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瞎扯淡系列一——M2和通胀

发布于: 雪球转发:30回复:88喜欢:60

银行分红周基本结束,我的分红已经全部转换为招行的股份。现在离银行中报拉开序幕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该做的预测展望也做了,思前想后公众号只能瞎扯淡了。

前两天论坛里有人贴出图比较中美两国的M2,想要说其实我国放水更严重。我看了一眼留了个言说:中美两国M2的口径都不同,放在一起比很不专业。我相信国内大街上随机找100个人,能说清什么是M2的估计两只手就能数过来。如果,你进一步追问中美两国的M2有差异么?估计人群中能说清的不到1%。

M2又称为广义货币在中国它包含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流动中现金+单位活期存款+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总额+其他存款。而M2在美国的定义和中国略有差别:美国货币M2=流通中现金+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小面额定期存款+零售货币基金+其他临时性现金存款,并不包括大额(即10万美元以上)企业定期存款。

可以看到2者之间最大块的差异是美国M2之中不包括大额定期企业存款,而中国是包括这部分的。根据5月央行发布的数据,我国存款金融机构中企业定期存款52.52万亿占总存款的19.07%。按照通常我们所说的二八原理,大概率大多数都是大额定期存款。所以,两者的统计口径不同夸大了中国M2的数据。

另外,由于中国和美国的融资模式完全不同:中国以信贷为融资的主要手段很容易派生存款造成M2偏高;美国有发达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所以美国的企业更愿意选择发债或者从股市融资,这样派生的存款少。所以,中国的M2数据高于美国不少有统计口径的因素,也有两国金融业态不同的原因不能简单比较绝对金额。

M2所代表的基本就是市场中和金融体系中的货币,在大众朴素的认知中钱多代表富裕,这不是好事么?为啥一说M2过高就谈虎色变呢?个人理解为何很多人害怕货币超发?其实,多数人是害怕流动性投放过量造成恶性通货膨胀。

但是,这条在欧美很灵验的金科玉律在我国似乎不大灵光。以中国为例,1992年我国的M2只有2.54万亿,2022年M2达到了266万亿,30年增长了约100倍。但是,最近30年中国并没有出现过非常严重的通胀。上一次中国出现严重通胀还是在1988年的价格闯关。我相信很多80,90后对那段历史应该都没有什么印象了。1988年在前三年物价累积上涨了超过20%的基础上,当年CPI高达16%-18%。从那以后,中国的CPI再没有出现过两位数的情况,08年之后更是长期维持在3%以内。比如,疫情3年,M2平均增速10%以上,但是CPI平均在2%左右。完全看不出货币加大供应产生的通胀效应,反而是最近受到输入性通缩因素的影响,CPI同比增幅居然归0了。

那么为啥咱们国家的CPI可以长期保持稳定?这个问题可能想说清楚比较困难,我也只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扯扯淡。物价的高低取决于供需关系,即商品供给方提供的商品总量和消费者手中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总量之间的关系。当商品供应量保持稳定而买家手中货币量大幅提高的时候,就会形成商品价格的上涨,即通胀。所以,这就是前面我们说的投放货币过多造成恶性通胀的理论基础。

但是,这个模型是一个理想模型,很多假设在现实世界中会有很多的限制和例外,从而造成最终的表现和标准模型出现短期偏差或统计上的偏差,下面说几个例子:

产能过剩压制价格提升

前面说的模型中有一个假设就是商品供应总量保持稳定。但是,如果商品供应量是可以大幅增加的,那么价格就很难提升。比如,我国近年来工业制成品价格很难提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领域出现明显的产能过剩。叠加最近欧美需求下降,很多制造业的产能处于开工不足的状态。即使客户手头的资金和需求增加,但是只要价格稍微一涨各家企业立刻就会把闲置产能开动起来,商品的供应量自然就快速增加了。结果就是产能过剩的条件下价格很难涨起来。

政府强行压制价格

这个例子主要表现在粮食价格上。我国主粮价格的涨幅远远落后于这几十年的物价涨幅。1991年到2021年,小麦从每斤0.29元涨到1.72元,涨幅493%,水稻从0.39元涨到1.64元,涨幅321%。而同期我国的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普遍涨了20-30倍,很多日常用品和服务的价格也是涨了20-30倍,比如公交车票原来5分,现在1元;红果冰棍3分,现在1元。

粮食价格涨幅远远小于物价涨幅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为了保证物价稳定对粮食这种生存必须的重要物资进行了补贴,即政府承担了粮食生产成本中的一大块。政府补贴农业生产者并不是我国的特有情况,在全世界的发达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对农民和农产品生产者的补贴。

因为,农业的生产效率远远低于工业,如果不予以补贴,那么就没有人愿意从事农业生产,效率低意味着不挣钱。而粮食这种生存必需品如果放任市场自有调节,其价格波动和对人类社会的稳定发展都带来巨大隐患。所以,各国对于农业都采取了补贴保护农民利益,压制粮食价格稳定物价的策略。

物价统计口径覆盖不全

前面的模型中商品供给是全面的,但是物价指数统计的商品种类可能只是全部商品的一部分。如果,当缺失部分的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消耗了过多的货币,那么剩下部分的物价表现就不会和货币供应量强相关了。

这个例子就是我国过去30年物价增长低于货币供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我国的物价指数中是不计入房地产买卖价格的,只有租赁价格。买过房租过房的朋友应该很清楚最近30年房地产的价格是什么涨幅?房租又是什么涨幅?我自己08年底买的房子,21年卖掉价格涨了800%,而租金价格只涨了110%。

至于,应不应该把房地产买卖价格计入CPI统计分类,各方说法不一。全球的主要经济体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们这里就不讨论了,总之我国房价过去30年的飙升,造成大量货币用于房地产交易。这就造成了大量流动性集中在房地产这一不计入CPI的特殊“资产”中,从而影响了其他商品上分配到的货币量,最终导致物价指数涨幅远低于货币量供应和经济发展。

流动性陷阱致使部分货币脱离市场

货币供应量和市场上用于商品交换的货币量并不是相等的。虽然,多数时候这两者是正相关。但是,某个时间段内两者可能有一定的偏差,比如:流动性陷阱。所谓流动性陷阱,是指市场主体宁愿以现金或储蓄的方式持有财富,而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以资本的形式作为投资,也不愿意把这些财富消费掉。无论国家发放多数货币,最终像被黑洞吃掉一样沉淀在现金或者储蓄中。

实际上我国今年上半年已经出现了“流动性陷阱”的苗头,住户部门的存款大幅增长,银行存款出现定期化趋势。这些变成定期存款的货币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市场,自然也就无法推动消费增加和物价上涨。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现实中M2的增速和通胀之间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干扰。就目前国内的现状看,主要的问题应该是如何避免出现流动性陷阱,将流动性引入到市场循环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带活整体经济。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落红径上2023-07-18 10:09

我记得九十年代的时候通胀也不低吧,那个时候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都超过10%。

宋洋洋洋2023-07-18 09:36

我认为和利率关系不大,影响有钱人消费投资的主要是信心,我接触不少老板现在非常谨慎,甚至之前没考虑过润的也在考虑转移。民间的中小型老板一起动起来也不得了,虽然很多人都只做一小块儿,但动的多了生产链条一定会受影响,陷入恶性循环。

估值的救赎2023-07-18 09:00

流动性陷阱很多人不承认这个现实,一味喊放水。现实就是确实有人有钱。经济活动使货币沉淀在了他们手上。只是他们信心不足,不消费不投资,导致经济活跃度下降。货币循环流动被沉淀。降低定期存款利率是一个方法,但是这感觉是个被动的方法,有点逼迫他们的做法,推一下走一下不是经济的原始动力。曾经中国2010年和2016年时就有刺激政策重新激活了经济,使得货币供应量M1增速反穿M2增速,经济高度活跃。尤其是2016年那波,货币供应量M1大幅反超M2增长。可见房地产对经济只强大拉动作用。M2好比海平面,M1才是经济的暗流涌动。M1增长威力更大。现在?6月的M2-M1剪刀差再扩大。$招商银行(SH600036)$ $中国平安(SH601318)$ $建设银行(SH601939)$

ice_招行谷子地2023-07-18 08:12

$招商银行(SH600036)$ 没影响就行

全部讨论

我记得九十年代的时候通胀也不低吧,那个时候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都超过10%。

流动性陷阱很多人不承认这个现实,一味喊放水。现实就是确实有人有钱。经济活动使货币沉淀在了他们手上。只是他们信心不足,不消费不投资,导致经济活跃度下降。货币循环流动被沉淀。降低定期存款利率是一个方法,但是这感觉是个被动的方法,有点逼迫他们的做法,推一下走一下不是经济的原始动力。曾经中国2010年和2016年时就有刺激政策重新激活了经济,使得货币供应量M1增速反穿M2增速,经济高度活跃。尤其是2016年那波,货币供应量M1大幅反超M2增长。可见房地产对经济只强大拉动作用。M2好比海平面,M1才是经济的暗流涌动。M1增长威力更大。现在?6月的M2-M1剪刀差再扩大。$招商银行(SH600036)$ $中国平安(SH601318)$ $建设银行(SH601939)$

2023-07-19 07:22

我国以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会创造大量派生货币,这点我发现很多人也不理解。

2023-07-18 07:38

1

大佬,恒大巨亏8000亿、净资产-6000亿,对银行有什么影响

2023-07-18 07:43

1

2023-08-09 10:34

中国的流动性陷阱

2023-07-19 09:02

有些数据是不是公开市场查不到,剔除掉比美国多余的派生存款,实际M2增速中美对比有数据吗

2023-07-19 07:20

还有,不能以90年代初期的M2做横向对比,因为那时是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型期间,很多东西是不计价或者计价很低,因此对货币的需求就少,典型的例子就是土地。我91年参加工作时,同事们说原来政府划给我们的地是现在(五大行)的近三倍,实在用不完找关系退了。

谷子地兄弟,恒大亏损这么惊人,会不会拖累银行,请分析对银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