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所得税探究(上)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0回复:36喜欢:75

熟悉银行报表的投资者应该很清楚,银行的净利润是扣除企业所得税以后得到的。按照正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应该是25%,但是由于诸多免税项的存在,所以往往银行的最终报表税率都低于25%的法定税率。而且,由于各家银行的经营策略不同,报表税率的差异是巨大的,如下表1所示:

表1

可以看到,我采样的9家银行,2019年中报的报表税率从8.78%~23%不等,可见其差距巨大。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了报表税率如此大差距呢?要想研究这一问题首先要探讨一下递延所得税对于报表税率的影响。递延所得税,用最直白的话说就是公司计量所得税的会计标准和税务局的征税标准不一致,之间的差额就记为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如果按照会计标准交的税少于税务局征收的实际值,实际多交的税就记录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反之就记录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具体到银行上,最主要的递延所得税相关量就是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银行出于风险考虑经常会多提减值损失,这样就会造成税前利率降低。但是,税务局是不认可银行的计提标准的,所以,银行多提的部分必须把税补上。而补上的这部分税,就暂时记为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后如果真的核销了,可以用递延所得税资产来抵扣当期的应交所得税。这个过程,说起来很简单,但是一旦和报表结合很多人的理解都是错误的,包括我自己曾经也在很长一段时间是理解错误的。

下面用一个例子来做个详细说明,首先看一家假象银行的部分报表,如下表2所示。如果单看表2,你会觉得这家银行好牛啊,净利润增速60%。但是,如果我把假设信息补全你还会这么看吗。这家银行的信息假设如下:

1,这家银行2018年,2019年计提减值前的税前利润都是1600亿

2,这家银行每年要核销300亿坏账

3,银行在2018年计提了600亿,2019年没有计提减值损失

4,这家银行没有其他减免税的项目

表2

把所有信息补齐后,我们看到的实际报表是如表3所示。首先一个错误的认识,报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是不是实际交给税务局的税?答案是否定的,报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而交给税务局的真实税款是:当期所得税。场景还原如下:

表3

2018年银行去税务局报税

银行说:今年我家税前利润1000亿,所以应该交税250亿。

税务局说:你这1000亿是因为计提了600亿资产减值得来的。我们只认核销的300亿,剩余的300亿你要把税款补上75亿,总共交325亿。多收的75亿你先记成递延所得税资产,等以后多提的300亿核销了再来抵税。

银行说:诺。(心里一万匹飞过)

2019年银行又去税务局报税

税务局说:今年你家税前利润不错啊,1600亿,来先把400亿税款给爷交上。

银行说:爷,不对吧,我家今年核销了300亿,是不是可以把去年抵账的白条75亿用了?(一脸奸笑)

税务局说:有这事儿?我查查……(等的花儿都谢了),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儿,那你交325亿吧,剩下75亿用白条顶上。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会计口径的所得税费用和实际交的税是不一致的。但是,递延所得税反映到损益表上无论是确认资产还是转出资产都不会影响银行的报表税率。请特别注意这一结论,因为明天在下篇分析所得税报表税率的时候需要用到。

@今日话题 $招商银行(SH600036)$

精彩讨论

ice_招行谷子地2023-11-25 07:51

4年前写过的东西,今天看到依旧很多人不明白,老文章拉出来走两步

轻度幻想症2019-09-22 08:45

全部讨论

2023-11-25 07:51

4年前写过的东西,今天看到依旧很多人不明白,老文章拉出来走两步

2019-09-22 08:45

2019-09-22 08:51

过份了冰哥你不是说星期天休息嘛怎么又玩突然袭击,实在是防不胜防呀

2023-11-25 15:21

拨备、核销只会形成纳税时间性差异,对利润表所得税科目无影响。各家银行税率差异主要原因:1、免税收入配置;2、银行地区分部产生利润(税率不同);3、不能税前列支的成本、费用。

2019-09-22 22:04

这篇文章分析有点意思啦。。。$宁波银行(SZ002142)$ 所得税率低,管理层讲主要是货币基金类资产可以免税?我就一直没搞明白[好失望]

2019-09-22 18:34

银行

2019-09-22 17:20

学习

2019-09-22 16:06

是不是说明报表的所得税率越高,计提的减值准备也越多?

2019-09-22 15:40

财务会计知识!不错

2019-09-22 15:17

兄弟你研究太多了,不是说不好,只是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