足自己投资做个参考,更可取的是参考农业板块研究比较牛的行业分析师观点。

所有的超预期还是低于预期,如果只是拿雪球的研究水平和几个大小V喊出来的数字来衡量,只能说仅仅是根据已知的信息yy出来的。

$正邦科技(SZ002157)$$新希望(SZ000876)$$牧原股份(SZ002714)$ ,天邦股份,天康生物都是值得关注的好猪股。猪股是周期股也更是趋势成长股,牧原和新希望已经成长为白马价值股,只用pb衡量都是带偏见的,不管是多大的V,不懂就是不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

2020-04-11 12:55

真理越辩越明!

2020-04-11 18:03

写的是满辛苦的,这个给你点赞。不过投资不是只看财报,不是只听上市公司自己说,做好要多接触一下上下游,这样才能真实的了解到你的投资标的。

2020-04-11 12:17

去年10月买的牧正天,目前牧50%,正45%,天。。

2020-04-11 18:22

回归理性,总是好过于狂热,无论是对什么猪的粉来讲都是一样的。球球上的计算器一年多以来按烂了无数,眼镜片碎了N地,这不以V大V小或V不V为界限,不以牧新正天温为区隔,原因都是要么过度乐观、要么过高预期。

2020-04-11 15:23

理性,猪猪圈实在是太能相互踩了,其实大家都是看好这个行业的变化,才进而选择行业中的企业,都是一家人。相互辩论倒是好事,真理越辩越明,就是不要骂起来,伤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