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榨菜|22.7亿营收就是天花板?错了!谨慎测算9年内将突破72亿!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5回复:44喜欢:31

大家好!我是冰火心境!

关于涪陵榨菜的研究,我前面写过三篇分别是:商业模式篇竞争优势篇成长路径篇

今天这篇主要是谈谈涪陵榨菜的【成长空间】,这个问题也是大众质疑最多的。我想说的是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的认识都是感觉上的,并没有理性的认识。

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研究结果,一家之言,各位股友有什么意见和想法都可以文底留字啊!

好了,下面进入正题,文章结构如下:


Ⅰ.赛道特征

调味品是一门好生意。

生意也分三六九等,有些生意能够基业长青,批量产生长线牛股,有些生意却不能,这就是差异。

调味品生命周期长,行业变迁慢,新的替代者很难颠覆现有格局,已有参与者强者恒强,赛道存续期趋于永恒。

调味品可以差异化定价,行业可以持续消费升级,且行业内企业可以采取差异化竞争战略,避免价格战,也成就了一批盈利能力强,可持续增长的优质企业。

 

对于这样的生意,能够可预期可推演可展望,相对确定性高,这是价值投资长期持有比较理想赛道。


Ⅱ.驱动力

包装榨菜行业市场持续扩容,三个方面驱动:

一是居民收入提高需要健康安全、尝新鲜口味的消费升级;

二是政府推动关、停一批生产技术装备低、产品质量差、市场竞争力弱的小企业;

三是榨菜企业进行宣传教育广覆盖大力推进.


消费升级

随着居民收入持续提升,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对食品安全卫生的要求不断提高,更愿意选择包装榨菜取代散装榨菜,消费需求逐渐向品牌企业集中(品牌可以为安全及卫生背书),将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1.消费升级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食品的品质、卫生、健康、多样性、方便、美观等要素。

2.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袋装榨菜需求上升

3.受制于卫生安全问题和消费者健康理念提升,散装榨菜需求下降

4.占我国人口 40%多的广大农村也是潜在的大消费市场,酱腌菜由自家腌制转向市场购买。

随着人均收入提高,不仅仅是吃饱的问题了,还会讲究吃好的用好的,人们都有向往更美好生活的需求。


政府监管加强

随着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提升和环保政策的趋严,政府也在不断加大整治力度,规范企业质量规则,清理不合格的小企业。

环保整治。榨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因高盐、高化学需氧量、半成品加工户废水散排、直排等问题而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部分小规模生产企业的环保投入压力较大,盈利收到挤压故业务规模有所萎缩。

产业整合。涪陵、浙江余姚等榨菜主产区政府为促进榨菜业的行业整合,也加大对榨菜业的生产格局整顿和调整,关、停一批生产技术装备低、产品质量差、市场竞争力弱的小企业。

涪陵区榨菜加工企业数量从2007年的102家下降到2019年4月的37家,相较于2007年减少 64%。体现食品安全和环保政策趋严对小散企业生存不利,利于市场份额往龙头集中。

我判断,在完全竞争的市场,强者恒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未来估计在10家以内。


企业宣传引导

榨菜加工企业的宣传教育,营销力度的加大,行业内企业不断拓宽新的消费领域,努力拓展产品覆盖面,引领消费升级。

早在消费者担忧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涪陵榨菜则在央视投放广告,宣传“三洗三榨”工艺,宣传产品安全、健康,从而树立乌江榨菜品牌形象。

在消费者不在担心质量问题,公司又开始宣传“中国榨菜数涪陵,涪陵榨菜数乌江”,强化乌江榨菜是行业第一品牌,同时淡化“涪陵”二字,摆脱地域性限制。

当乌江做到第一品牌时,公司又宣传榨菜的新用途,比如炒菜、做汤、休闲零食等,引领行业不断做大做强。今年的品牌打造过程中也将加强对榨菜健康的宣传。

小结:三只手握到了一起,合力形成,驱动力强大,这种是比较理想发展态势。未来将驱动榨菜行业包装化率持续提升。

驱动力是有了,那么发展空间有多大呢?


Ⅲ.成长空间

对于涪陵榨菜来说,成长空间不仅仅局限于榨菜市场,还有整个酱腌菜市场。榨菜市场规模小,酱腌菜市场规模大,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先看酱腌菜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我国酱腌菜年产量 450 万吨,包括泡菜、榨 菜、酱菜、新型蔬菜制品,占比约 45%、22%、11%、22%。 

按照国内 14 亿总人口平均计算,人均酱腌菜消费量为 3.21kg/人/年

据欧睿咨询,19 年中国包装腌制品人均消费量仅 0.2kg/人,低于日本(4.3kg/人)、美国(1.2kg/人)。

我国人均酱腌菜消费量为 3.21kg/人/年,介于日本(4.3kg/人)和美国(1.2kg/人)中间,单纯的看这个消费量差别不大。

这说明,中国人均酱腌菜消费量和国外比并不低,并不是我们不喜欢吃或者吃的少,而是还没有升级消费包装的酱腌菜

像上面这种散装的,苍蝇到处飞,保质期过了没有都不知道,当你的收入提高了还会想吃吗?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在消费升级背景下,散装必然逐渐退出

市场目前包装只有0.2kg/人,人均食用却是3.21kg/人包装化的空间大概估测10倍级的,我国酱腌菜包装化率提升还有很大的空间。

酱腌菜市场竞争格局分散、无强势龙头,2019年行业CR4仅为8.9%(其中涪陵榨菜市占率4.5%),发展市场空间广。

酱腌菜包装化率低,散装向包装提升是必然趋势——酱腌菜行业包装化率仅为5.6%。吉香居为国内泡菜头部企业,市占率仅有 1.2%,收入规模10亿元左右。

对比韩国泡菜行业 CR2 达 70%,国内市场行业集中度有待提升,行业格局分散有利于头部企业崛起这也为涪陵榨菜开拓泡菜品类提供了机遇。

目前看,酱腌菜市场其他酱腌菜企业竞争优势较弱,也没有大巨头“拦路虎”,涪陵榨菜升级乌江品牌力,利用现有的渠道,个人认为在酱腌菜市场实现百亿营收“大乌江”战略的可能性很大。


在看榨菜市场规模

上述介绍了酱腌菜市场规模巨大,其实在酱腌菜领域里面,榨菜也可以去挤占其他腌制菜的市场,提高榨菜市场占有率,因为其他酱腌菜基本上都是散装的,消费升级背景下,改吃好一点的包装榨菜,也是合情合理的。

包装榨菜替代散装榨菜也是大势所趋

我认为,未来散装榨菜会像散装酱油一样退出市场,全部或绝大部分都是包装榨菜。

根据相关数据,2008年榨菜行业销量为48万吨,至2019年行业销量增长至82万吨,复合增速为4.95%。

根据 Euromonitor 数据,包装榨菜的销量由2013年的18.6万吨提升至2019年的27.84万吨,6 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 6.95%;到 2024 年,预计包装榨菜行业销量有望达到 39.77 万吨,未来 5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7.39%。

 

从销量口径统计,27.84万吨 ÷ 82万吨,可以测算出包装榨菜占榨菜行业34%比例大约三分之一

实质上,营收增长最终反映主要就是看量、价的提升。

要扩大销量,只有两个来源:一方面挤压存量市场一方面是开拓增量市场。


挤压存量市场只有两条路:

替代散装挤压竞品,又以替代散装为主。

替代散装这里是说挤压散装榨菜市场份额。

挤压竞品一是挤压同行包装榨菜企业的份额,二是挤压其他腌制品的市场份额。


开拓增量市场同样两条路:

一个是食用场景开发,多元化功能,比如煲汤、炒菜、餐饮外卖、休闲零食等,公司也在往这个方面宣传教育。

另一个是渠道下沉开发广大的低线城市(一二线以外),低线城市及地区常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 76%,为散装榨菜提供了庞大的消费市场。


价的提升

主要是消费升级、产品结构升级带来的均价提升。另外通货膨胀也会推动公司均价提升。

公司具有定价权,提价时机看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需要注意,不提价和不能提价是两个概念。

上述介绍了涪陵榨菜的发展前景 ,那么具体成长空间有多大?

未来成长空间是1倍、2倍、还是5倍、10倍级的呢?


Ⅳ量级测算

我们根据过去的成长数据以及潜在市场,来测算一下涪陵榨菜具体空间有多大?

先计算榨菜业务(销量口径)。

涪陵榨菜公司2019的榨菜销量是11.88万吨,而包装榨菜行业销量是27.84万吨涪陵榨菜销量占包装榨菜比例为42%(欧睿零售数据统计市占率为36%)。

2015年公司榨菜销量9.11万吨,在榨菜行业市占率为13.6%;

2020年公司榨菜销量13.42万吨,在榨菜行业市占率为16.4%;

2015-2020年公司榨菜销量复合增长率为8.1%;

2015-2020年公司榨菜市占率复合增长率为3.9%。

大致上,销量复合增长率 / 市占率复合增长率 ≈ 2倍。

上述是一些基本数据,我们将用这些数据去推算出榨菜成长空间大致数字。

我们假设未来10年(2019--2029),榨菜行业销量复合增长率3%(过去10年复合增长4.95%,这里保守取值3%)。

根据2019年销量82万吨推算,2029年将达到110万吨。

这里有个问题,就是青菜头有地域上的产量限制,有没有这么多的量呢?

2020年涪陵地区青菜头产量160万吨,占全国42%,可测算全国目前大概380万吨青菜头,可生产127万吨榨菜(青菜头和榨菜3:1的关系)。

青菜头绝大部分都是做成了榨菜,这个东西收割期很短,保质期也不长,真正鲜销比例并不大。

另外,这里并没有考虑种植面积增加的情况,虽然种植青菜头有区域限制,但是种植面积并没有最大化,另外经过品种改良也能增加产量。

所以,2029年榨菜行业销量将达到110万吨,原材料上供给问题不大。

好了,原材料供应端没有问题,我们继续推算未来。

参考欧睿数据,预计包装榨菜行业销量未来5年,有望复合增长率达到 7.39%(过去6年为6.95%)。也就是说未来包装榨菜增速会更快一点涪陵榨菜作为龙头是要高于行业增速的,消费升级背景下,包装化率比过去几年增长会更快些,这个逻辑也是说的通的。

假设未来涪陵榨菜市占率提高,其复合增长率为4.5%(过去5年3.9%),以2020年16.4%市占率为基数,可推算出,到2029年公司市占率将提升至24.37%。(这里统计的销量市占率)

公司具体销量计算如下:

110万吨(行业销量) × 24.37%(涪陵榨菜市占率)= 26.8万吨(涪陵榨菜销量)

如果,根据涪陵榨菜销量近5年8%的复合增长率(欧睿预计未来包装榨菜增速7.39%),以2020年13.42万吨为基数计算得出,2029年销量将达到26.83万吨,这个数据与上述计算方式基本相符。

考虑消费升级包装替代散装加速,以及涪陵榨菜在行业内压倒性的竞争优势,作为龙头是要高于行业增速,可能不用到2029年就实现了。

综合两种推算方式,大概到2029年涪陵榨菜销量是26.8万吨往上。

根据《涪陵榨菜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预计到到 2025 年,青菜头种植面积稳定在 75万亩,青菜头总产量 180 万吨(2020年160万吨)。

青菜头180万吨产量,那么能生产出60万吨榨菜,2029年涪陵榨菜销量26.8万吨,假设产量=销量,那么公司占涪陵地区榨菜产量比例在45%左右,这个只是占涪陵地区比例。

原材料供应也没有什么问题,按照涪陵榨菜的龙头竞争优势,达到这个比例并不难。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提价方面

第一涪陵榨菜是有持续的提价能力,第二提价幅度至少是可以跟上通货膨胀水平。

这个是基本前提,我以前的文章也写过,这里就不重述了。

从过去表现情况看,原材料上涨往往公司会提价转移成本压力,但是原材料并不是每年都是涨价,青菜头大幅涨价主要是特殊天气导致产量减少了,这个是少数年份有的情况,后面还会有降下来的

比如2017年公司收购青菜头吨均价是980元,涨幅40%,2018年800元,2019年750元,2020年850元,后面价格有降低。

青菜头跌价,公司成本会降低,但是公司产品不会降价,那么利润增长是可以高于营收增长的。

今年青菜头收购吨价估计在1200元左右,明年不一定还会有这么高的价格,可能降低到1000元以下也说不定。

涪陵榨菜出厂价也是往上增长的趋势

涪陵榨菜2015出厂价9550元每吨,2020年出厂价14707元每吨,近5年出厂价复合增长率为9.0%(过去10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9.64%和9.25%的复合增速),略低于居民收入增速。

涪陵榨菜2015平均营业成本5215元每吨,2020年营业成本5913元每吨,近5年复合增长率为2.54%。

这也说明,公司利润增长是大于成本增长的,毛利率能够提高原因。


假设未来提价年复合增速为6%,以2020年出厂价14707元每吨为基数推算,则2029年达到24847元每吨。相当于从2.5元一包涨价到4.2元一包榨菜,过10年随着人均收入提高,居民也能接受。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2029年最终的榨菜的营收规模。

吨价×销量 = 24847元 × 26.8万吨 = 66.6亿

相比2020年榨菜收入19.4亿,至少还有2.4倍增长的空间,折算下来年复合增长率为14.7%

目前公司主要是聚集于榨菜,其利润占比90%,还没有发力萝卜、泡菜、下饭菜等品类,但是这个空间我们也可以大致估算一下。

 最近三年,公司泡菜收入复合增速7.5%左右

假设未来其他品类营收以7.5%的年复合增长(若公司发力叠加基数小,应该不止这个增速),那么2029年大概是5.68亿收入。

加上榨菜66.6亿,那么2029年涪陵榨菜总营收大概是72.28亿,而2020年营收是22.7亿,相当于增长2.1倍,年复合增长率为13.8%。净利润应该比营收会稍微高一些。

上述是根据公司目前已有的条件,比较谨慎的推算。

下面我们在来做个乐观一点的推算。

假设未来10年,涪陵榨菜能够在酱腌菜有15%市占率(当前4.5%左右),假设未来10年酱腌菜复合增长率5%(过去10年为6.6左右),2029年市场规模达到775亿,可计算得出涪陵榨菜营收规模116.3亿。相对2020年增长4倍,年复合增长20%。

可喜!百亿大乌江圆满实现!


Ⅴ.结语

再说说,关于公司往酱腌菜拓品打开成长空间的一些思考。

原因如下:

1.目前酱腌菜市场包装化率只有5.6%,行业格局比较分散,泡菜里面最大的吉香居市占率才1.2%,没有大巨头“拦路虎”,提高集中度相对容易。

2.包装化是必然的趋势,现在酱腌菜行业内,除了涪陵榨菜具备较好的条件,还看不出谁更有实力去推动酱腌菜市场包装化率提升。涪陵榨菜进入这个领域推动包装化率快速提升可行性很大。

3.成功案例参考,“耗油”是李锦记首先推出来的,但是推动其快速发展是海天,海天凭借强大渠道力和品牌力,一出手就快速推动耗油进入成长期。

所以,我认为品类拓展,未来利用乌江的品牌力,以及榨菜铺设好的渠道和管理体系,也能够实现品类拓展。


面临的一些挑战

涪陵榨菜需要打破大众的认知,要让大众知道涪陵榨菜不是只会做榨菜,乌江品牌也不是只有榨菜,公司做其他的腌制品类也是精品。

本质上,乌江牌榨菜能够有现在的品牌影响力,也是公司长期宣传教育的结果,“大乌江酱腌菜”品牌,同样需要持续地宣传教育消费者,假以时日应该也能占领消费者认知。

这个需要时间去宣传教育消费者,具体要多少时间,估计至少也得三五年以上吧。

如果能够实现涪陵榨菜酱腌菜市占率我估计能够达到40%以上,以酱腌菜大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千亿市值是起码的,10倍级增长不在话下,配合长青赛道将是超级大牛股。

当然,这个需要我们保持跟踪,监测企业发展的态势是不是良性的!

冰火心境投资笔记,持续跟踪……

—全文完—

文中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往期相关文章:

商业模式篇竞争优势篇成长路径篇

@今日话题   #价值投资#  

 $涪陵榨菜(SZ002507)$   $海天味业(SH603288)$   $千禾味业(SH603027)$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但凡少喝一瓶也不至于这样

2021-10-02 22:12

榨菜的管理层资本运作方面差距太大,这也是这家公司做不大的核心原因,如果有专业的机构团队接管,目前管理层只负责生产和销售。其他品宣、融资并购等别参与,那榨菜市值至少500亿起步

2021-09-16 21:43

最大的量到质变和效率是智能信息系统,掌握比别人更高更精准的效率

2021-09-15 23:28

写的好

2021-09-15 19:24

涪陵榨菜今年5月定增32亿,预计到2026年逐步新建成40万吨窖池、20万吨榨菜生产线,加上现有的产能30万吨窖池和13万吨榨菜生产线,届时窖池容量将达到70万吨左右,榨菜生产线将达到33万吨左右。产能规划方面是够的。

不要买了点被套的咸菜,就给自己找解套的理由。都想跑快钱,都想割咸菜得韭菜......咸菜里鸡精多了坏菜啊......

2023-10-06 01:51

看了半天感觉有点牵强,应该是当局者迷

2022-01-19 06:51

一年提价6%,认真的吗?

2021-10-10 22:02

分析的好

2021-09-19 12:56

点赞,转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