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城主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1
目前看,大陆的几家综合体资产地产商,风险会比纯住宅更高还是更低?一年两年前好像更高,看似资产,实际运营不好就是水泥渣,但如果给待遇这些资产就可以成为城投那样的贷款锚,现在看股价比纯住宅好多了

热门回复

香港开发商基本都是这种模式,新世界背后有周大福,嘉里建设背后有益海集团,长实背后有一批公用事业,恒基兆业背后有香港煤气,九龙仓和新鸿基是靠收租烫平。
做强周期行业,必须很多抓手,去补充这种“负压”,单靠钢筋水泥去对抗周期,是绝对不够的。

不知道能不能发出来,我再补一条,就是大股东实力,不用看报表,假如没有总量政策,新城和龙湖最后大概率是顶不住的,这是高周转的宿命。
除非大股东实力超强,规模远大于地产板块,可腾挪空间特别大,而且救助意愿特别强,道理和城投比较像,到现在标债无一例违约,就是靠大股东直管,有人统筹资源,然后有人信用背书,做债务期限优化,哪怕用非标和银行去堵标债的“负压”,办法总是有的,但以上条件缺一不可。

纯住宅有个问题,就是投资端完全是周期的,房子卖的好的时候,大家都有钱,土地就会催生泡沫,地方政府会优先供应郊区土地,而且竞租赁,限价,容积率也差,开发商很容易在这种情况下投出来大量资本黑洞。
就这轮周期来看,暴雷的商住一体,就是中骏和宝龙,就这两家在福建疯子帮里边,也算好的,更多的商住一体公司,大多还没有暴雷,抗风险能力,明显强于纯住宅,尤其龙湖,现在比万科强很多,就是新城,也比纯住宅的强很多,道理很简单,运营资产在现在,保值能力比垃圾住宅强,还是比较好的抵押物。
高周转,是通过大量的跳板项目,去一路击鼓传花扩张,房价下行当中,跳板大量踏空,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恐慌,就会锁住跳板,那母公司,现金流断档,会快速形成“负压”,就是你注入一笔钱,瞬间就会被抢空,任何干净资产,都会被哄抢为抵押物,这时候,救他会非常难,尤其时间久了,负压过大,基本没有救的可能性。
所以,我一般会都吓那些想投资信用有裂口开发商的人,因为大多数人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假如一个开发商的信用债定价大幅偏离市场回报率,那这个开发商的股票,可投资性非常低。

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都需要向市场学习,敬畏市场,只有经历过周期,才能深刻体会,动不动兜底,后患无穷,比如地产商,掩盖一个垃圾项目,可能需要扩表3个项目,前几年,所有人都不知道竞租赁,限价住宅,新城区写字楼公寓,华南的旧改等东西怎么可能赚钱,现在大家清楚了,就是毁灭,这些主体根本也没考虑去赚钱,给赌徒不断融资,他就会不断亏光。

这帮孙子把竞租赁作为抵押物,信托套壳就去拿下一个项目了,然后把回款和开发贷直接挪走,再去扩两个项目,这就是高周转,本来亏一个项目,变成了亏四个项目。

地产商搞足球的特别多,又搞足球,又搞地产的公司,各位查一下,几乎都在硬着陆,恒大,万达,华夏幸福,建业,富力,最鼎盛时期,中超16家俱乐部中有15支球队是和房地产公司有关联。
又搞地产又造车的,恒大,宝能,现在车都出不来一辆,亏了几百亿。
这批人本应该早就亏光。

我举个例子,美国老百姓现在就爽死了,在低位锁定长期房贷利率,存款拿来买5%以上收益的保本理财,中国老百姓连国债在哪个柜台买都不知道[滴汗],国债给老百姓多增加些收入有啥不好,提升收入,又不是只提升工资收入,卖出去国债,钱不就有了,再帮资产增加点流动性,缓解下负债高居民的压力。

炒股的买的是上市这个母公司,你可以看看母公司货币现金,还有投资现金流,筹资现金流,感受一下这个“负压”,然后结合近期销售流速,预测一下负压的走势,不要看总报表了,总报表和炒股的人关系不大了,都被绳子五花大绑了。

150万亿居民存款,40万亿银行理财,现在强信用城投债收益率只有2.5%,我觉得多少上点科技,就能把市场稳住,克制才是珍贵的,把时间留给市场。

政策空间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