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再投之复利增长(上)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2喜欢:5

目   录

一、终于把分红整明白了

二、继续说分红(填权)

三、继续说分红(实盘)

四、中国电信值得投吗?

一、终于把分红整明白了

分红后要除权,市值相应下降,市值下降数额和分红数额相等。比如持有某股10000股,股价10元/股,那持股的市值是100000元。假设分红0.5元/股,那可得分红5000元,股价除权后为9.5元/股,持股市值为95000元,95000+5000=100000元。所以,很多人认为,分红没意思,不就是把自己的钱分给自己吗?不就是左手倒右手吗?如果持股时间小于一年,还要亏一笔税收。

我多年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

这样想,是典型的散户思维或投机思维(此处投机作贬义解,并非《投资与投机之辩》一文中说的投机)。如果将眼光放远,将股票作为自己投资的公司,将分红作为赚来的钱分给股东(本来就是这样,但大部分人没有将自己看成股东),那情形就会发生质的变化。这样说,太抽象,下面举个例子:

$中国石化(SH600028)$ 为例,现价4.30元/股,去年半年度分红0.16元/股,年度分红0.31元,今年半年度分红0.16元/股。假设以现价4.30元/股买入10000股(不算多吧),按半年度0.15元/股、年度0.30元/股分红,除权后不填权,股价也不波动,将分红的钱按除权后的价格买回去,会发生什么?

2022年度,分红10000×0.30=3000元,买入700×(4.30-0.30)=2800元,此时持股10000+700=10700股;

2023半年度,分红10700×0.15=1605元,买入400×(4.00-0.15)=1540元,此时持股10700+400=11100股;

2023年度,分红11100×0.30=3330元,买入900×(3.85-0.30)=3195元,此时持股11100+900=12000股;

2024半年度,分红12000×0.15=1800元,买入500×(3.55-0.15)=1700元,此时持股12000+500=12500股;

2024年度,分红12500×0.30=3750元,买入1200×(3.40-0.3)=3720元,此时持股12500+1200=13700股;

2025半年度,分红13700×0.15=2055元,买入700×(3.10-0.15)=2065元,此时持股13700+700=14400股;

2025年度,分红14400×0.30=4320元,买入1600×(2.95-0.30)=4240元,此时持股14400+1600=16000股;

2026半年度,分红16000×0.15=2400元,买入1000×(2.65-0.15)=2500元,此时持股16000+1000=17000股;

2026年度,分红17000×0.30=5100元,买入2300×(2.50-0.30)=5060元,此时持股17000+2300=19300股;

2027半年度,分红19300×0.15=2895元,买入1400×(2.20-0.15)=2870元,此时持股19300+1400=20700;

2027年度,分红20700×0.30=6210元,买入3500×(2.05-0.30)=6125元,此时持股20700+3500=24200股;

2028半年度,分红24200×0.15=3630元,买入2300×(1.75-0.15)=3680元,此时持股24200+2300=26500股

2028年度,分红26500×0.30=7950元,买入6100×(1.60-0.30)=7930元,此时持股26500+6100=32600股;

2029半年度,分红32600×0.15=4890元,买入4300×(1.30-0.15)=4945元,此时持股32600+4300=36900股;

2029年度,分红36900×0.30=11070元,买入13000×(1.15-0.30)=11050元,此时持股36900+13000=49900股;

2030半年度,分红49900×0.15=7485元,买入10700×(0.85-0.15)=7490元,此时持股49900+10700=60600股;

2030年度,分红60600×0.30=18180元,买入45500×(0.70-0.30)=18200元,此时持股60600+45500=106100股;

2031半年度,分红106100×0.15=15915元,买入63700×(0.40-0.15)=15925元,此时持股106100+63700=169800股;

2031年度,分红169800×0.30=50940元,此时股价只有0.25,已无法除权0.30。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奇迹就这样产生了!当然,现实中不可能出现这种奇迹的。

这仅是假设之一。还有很多种假设。比如假设每次分红除权后,都马上填权,按照填权后的价格买入,比较一下:是填权好,还是不填权好?比如假设股价按每年涨5%或每年跌5%来计算,不填权,比较一下:是上涨好、不涨不跌好,还是下跌好?若感兴趣,可以计算一下(不难的,都是小学数学知识,连百分比都没有用到),可能会颠覆你固有的认知。

此外,还可以将填权、不填权和上涨、不涨不跌、下跌进行组合,那又有6种情形。这个计算起来要复杂一些,且没有必要。

二、继续说分红(填权)

前一篇《终于把分红整明白了》发出后,引起较为热烈的讨论,并被“雪球创作者中心”选入“首页-推荐”,阅读量也上升得很快。

由于假设除权后不填权,故在文尾留了个“思考题”,截屏如下:

我直觉对投资者来说,填权不如不填权,也就觉得没必要计算一遍。但有一些球友觉得应该填权,甚至认为“填权是模型的前提”(截屏如下)。

那就把填权的情形也计算一遍,看看和不填权有什么区别。

假设中国石化的股价保持4.30元/股不变,半年度分红0.15元/股,年度分红0.30元/股,每次分红除权后都填权至4.30元/股,分红的钱都在填权到4.30元/股时买入。这跟实际更接近些,从历史实盘来看,确实都进行了填权,当然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假设也是从10000股开始:

2022年度,分红10000×0.30=3000元,买入700×4.30=3010元,此时持股10000+700=10700股;(由于a股只能一手一手地买,所以买入的金额不完全等于分红的金额,但尽量接近,可能有几十元或一两百元的误差)

2023半年度,分红10700×0.15=1605元,买入400×4.30=1720元,此时持股10700+400=11100股;

2023年度,分红11100×0.30=3330元,买入800×4.30=3440元,此时持股11100+800=11900股;(此时开始分红买入的股数比不填权的情形少,填权和不填权的差距正是出在分红买入的股数上

2024半年度,分红11900×0.15=1785元,买入400×4.30=1720元,此时持股11900+400=12300股;

2024年度,分红12300×0.30=3690元,买入900×4.30=3870元,此时持股12300+900=13200股;

2025半年度,分红13200×0.15=1980元,买入500×4.30=2150元,此时持股13200+500=13700股;

2025年度,分红13700×0.30=4110元,买入1000×4.30=4300元,此时持股13700+1000=14700股;

2026半年度,分红14700×0.15=2205元,买入500×4.30=2150元,此时持股14700+500=15200股;

2026年度,分红15200×0.30=4560元,买入1100×4.30=4730元,此时持股15200+1100=16300股;

2027半年度,分红16300×0.15=2445元,买入600×4.30=2580元,此时持股16300+600=16900;

2027年度,分红16900×0.30=5070元,买入1200×4.30=5160元,此时持股16900+1200=18100股;

2028半年度,分红18100×0.15=2715元,买入600×4.30=2580元,此时持股18100+600=18700股

2028年度,分红18700×0.30=5610元,买入1300×4.30=5590元,此时持股18700+1300=20000股;(此时股数正好翻倍,不填权情形2027半年度分红就超过两倍,为20700股,早了一年半

2029半年度,分红20000×0.15=3000元,买入700×4.30=3010元,此时持股20000+700=20700股;

2029年度,分红20700×0.30=6210元,买入1500×4.30=6450元,此时持股20700+1500=22200股;

2030半年度,分红22200×0.15=3330元,买入800×4.30=3440元,此时持股22200+800=23000股;

2030年度,分红23000×0.30=6900元,买入1600×4.30=6880元,此时持股23000+1600=24600股;

2031半年度,分红24600×0.15=3690元,买入900×4.30=3440元,此时持股24600+900=25500股;

2031年度,分红25500×0.30=7650元,买入1800×4.30=7740,此时持股25500+1800=27300股。

前文按照不填权计算,到2031年,股价降到0.25元/股,以致无法除权0.30元/股;持有169800股,持有股数是此处填权情形的6.66倍(169800÷25500);当年度分红50940元,也是此处填权情形的6.66倍(50940÷7650)。这说明在前文回答球友的评论中的直觉是对的。

还有一个假设,如果不考虑除权和填权,仅考虑股价涨跌对分红的影响(其它情形不变),可以推测,下跌比不涨不跌对投资者有利,不涨不跌比上涨对投资者有利,或者说上涨不如不涨不跌,不涨不跌不如下跌。我就不计算验证了。如果有球友怀疑我的推测,可以自行计算验证(比如假设每半年跌5%、不涨不跌、每半年涨5%)。算好了,请把结论发在评论区分享一下。[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

三、继续说分红(实盘)

前两篇《终于把分红整明白了》《继续说分红(填权)》,以中国石化为例,分别假设了不填权、填权两种情形,目的是为了说明分红再投资的复利增长模式,得出结论是:越是股价降低,比如除权不填权,比如下跌(这个没有计算),分红可买入的股数就越多,对投资者就越有利。

由于都是假设,都是预测以后的事,好多球友提出很多疑问。这些疑问都是有道理的,但不是这两个模型所要说明的。正像数学、物理学的很多假设一样,将真实世界简化为简单的模型,便于发现规律的东西,但不能因为这些假设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而否定数学、物理学的意义。比如理想气体,是不存在的。比如在自由落体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空气不可能没有阻力的。

为了更能真实地(当然还是不存在的假设,只是对历史实盘的分析)说明分红再投资的复利增长,还是以中国石化为例,假设2001/08/08/上市第一天就买入100000,且买在当天的最高点4.70元,总投资47万;每次分红后,都在除权的第二天(即除权后的下一个交易日,下同)按当日收盘价买入,一直进行到到现在,正好22年整(其中分红21年)。下面也用小学数学四则运算计算一遍,看看会怎么样(过程很乏味,可跳到最后直接看结论):

2002/07/22(除权日,下同)分红0.08元/股,得100000×0.08=8000元,第二天收盘价3.54元/股,可买2300×3.54=8142元(不等于但尽量接近分红金额,有几十元或一两百元出入,忽略不计,下同),此时持股100000+2300=102300股;(本来想制作成表格)

2002/09/23分红0.02元/股,得102300×0.02=2046元,第二天收盘价3.45元/股,可买600×3.45=2070元,此时持股102300+600=102900股;

2003/06/23分红0.06元/股,得102900×0.06=6174元,第二天收盘价3.81元/股,可买1600×3.81=6096元,此时持股102900+1600=104500股;

2003/09/22分红0.03元/股,得104500×0.03=3135元,第二天收盘价3.42元/股,可买1000×3.42=3420元,此时持股104500+1000=105500股;

2004/06/07分红0.06元/股,得105500×0.06=6330元,第二天收盘价4.56元/股,可买1400×4.56=6348元,此时持股105500+1400=106900股;

2004/09/21分红0.04元/股,得106900×0.04=4276元,第二天收盘价4.65元/股,可买900×4.65=4185元,此时持股106900+900=107800股;

2005/06/06分红0.08元/股,得107800×0.08=8624元,第二天收盘价3.25元/股,可买2700×3.25=8775元,此时持股107800+2700=110500股;

2005/09/21分红0.04元/股,得110500×0.04=4420元,第二天收盘价4.04元/股,可买1100×4.04=4444元,此时持股110500+1100=111600股;

2006/06/19分红0.09元/股,得111600×0.09=10044元,第二天收盘价5.74元/股,可买1800×5.74=10332元,此时持股111600+1800=113400股;

2006/09/14分红0.04元/股,得113400×0.04=4536元,第二天收盘价5.36元/股,可买800×5.36=4288元,此时持股113400+800=114200股;

2007/06/18分红0.11元/股,得114200×0.11=12562元,第二天收盘价14.48元/股,可买900×14.48=13032元(虽然分红翻倍,但股价大幅上涨,导致股息率降低,买到的股数反而减半,2006年6月可买1800股),此时持股114200+900=115100股;

2007/09/19分红0.05元/股,得115100×0.05=5755元,第二天收盘价17.62元/股,可买300×17.62=5286。此时股价已大幅上涨,用分红再投资已没有优势,即股息率过低。但如果全部卖掉,那就错过了后面29元多的顶部区域,而且有可能从此和中国石化再也无缘了。假设坚定看好中国石化的长远发现,不为此处翻好几倍所动。此时持股115100+300=115400股;

2008/06/16分红0.115元/股,得115400×0.115=12694元,第二天收盘价11.83元/股,可买1000×11.83=1183元,此时持股115400+1000=116400股;

2008/09/22分红0.03元/股,得116400×0.03=3492元,第二天收盘价10.27元/股,可买300×10.27=3081元,此时持股116400+300=116700股;

2009/06/15分红0.09元/股,得116700×0.09=10503元,第二天收盘价9.99元/股,可买1100×9.99=10989元,此时持股116700+1100=117800股;

2009/09/22分红0.07元/股,得117800×0.07=8246元,第二天收盘价11.26元/股,可买700×11.26=7882元,此时持股117800+700=118500股;

2010/06/17分红0.11元/股,得118500×0.11=13035元,第二天收盘价8.23元/股,可买1600×8.23=13168元,此时持股118500+1600=120100股;

2010/09/13分红0.08元/股,得120100×0.08=9608元,第二天收盘价8.26元/股,可买1200×8.26=9912元,此时持股120100+1200=121300股;

2011/06/20分红0.13元/股,得121300×0.13=15769元,第二天收盘价8.03元/股,可买2000×8.03=16060元,此时持股121300+2000=123300股;

2011/09/19分红0.10元/股,得123300×0.10=12330元,第二天收盘价7.05元/股,可买1700×7.05=11985元,此时持股123300+1700=125000股;

2012/05/28分红0.20元/股,得125000×0.20=25000元,第二天收盘价6.79元/股,可买3700×6.79=25123元,此时持股125000+3700=128700股;

2012/09/17分红0.10元/股,得128700×0.10=12870元,第二天收盘价5.94元/股,可买2200×5.94=13068元,此时持股128700+2200=130900股;

2013/06/15每10股派2.00转1.00送2.00,此处简单化处理,只算每股拍0.20元,得130900×0.20=26180元,第二天收盘价4.50元/股,可买5800×4.50=26100元,此时持股130900+5800=136700股;

2013/09/12分红0.09元/股,得136700×0.09=12303元,第二天收盘价4.58元/股,可买2700×4.58=12366元,此时持股136700+2700=139400股;

2014/06/03分红0.15元/股,得139400×0.15=20910元,第二天收盘价5.04元/股,可买4100×5.04=20664元,此时持股139400+4100=143500股;

2014/09/24分红0.09元/股,得143500×0.09=12915元,第二天收盘价5.33元/股,可买2400×5.33=12792元,此时持股143500+2400=145900股;

2015/06/19分红0.11元/股,得145900×0.11=16049元,第二天收盘价7.02元/股,可买2300×7.02=16146元,此时持股145900+2300=148200股;

2015/09/23分红0.09元/股,得148200×0.09=13338元,第二天收盘价4.86元/股,可买2700×4.86=13122元,此时持股148200+2700=150900股;

2016/06/24分红0.06元/股,得150900×0.06=9054元,第二天收盘价4.63元/股,可买2000×4.63=9260元,此时持股150900+2000=152900股;

2016/09/21分红0.079元/股,得152900×0.079=12079元,第二天收盘价4.84元/股,可买2500×4.84=12100元,此时持股152900+2500=155400股;

2017/07/19分红0.17元/股,得155400×0.17=26418元,第二天收盘价6.19元/股,可买4300×6.19=26617元,此时持股155400+4300=159700股;

2017/09/20分红0.10元/股,得159700×0.10=15970元,第二天收盘价5.84元/股,可买2700×5.84=15768元,此时持股159700+2700=162400股;

2018/06/05分红0.40元/股,得162400×0.40=64960元,第二天收盘价6.52元/股,可买10000×6.52=65200元,此时持股162400+10000=172400股;

2018/09/12分红0.16元/股,得172400×0.16=27632元,第二天收盘价6.83元/股,可买4000×6.83=27320元,此时持股172400+4000=176400股;

2019/06/11分红0.26元/股,得176400×0.26=45864元,第二天收盘价5.26元/股,可买8700×5.26=45762元,此时持股176400+8700=185100股;

2019/09/17分红0.12元/股,得185100×0.12=22212元,第二天收盘价5.07元/股,可买4400×5.07=22308元,此时持股185100+4400=189500股;

2020/06/10分红0.19元/股,得189500×0.19=36005元,第二天收盘价4.03元/股,可买9000×4.03=36270元,此时持股189500+9000=198500股;(此时股数接近翻倍

2020/10/23分红0.07元/股,得198500×0.07=13895元,第二天收盘价3.90元/股,可买3600×3.90=14040元,此时持股198500+3600=202100股;

2021/06/17分红0.13元/股,得202100×0.13=26273元,第二天收盘价4.37元/股,可买6000×4.37=26220元,此时持股202100+6000=208100股;(此时市值约91万,接近翻倍

2021/09/17分红0.16元/股,得208100×0.16=33296元,第二天收盘价4.70元/股,可买7100×4.70=33370元,此时持股208100+7100=215200股;

2022/06/10分红0.31元/股,得215200×0.31=66712元,第二天收盘价4.17元/股,可买16000×4.17=66720元,此时持股215200+16000=231200股;

2022/09/19分红0.16元/股,得231200×0.16=36992元,第二天收盘价4.22元/股,可买8800×4.22=37136元,此时持股231200+8800=240000股。

最后看结论:2021/08/08投资10万股47万元后,经过22年的分红再投资(持股22个年头,分红21个年头),股数变为24万股,是初始的2.4倍;市值变为101.3万(240000×4.22),是初始的2.2倍(101.3÷47);且每年可分红10万元(以2022年计,66712+36992=103704,这个不准确的,如果业绩下滑,股息率下降,分红相应减少)。

其间股价起起落落,最高时29元多,最低时3元多,只要做到不为所动,仍能有不错的收益。当然,21年分红再投资,市值为初始的2.2倍,相当于每年收益率仅4%(1.04的21次方为2.28),属于比较低的收益。按照一般说法,股市年收益率8%以上才值得投资,低于6%就不值得投资。

这样说,好像从中国石化上市第一天坚持21年不断地分红再投资,才4%年收益率,不值得。但是要看到,接下来每年10万的分红,才是最大的收益。而且分红再投资推高持股数量,持股数量反过来又推高分红,并呈加速趋势。

由此还可以看出,坚持分红再投资有两大关键因素:一是股息率,即股息率不能太低,中国石化的股息率总体看是比较低的,否则年收益率不会只有4%(平均股息率应该还要低);二是时间,即公司能够活20多年且能继续活下去,投资人能够坚持20多年且能继续坚持下去。这样的公司有,但这样的投资人,我看不大可能有!

最后提一下,要是运气不好,在2007/11/05$中国石油(SH601857)$ 上市首日,买在当日最高价附近的48元/股,总投资48万,也跟中石化一样的方法,每次分红除权后的下一个交易日,将分红按收盘价买入,一直坚持到现在,会是什么结果?过程太过于乏味,毫无技术含量,就不列出来了,直接说结果:持股数变为16400股;按照2022/09/20收盘价5.16元/股计算,持股市值为84624元,仅为初始投资的零头每年可得分红4600左右(今年全年分红4689元)。15年坚守是这么个结局,太悲剧了!

最终是这么个结果,对照前面说的股息率、时间这两个关键因素,时间因素够了,但股息率实在太低了。至于股价大幅下跌,上市首日最高价成为历史最高价,这其实对分红再投资是有好处的。作一假设,如果将股息率调整为每半年3%,其他都不变,也是48元/股买入10万股,也是分红再投资,不用算都可以推测,15年这样搞下来,保证会赚翻了。

四、中国电信值得投吗?

2021/08/20,$中国电信(SH601728)$ 回归a股,发行价4.53元/股。上市首日收盘34.88%,收6.11元/股。第二天、第三天连续跌停,收4.95元/股。09/10收4.53元/股,09/24收4.44元/股,上市一个月多4天就破发。后一路下行至今。

2022/09/20,也就是回归a股一周年,收3.73元/股,按复权计算,从首日最高点6.23元/股下跌40.13%;市盈率从发行市盈率19.84下降至9.31,市净率为0.79<1。中国联通的市盈率11,市净率0.68。中国移动市盈率9.76,市净率1.10。三大营运商中,中国电信市盈率最低,市净率排中间。

2022/06/08,分红156亿,2021年度净利润260亿,分红率60%;股息0.17元/股,06/07登记日收盘价3.91元/股,股息率4.34%。

2022/09/08,分红110亿,半年度净利润183亿,分红率60%;股息0.12元/股,09/07登记日收盘价3.82元/股,股息率3.14%。

如果将这两次分红作为一个年度的分红,那就相当于股息0.29元/股(0.17+0.12)。如果股价做简单化处理,假设股价为3.87元/股【(3.91+3.82)÷2】,那股息率为7.67%,属于高股息率。

2021/09/16至2022/09/16,中国电信增持40亿元,9.85亿股,增持成本4.06元/股(40亿元÷9.85亿股),持股比例增至63.78%。增持应该是好事。

2022年半年度营收2402亿元,去年同期2175亿元,同比增10.42%;净利润184亿元,去年同期179亿元,同比增3.09%。

负债率一直保持在50%以内,不高。商誉近300亿元,很高。

如果按照《终于把分红整明白了》说的“分红再投”的方法,有什么问题?

全部讨论

2022-09-27 11:38

贵州茅台证明你还是没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