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isjiaming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0
cai总怎么看最新提的去库存?

热门回复

房产是全世界储存财富的最主要载体,没有之一,这玩意,韧性远超想象。

对于用房需求,要么租,要么买,这是两种机会的成本,我们不需要考虑折旧,因为所谓折旧,即使产生,也是投资属性的用房。
租售比,在这里,比较的是选择买房还是租房,这两种方式的差异,3%租金回报,300万的房,年租金开支要9万,那么,买房的话,成本是首付90万,年按揭大概11.6万,我认为,这么相比买房是有一定优势的,毕竟买房是储蓄,租房钱是消失掉的。

要是完全没有储蓄,拿不出来首付,那就完全没必要买房,那是祸害自己,也是祸害社会。

房价和股市差不多,跌到一定价格,就会进入购买筹码密集区,假如筹码深度不够,就继续下跌,没人知道筹码会到什么阶段足够稳住房价,我对这个事情没那么悲观,现在二手房流动性也是有的,就是价格连续下调,体感很差,一定的下跌幅度是良性的,比郭树清讲话有用,降幅过大,就需要政策纠偏了,限购降息这些还没有到位,很难说市场到底行不行,我觉得现在二手房交易量快速挤占一手房,是好事,居民手上的流动性增加比较多,新房因为政策多(比如限价),会有很多投机需求。

房价的底部一方面来自于购买筹码的厚度,还有一方面来自于政策,房地产行业的政策空间,比想象的大,假如房价跌到一定程度,会触发大量新政策。

北京杨庄就有98年房改附近的房,再过4年,就30年了,这不也没塌么,这不也卖6万多块钱,凡事不要想当然,按你说的折旧,这房价值多少,98买房的人亏钱了?

从实际看,房产主要价值是土地,住宅是70年产权,而且不用申请自动续期,你怎么算摊销,这个也微乎其微。
其它部分,属于主观判断,比如大家觉得老破小太旧了不值钱,市场自动会定价进去,价格本身体现了折旧的部分,至于新房和旧房的价差,不好判断,中国很多存量旧房,实在太差了,房价比地价都低很多。

是的,旧房案例很多,上海闸北很多经历过二战的房,如图,1936年,单价19万。

多举几个大城市没有实际价值的案例,我好去投资,光理论没意义,弄几个截图来。

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想当然了,总是拿香港之类的地方来对比其实没有意义,原因如下:
1、房屋质量不可比:香港建筑质量远好于内地,那楼真是可以住100年的。内地房产很多到达30年以上会出现各种问题;
2、地权续期不同:内地70年,不可比,虽然说住宅的自动续期,但是到期还有一笔费用,这个费用目前看是一次,问题是以后会不会变为多次;
3、房产属性的差异:公寓不能入户、不能上学,40年的地权,不能充分享受权利;住宅租金回报偏低,但是上面又附加了多项权利如入户、读书学位、社保福利等等,这些也是难以用金钱量化的。
所以纯粹从财务上来考虑就不用算来算去,就看有没有足够的钱,有没有强烈的需要罢了。其他的算了白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