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和银保监会的发言点评(下)

发布于: 雪球转发:19回复:83喜欢:36

之前给大家点评了银保监会的答记者问。后来被连续两篇时效性文章打断了。今天,再来看一下央行的发布会,整体基调央妈的发布会还是比较温和的。其中重点的问答包括如下几条:


1, 银行间流动性回收显著,原文:


银行间市场成交和利率的情况。上半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669.11万亿元,日均成交5.53万亿元,日均成交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7%。6月份同业拆借的加权平均利率是1.85%,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高0.6和0.15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是1.89%,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6和0.15个百分点


点评:


         很明显,央行在6月份显著回收了市场上多余的流动性。注意同业拆借在6月的平均利率不仅是环比大幅提升,而且同比去年六月也是上涨的。结合后面的信息,可以看出央行对于中国经济的复苏情况是非常满意的。


2,  提问:中国的经济已经逐步走回正轨,我想问一下央行的货币政策是不是也已经开始退出应对危机的模式转为更为正常化的模式? 


回答原文:


我们货币政策和欧美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我们国家虽然遭受疫情严重的冲击,金融市场也出现过一些波动,但是整体的经济运转和金融市场的运转是正常的没有出现恐慌、市场失灵这种情况。所以我们是一个正常的货币政策。这个和欧美的市场特别是美国今年3月份发生的情况是非常不同的,美国3月份发生了严重的市场问题,它原先流通最好的国债市场都出现了问题,使得央行必须用非常规的手段来介入市场。我们和他们情况是不同的。


点评:


从央行的表态可以清晰地显示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会以我为主,不会跟随欧美的央行搞大水刺激。目前,我国的经济情况运转正常并且正在快速复苏。所以,所以针对疫情期间采用的危机货币政策必然要逐步推出


3,  提问:咱们上半年新增社融和信贷的规模很高,但是市场担心下半年持续性,想了解一下从目前情况看,下半年的实体经济融资需求预计是什么样的趋势?还有在陆家嘴的时候易行长已经提出了全年新增的累计贷款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下半年的货币政策会有什么样的保障?


回答原文:


阮健弘:刚才我也向大家介绍了上半年的情况,包括我们对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做的下半年信贷需求情况的调查。从现在的发展情况和调查情况来看,正像前面向各位媒体朋友介绍的,预计下半年货币信贷以及社融会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郭凯:信贷上半年同比多增2.4万亿元,全年如果按照易行长说的20万亿元左右,大概可以估计一下,下半年货币信贷基本上和去年相比是略微有所增加的水平,大概就是20万亿元左右。因此我们预测下半年的信贷需求还是比较平稳的。


货币政策的立场仍然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我们现在更加强调适度这两个字。适度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总量上要适度,信贷的投放要和经济复苏的节奏相匹配。如果信贷投放节奏过快的话,快于经济复苏就会产生资金淤积,产生信贷资金没法有效使用的问题。第二个是价格上要适度。一方面要引导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向实体经济让利。国务院也有1.5万亿元让利的要求。同时也要认识到利率适当下行并不是利率越低越好,利率过低也是不利的,利率如果严重低于和潜在经济增长率相适应的水平,就会产生套利的问题,产生资源错配的问题,产生资金可能流向不应该流向领域的问题。所以利率适当下行但也不能过低。


点评:


         首先,央行专家证实了大家的猜测:央行在下半年的信贷和社融增量会保持平稳。这和上半年构成一定差异。这种总量的控制和经济复苏相匹配。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经济复苏的节奏是超出预期的。这种情况下,过多的流动性是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的。


         另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央行首次提到了利率并不是越低越好。这个提法今年从未看到过。这就是我常说的,想要看懂央妈的话,最重要的是看最新的讲话增加了哪些内容。关于让利,降低融资成本这些话央行经常说,并不新鲜。但是,利率不是越低越好这个表态具有风向标的作用。这基本暗示了中国银行业的利率下行阶段即将结束,未来短期利率可能进入平台期。即使,再有降息估计也是最后一次了。


4,  提问:请问央行对下半年经济走势的看法?


回答原文:


总体上,我国经济运行目前持续好转,从各项经济指标看,这个态势比较明显。最近几个月,随着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以及各项金融货币政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消费、投资等都在边际改善。下半年及未来一段时期,这种好转的态势仍将持续。从投资来看,我国以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项目以及其他投资项目的落地,有望使得投资成为促进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推动力。消费也明显呈现边际改善的情况,出口增长虽然可能下滑,但和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出口状况相对较好。预计未来物价总体上是稳定的,CPI涨幅或有所回落,PPI同比跌幅收窄。6月份PPI环比变成正的,这是一个很好的迹象,表明生产投资、制造业的形势在进一步好转。总之,下半年以及下一阶段我国经济运行会继续维持向好的态势


点评:


         很显然,央行目前看到的经济数据都显示中国的经济复苏超出了之前的预期。这也是央行敢于在6月份回收部分流动性的底气。结合,之前央行表态的利率不是越低越好。下半年LPR的下调估计无论幅度和频次都会远小于上半年,甚至不排除下半年不再降息的可能。而降低实体经济利率的动作主要依靠央行的货币工具,例如:再贷款,再贴现等,和银行自主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实现。


         但是,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如果LPR不再下降,而依靠窗口指导压低实业贷款成本。那么,个人按揭无疑成为银行的救世主,最终演变成实体经济损失房奴买单。


5,关于1.5万亿让利。


原文:


周学东:最近媒体比较关心银行对企业让利1.5万亿元的情况。请郭司长再解读一下。


郭凯:这1.5万亿元分三块,一块是利率的下行实现金融市场或者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让利,这块大概是9300亿元,包括贷款利率下行,包括债券利率的下行,包括通过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支持的这些优惠利率贷款的发放,所有这些东西加在一起通过引导利率下行,最终会实现大概约9300亿元的让利。


第二块就是我们测算如果直达政策工具能达到一定规模,包括前期还本付息政策,就是疫情爆发之后当时是把贷款延期到6月30日,后来我们又出台了两个新工具,把普惠小微贷款延到明年,最晚是3月份。这块包括减少企业的罚息和高息过桥贷款要付的额外成本,可能会增加的一些不良贷款,企业减少的担保费用等。所有这些东西测算在一起,这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加上前期的延期还款付息政策工具大约让利2300亿的规模


第三块是通过银行减少收费3200亿元,包括前期已经减少的收费,后面全年还要继续减免的收费,特别是落实6月1号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贷融资收费、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的通知》


所以利息方面是9300亿元,直达工具和延期还本付息是2300亿元,减少收费是3200亿元,这三大块加在一起大数是1.5万亿元。


点评:


         这一段,是最有意思的部分。首先,并没有一个记者主动提问1.5万亿让利的事情。央行的官员主动跳出来解释,充分体现了央行急于帮银行做出说明。但是,在回答引导上有点准备不充分。


         首先,第一个错误是:1.5万亿让利不仅仅是银行体系在让利,而是整个金融系统,包括:贷款、债券、政策性工具等等。所以,让利的主体虽然是银行,但是券商,保险,甚至个人投资者都在参与让利(理财产品收益率降低)。


         其次,在直达政策工具的让利计算上,把延期付息和罚息都计算成让利也算是费劲心机了。延期付息这部分未来利息还是要付的,至于罚息,如果企业倒了本金都收不回来。所以,表面上看是在让利,但是让利的幅度以及对银行的负面影响远没有看起来那么大。


         最后,减少费用3200亿,这一部分也有一样的问题:主体错误。6月1日下发的通知,我查了一下是针对整个金融体系提出的要求。而且,减免的收费除了银行要减免的部分以外还包括第三方要减免的部分。比如,原来很多贷款,企业是通过第三方公司牵线拿到的,拿到贷款就要给第三方公司介绍费。对这一块,新规定要严控,这部分钱原来就不是银行赚了,现在减免掉也不会影响银行。还有,关于增信,之前银行对于中小企业是有增信要求的,要么直接交一些手续费给银行,要么花钱找外面的增信担保公司。今年疫情以来,国家加大了政府设立的非营利增信担保机构,这可以帮助企业节省相关费用。这部分也不需要银行买单。


         所以,表面看1.5万亿不少,但是实际分解下来,央行放水,政府增信,压控金融掮客,最后再算点小账。最终需要银行从利润里挤出来的部分并没有那么多。

 @银行ETF     @今日话题     $招商银行(SH600036)$   
 

 

精彩讨论

POLY小饼干2020-07-19 15:07

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好逊]

ice_招行谷子地2020-07-19 15:06

对啊,每次写文章都先写在宣纸上,然后用OCR自动识别排版上传

沈阳孤狼2020-07-19 10:14

问题2:股市房地产是两个蓄水池,住房不炒限制了房地产,那么股市这个蓄水池的重要性就开始凸显。国外放水尤其美元可以满世界撸羊毛,这个时候水会从外面流进来,以前都是房市搞定。现在房市不行那就股市来。我们不放水都要涝,更别说自身放水了,非不愿实不能。说不定本轮调整后股市真能整出个历史大底来

D202005182020-07-19 13:56

我看到摩根3月报告:西方发达国家信贷增速仅3.5%,银行ROE却达到11%,而我国信贷增速在10%以上,银行ROE却只有12%左右。其它新兴市场高信贷增速下,银行ROE远高于我国。结论是:从全球范围看,中国银行业的超额利润甚至是偏小的,是中国银行业一直让利所至。

ice_招行谷子地2020-07-19 10:58

因为雪球变现手段太少,我花了这么多时间精力写东西,虽说是出于爱好但总要弄点补偿,买点纸墨笔砚吧。所以,当然公众号优先了

全部讨论

2020-07-19 10:14

问题2:股市房地产是两个蓄水池,住房不炒限制了房地产,那么股市这个蓄水池的重要性就开始凸显。国外放水尤其美元可以满世界撸羊毛,这个时候水会从外面流进来,以前都是房市搞定。现在房市不行那就股市来。我们不放水都要涝,更别说自身放水了,非不愿实不能。说不定本轮调整后股市真能整出个历史大底来

2020-07-19 13:56

我看到摩根3月报告:西方发达国家信贷增速仅3.5%,银行ROE却达到11%,而我国信贷增速在10%以上,银行ROE却只有12%左右。其它新兴市场高信贷增速下,银行ROE远高于我国。结论是:从全球范围看,中国银行业的超额利润甚至是偏小的,是中国银行业一直让利所至。

银行间同业利率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是最敏感的利率,当这两个利率反弹的时候我们认为流动性已经出现转变了。等到LPR利率这种叫缓慢的利率一旦发生转变,趋势早已经非常明显了。美联储用联邦基金利率来加息降息,联邦基金利率本质就是银行间同业拆解利率,实际上中国的这个利率已经上涨了。另一方面国债ETF也已经跌了两个多月了。$招商银行(SH600036)$ $建设银行(SH601939)$ $工商银行(SH601398)$

2020-07-19 13:43

1.5万亿“”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的让利”变成”银行利润让利”。任何混淆让利主体和内容的文章都是别有用心。

2020-07-19 09:48

沙发

2020-07-19 11:03

回味了下招行在2次大牛市的表现(后复权)
第一波:
06年1月突破03年平台高点13.66元(03年换手率10%),07年10-31达到最高点106.25,pe达到60;后跌至08年10-28 26.06元
第二波:
14年底40元左右,15年6月最高点85元,不过这次到06年2月就到了最低点,一直到近期最高点185元。
招行在熊市里每次跌到年线下都提供了很好的买入价格

2020-07-19 10:01

赞赞

2020-07-19 09:57

坐等风来

2020-07-19 15:17

前期以买入兴业为主,因为当时银行间利率确实低,对兴业比较有利,现在再买入以建行为主,因为建行没有同业借入都是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