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时代,坏的时代,你的时代

发布于: 雪球转发:34回复:130喜欢:66

今天的话题有感于周末在论坛里闲聊的话题。有个球友在我的帖子下跟帖说,真羡慕我们这些经历过2014-2015年和2017年的老炮。他2020年进的股市,就没舒服过,套了好几年了。

很多人现在都很迷茫,这么多年了指数一直躺在3000点附近,眼看着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一路下滑,未来还能看到牛市么?现在和未来到底是不是一个投资的好时代?或者把问题在开放一些对于年轻人来说未来是不是一个好的时代?

其实,这里面混杂了2个问题:1,在经济增速下降后股市是否还有牛市的希望?2,在经济增速下降后,年轻一代的生活是否不如70,80后。

先说前一个,其实和很多人的认知恰恰相反,很多欧美发达国家的牛市都不是出现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内,而是出现在经济中低速平稳增长时期内。我们以周边的邻居日本为例:

经济高速发展股市拖后腿:

1960~1970年,日本在这10年里超过一半的年份增速高于10%, 10年日本的GDP增速高达144.18%,年化9.34%。1960年12月31日,日经指数收报1356.71点,1970年12月31日,日经指数收报2534.4点。10年的股市涨幅才86%,远远落后于GDP的涨幅。

经济增速波动股市收益提升:

1970~1980年,日本经济出现了大幅波动,经济增速出现了明显的降速。GDP增速最高8.41%,最低-1.23%,10年累计增速54.7%,年化4.46%。但是日经指数的表现却远远好于经济的增速,1980年底日经指数涨到了6000点左右,10年的时间涨幅136.74%,远超GDP增速。

经济增速在低位平稳,股市大牛:

1980~ 1989年,日本经济表现基本上是不温不火,增速稳定在4-6%的水平,但是和前10年相比经济的稳定性要高的多。这十年日本股市迎来了最为辉煌的一段,日经指数从1980年的6000点左右涨到1989年最高的38000多点,9年涨幅超过500%。

大牛市多数没有发生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段背后是有一定经济学原理的,包括但不限于:股市覆盖的企业和整体经济之间有一定差距;GDP增速更多反映的是营收增长,而股市更多关注净利润增长,中间差着一个利润率的因子;股票的价格是由估值和利润共同决定的,而估值又和流动性的充裕程度有关等等。

其中,我重点说一下最后一条,经济增速,货币流动性和股票估值的关系。在我之前的文章中已经提到,经济降速后整体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下降,大量流动性可能会流向高股息的蓝筹股从而抬升整体市场的估值。实际上,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整个市场内的资本是非常稀缺的。在我国2000年左右,经济增速年均10%,名义GDP增速更高。这时候实体经济的收益率非常好,大量资金流入实体经济转化为实体经济中的资本享受年化20%以上的收益率。这时候股市这边是很难吸引到资本流入的。没有流动性的支持,再加上我国的股市总体规模在快速扩张过程中,自然很难出现牛市。

但是,一旦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入中低速平稳增长。资金在实体经济中想要获得高收益越来越困难,无风险收益率降低。自然会有大量的资本从实体经济中溢出进入股市,从而支持股市走牛。目前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正是这种情况的前夜,只要我国经济持续下滑的趋势缓解,进入到4%-5%的平稳增长阶段,我坚信无风险利率下降必然会带来一波中长期牛市。

对于第二个问题,可能放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类似的问题,比如:美国有“婴儿潮”一代,X世代,Y世代等。我国也是类似的,60年代的人是一波,70-80后是一波,90-00后是一波。每一波人由于所处的历史环境和中国自身发展情况的不同,会产生深刻的时代烙印。每一波人也会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

60年代的人是公认改革红利的最大受益群体。改革开放正好赶上这一代人进入社会,他们所面对的机会几倍甚至十几倍于现在。当时头脑灵活敢闯敢干的很多都实现了阶层的跃迁。

70-80后这一代是幸福感最强的一代,但同时也是缺乏自信的一代。这一批人成长在和平年代,随着他们的成长中国的国力和物质条件在不断改善。虽然,最好的机会和位置被60年代的人占了,但是也能跟着国力变强体会到自身的成长。但是,同时他们的三观形成时正好赶上中国全面对外开放,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强大和中国的落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在这群人心中打下了非常深刻的思想钢印。所以,这一群体中很多人对于自己的祖国和文化缺乏自信。

90-00后这一代物质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但是他们同样也失去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机遇期。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步入社会时,房子已经高不可及,发大财的机会也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不过这一代人的自信心明显增强,反映在经济生活中就是国产品牌最近几年强势崛起。

在我看来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征。虽然,对于90-00后来说社会上能够实现阶层跃迁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也有好处,比如:国家经济发展到现在,整个社会的平均收入水平上涨了,干什么工作都不会饿死。不要看现在工作难找,但是3-5年后大批60后退休会让整个社会的劳动力供不应求,就业形势会很快好转。这一代人可以不再为了温饱和生存去工作,有望出现大批为了理想和兴趣工作的人。在兴趣基础上工作是激发个体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所以,也许几年后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创新会层出不穷。90-00后有可能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机会,但是每个时代的大多数人都抓不到机会。所以,在抱怨时代之前先想想你在自己的时代做了啥。

周三开始正式进入银行中报发布季,本周中报点评排期如下:

8月23日 22:30 平安银行

8月24日 12:30 建设银行

8月25日 0:00 宁波银行

8月26日 0:00 招商银行

@@今日话题 $招商银行(SH600036)$ $建设银行(SH601939)$

全部讨论

其实这篇文章含金量很高。里面提到一个重要观点富有战略性。就是宏观追求GDP增长到了微观层面是企业营业收入增长,而到了资本市场则更应该注重净利润增长。这是不是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值得研究研究。
还有一个重要观点是关于人口。60后是第一代享受了改革开放红利的人,他们富有。他们可能改变老人没有消费能力这一认识。而60后财富传承和消费需求有待市场开发。
60后的退休意味着社会各阶层出现岗位空缺,低端就业岗位人员可以通过填补空缺完成阶层向上跨越。从而社会宏观人口结构上会减少低端就业人口。
$招商银行(SH600036)$ $中国平安(SH601318)$ $建设银行(SH601939)$

2023-08-22 09:11

在抱怨时代之前先想想你为这个时代又做了什么🤔️

2023-08-22 08:56

生在什么时代都要做好自己。

2023-08-22 10:25

随着人口下降,今后几年大批60后70后退休,岗位是空下来了,可是市场需求也下来了,再加上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的发展。零零后们找工作还是难,竞争还是激烈。除非企业积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并且表现出色,否则前景难言乐观

2023-08-22 08:42

2023-08-22 10:35

作为一个60后,很赞同您对第二个问题的分析阐述,我的周围有60--00后各个年代的大小朋友,也一直在思考并实践着对周围的90后及即将进入社会的00后以什么样的指导,就是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也就是“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机会,但是每个时代的大多数人都抓不到机会”。所以,在进入社会后,甚至在进入社会前,想想自己能在这个时代做点啥?能不能在这个时代抓到机会?在机会面前你准备好了吗?

2023-08-22 10:31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机会,但是每个时代的大多数人都抓不到机会。
对于个体而言,抱怨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当然你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相应的要有承受选择带来的后果。
有时看些网络评论(如果是真实意思的表示),有些人的遭遇在我看来是活该,心智未开。

2023-08-22 09:49

2025年左右会开启另一个为期60年的新一轮康波,小白们抓住了就是财富增值的大好机会!老人们都已经在熬了。

2023-08-22 09:17

特别欣赏冰兄弟这种三观正、乐观的人生态度。

2023-08-22 09:09

日本的诺贝尔奖是经济下滑后爆发的,因为生活环境变了,经济基础有了,不为了生存而工作,就会激发研究的热情,而我们的90后00后正是这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