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机的重新思考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5回复:92喜欢:39

在昨天的文章发完后,我又仔细看了一遍公告,然后和他人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结论发生了变化:这份协议给上机的基本面带来了相当大的变化,而且是不好的变化。下面说说吧:

1、上机的不诚信

在821那个跌停,市场传言上机和中免将重签协议,随后上机进行了辟谣,说没有这回事,仍然按照21年协议执行。现在这份协议出来,说明上机撒谎了。我不明白一向浓眉大眼的上机,上海国企,治理典范的上机为什么撒谎,不知道诚信多值钱吗?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撒谎就是撒谎,以我的原则足够一票否决!这也给了我后续操作相当大的误导,我就是在那个跌停后大规模介入的。

如果是在美股,足够起诉上市公司获得巨额赔偿了,但这是A股,无奈。

2、新协议按销售额而不按客流

中免把最后一块漏洞补上了,我以前说,关注上机只要关注客流量恢复情况就可以了,因为有客流就有钱,这是跟与中免签订的协议公式决定的。按21年协议,24年若恢复到80%客流,就可以获得35亿纯利润。但是现在挂钩了销售额,也就是中免必须卖出货上机才能提成,这带来什么问题?带来的问题是即使我客流恢复到19年的100%,但是如果中免销售拉胯,上机同样收不到钱。从以前的坐地收租顶级模式变成了跟中免业绩强捆绑垃圾模式,这差别太大了。


这也是为什么没有新协议之前,我能信誓旦旦的认为明年恢复40+亿利润(浦东35+虹桥5),25年能恢复60亿利润(浦东50+虹桥10)。因为客流的恢复持续向好且能跟踪,但在新协议下,不仅要关注客流,还要关注消费能力恢复。问题是如果押注消费能力恢复,为什么不直接买中免

新协议前,我只要关注有客流,至于客流来自于欧美日韩,还是非洲东南亚,根本不关心,是人就行。新协议后,非洲东南亚的不行了,因为消费能力不行,也就是说要欧美日韩恢复才行,问题是,这块的恢复因为地缘政治关系,一直恢复的相当有问题。

没有新协议前,上机的利润有大保底,无论如何只输时间不会输钱。新协议后,没有确定性了。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上机和中免大跌我更愿意买上机的原因,因为上机下有底,现在底没了。

我现在没有太好的标的,而且上机也跌到了这个位置再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果我有好的标的肯定会换走,没有就先拿着。

说实话,上机的这笔投资对我的打击挺大的,不是亏损的原因,而是因为新协议的重签我们没有别的信任渠道,只能信任管理层,但是如果管理层不诚信,散户没有什么办法。不管怎样,上机已经不是我喜欢的标的。

@主观的观 @孤舟_蓑笠 @微进化ing @51nxp

精彩讨论

仓又加错-刘成岗2023-12-28 13:23

诚实对待自己的持仓,你将来还会赚很多钱

bearmimi2023-12-28 13:41

如果把中免的利润看成国税/国家财政,上机的利润看成地税/地方财政,
央地关系以往的传统是先保国税的预算收入;如果总财政收入还有得多,多出的增量多分配给地方些,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地方的创收的积极性。
现在的问题是消费羸弱下,国税免税细分的消费税任务目标已经很难完成了,那必然砍地税免税细分的消费税补贴自己。现在央地关系中,中央占据主导。
同样的逻辑,等经济景气期,免税分成条款应该会变得对上海机场更有利。这里还有固定提成的税盾式自调节平衡机制,条款不变也会变得对上机更有利。
至于公告、诚信之类的,我国从来都是讲政治为主、契约为辅。大资金看上机的诚信,可能更多也会从政治等角度来看待,而非上市公司的一纸公告吧。

老吳酿股2023-12-28 10:14

新协议,中免主动,上机被动 ;老协议,上机主动,中免被动

执着的王多鱼2023-12-27 21:01

只能说大环境不行,把护城河给掀翻了吧。换位想想,如果你是中免,会不会在这样环境下一边支付高额租金,一边又没有超额免税收入呢。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目前事实是,免税收入恢复的比客流还要好,原来那份“封顶”的保底协议,是不是让上机吃亏了?
实质上机场生意模式一直没变,只是没有线性推断那样理想,原来也会有极端情况下让他丧失流量这个护城河。他日流量重返,经济回暖,又是凤凰花开日。

会写代码更会投资2023-12-29 01:58

从一个变量变成两个变量,扣点还降低了,上海机场的逻辑确实没以前简单了。
反而中国中免更有话语权。

全部讨论

诚实对待自己的持仓,你将来还会赚很多钱

2023-12-28 09:59

这个扣点下降,我早就预料了,因为中免多次电话会议里都说机场免税店会布局更适合线下销售的重奢,而重奢是不可能像香化产品一样扣点44的。
中免为了保疫情中的业绩将线上的香化产品降价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降价,客户都跑到海外购了。卖不了高价自然付不起高租金,这个是真实的市场规律,我们做股东的不要幻想杀鸡取卵。
有球友说得对,机场的价值在未来正常恢复国际间交往后,人流量恢复,自然是有生意的,而消费低迷总会过去的,股票是金融现像,凡是和金融沾边的,都会有泡沫。毕竟我们都是以几十pe的估值在交易确定性高的品种。
所有的资产无形中是有一杆秤的。你不能因为市场的报价而忘掉这杆秤。就像2021年初大家都压注高roe公司的高成长性时,忘了神华,高速公路的稳定收息。
推荐大家看看胡歌的新剧《繁花》,投身股海的人长期能依靠的唯有你买的公司的底层资产的赢利能力。

新协议,中免主动,上机被动 ;老协议,上机主动,中免被动

只能说大环境不行,把护城河给掀翻了吧。换位想想,如果你是中免,会不会在这样环境下一边支付高额租金,一边又没有超额免税收入呢。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目前事实是,免税收入恢复的比客流还要好,原来那份“封顶”的保底协议,是不是让上机吃亏了?
实质上机场生意模式一直没变,只是没有线性推断那样理想,原来也会有极端情况下让他丧失流量这个护城河。他日流量重返,经济回暖,又是凤凰花开日。

你还好呀,血很厚,还能做T。
我现在有点怀念年初股价在63元的时候,上机签了做免税的协议,那个看到我写的东西和我吵架的那个交大MBA了,他自己说配置了一半仓位在上海机场,而且还要谋万世,不知道他现在是否还好?
可惜他拉黑了我。好像是叫这个名字吧。@DavidZhao海洋之心

只能说你考虑的时候把中免当傻瓜了。你都知道欧美日韩客流恢复慢 消费力下降 难道中免不知道?他要做慈善给上机送钱?

2023-12-27 21:50

你的判断没错,$上海机场(SH600009)$ 当时大概率撒谎了而且消息泄露了。

2023-12-27 21:04

1.中免一开始就不可能给43亿保底 ,利益面前协议就是一张纸 2.上海机场没有别的选择,中免一家独大 3.上机和中免也不是敌人,俩烂兄烂弟只能一起来应对宏观疲软,跨境和直播分流的巨大冲击 4.明年sz全会大概率会搞中国版QE 5.一季度市区免税会有实施细则出来 6. 我的心灵massage客官您还满意吗?

2023-12-28 14:54

说白了机场的流量质量已经没有之前那么重要了。生意就是生意,反过来想从中免角度,如果你的人流给我带来的营收远不如我交的地租,为什么我还有傻傻的交固定地租???再反过来想,固定地租划算,那可以重新谈。

2023-12-29 01:58

从一个变量变成两个变量,扣点还降低了,上海机场的逻辑确实没以前简单了。
反而中国中免更有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