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与投机之辩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2

在日常对话中,人们是将投资和投机对立起来看的,也即当作逻辑关系中的对立关系(或矛盾关系)来看的。而且在价值取向上,认同投资,反对投机,认为投资是好的、善的,投机是坏的、恶的。

这也难怪,“投机”一词的名声在汉语语境中一直不好。比如我们一下子就想到了“投机取巧”“投机倒把”“投机奸商”,这些词就没有一个是褒义词。“投机倒把”在计划经济年代是严厉打击的对象,连做点小生意都是“投机倒把”。79刑法有“投机倒把罪”,虽然我刑法学读得不错,但至今没搞明白“倒把”是什么意思。97刑法虽然增加了很多罪名,但把“投机倒把罪”取消了。“投机倒把”似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话语体系。

凡事不能太认真,一认真就有问题。投资和投机的关系也一样,一认真分析就有问题,就会发现不是通常理解的对立关系(或矛盾关系)。我们先来看“百度百科”是如何定义的:

投资,指国家或企业以及个人,为了特定目的,与对方签订协议,促进社会发展,实现互惠互利,输送资金的过程。又是特定经济主体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是资金增值,在一定时期内向一定领域投放足够数额的资金或实物的货币等价物的经济行为。可分为实物投资、资本投资和证券投资等。前者是以货币投入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取得一定利润,后者是以货币购买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公司债券,间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

投资是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的一种形式,是对项目产业化综合体进行资本助推发展的经济活动。

投资是货币收入或其他任何能以货币计量其价值的财富拥有者牺牲当前消费、购买或购置资本品以期在未来实现价值增值的谋利性经营性活动。

百度百科列举的上述“投资”定义,其核心部分就是字面意思的本(或资金或资产),目的是“获得收益”或“资金增值”或“价值增值”,也就是为了赚钱。

投机指利用市场出现的价差进行买卖从中获得利润的交易行为。投机可分为实体经济投机和虚拟经济投机两大领域,其中内涵最为丰富、原理最为复杂的是证券投机。

百度百科对“投机”的这一定义有三个要素:1、利用市场出现的价差,2、进行买卖的交易行为,3、目的是获得利润,也就是为了赚钱。

从上述“百度百科”对“投资”“投机”下的定义,几乎看不出区别来,至少看不出矛盾的关系来。

1、目的相同。定义的语言表述有所区别,但本质一样,都是为了赚钱

2、行为方式相似。从定义的字面意思看,投机比投资多了一个“卖”的行为,投资只说“输送资金”“投放资金或实物”等行为,没有直接说“卖”。但既然是为了赚钱,那一定是要“卖”出的,否则只能是账面盈利(即浮盈)。“以期在未来实现价值增值”,怎么实现?“卖”。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将其简化为,投资所说的"投"或投机所说的“买”——投资所说的“实现增值”或投机所说的“卖”。

3、略有区别。在投机所说的“利用市场出现的差价”,即:利用()市场出现的差价();投资定义中没有。

我觉得,下定义的人把事情搞复杂了。回到字面意思就能说清楚了,否则,附加的意思太多,永远说不清楚。

投资和投机,都是动宾结构,仅有一字之差。动词都是“投”,只是投的东西不一样,一个是资本,一个是机会。严格地说,机会是不能用来“投”的。资本和机会,是两个层面或者说是两个维度的事物,是无法直接进行比较的。正像时间和空间无法进行比较一样。

但我们明显感受到投资好、投机坏,投资善、投机恶,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开头所述的词语本身上,因为“投机”一词一直被认为是不好的,但又没有合适的或中性的词来代替“投机”

投资和投机,可以有四种组合,即:

1、投资且投机;

2、投资不投机;

3、不投资但投机;

4、不投资且不投机。

3和4,显然是伪命题,那只剩下1和2两种关系。1和2相比较,显然1比2好。不管投资者是否承认,你的每一次投资一定是在权衡时机的,一定是在寻找合适时机的,除非迫不得已或者判断失误。

上述分析,在炒股中尤为明显。炒股,不管投入几千万元的资金,还是投入几千元的资金,显然都是投资(投入资金)。但炒股尤其讲究买卖的时机,只有低价买入,高价卖出,才会赚钱,显然又是投机。由于这个时机很难把握,大部分人容易做反了,所以大部分人亏钱。不能因为亏了,就说是投机,不是投资;赚了,就说是投资,不是投机。赚钱是投机成功的投资,亏钱是投机失败的投资,这才符合投资和投机这两个词的本来含义。

比如巴菲特,被誉为价值投资的典范,好像巴菲特一点都不顾“机会”似的。其实并非如此。即使巴菲特有一套严谨的估值方法,估值本身就是为了决定买入或卖出的时机,就是“投机”。巴菲特说的最多的是安全,什么是安全?就是股价大幅低于估值的时候。这个时候,是买入或持有的时候。如果股价接近估值,那就是卖出的时候。所以,巴菲特其实就是从估值的角度来“投机”。

当然,大部分股民没有巴菲特这样的估值条件和估值能力,企图用“技术分析”来捕捉买卖时机(当然也不乏成功者,比如成功的“游资”),甚至是凭消息、凭感觉来决定买卖。即使全然不顾公司的经营状况,但每一次买卖都是口袋里的真金白银,怎么能说不是“投资”(投入资金)呢?

不管是价值分析、技术分析,还是凭消息、凭感觉,其目的都是为了捕捉买卖时机(即投机)。所以,炒股这一投资行为,可以分为价值分析的投机、技术分析的投机、凭消息或凭感觉的投机,甚至还有其他形式的投机。这样说,逻辑通了。

再回过头看开头写的日常对话中的投资和投机,如果表述为“办实业”和“做生意”,就很好区分了。当然,办实业和做生意,也都是讲究时机(即投机)的投资行为。

最后,祝所有投资者好运!

(初写于2020/08/08,封面图片和头像来自网络)

全部讨论

2022-09-12 11:32

巴菲特其实就是从估值的角度来“投机”。

2022-09-11 16:09

有谁知道“倒把”两字的本义?

2022-09-11 11:30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