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喜欢:0
回复@Tohsaka: 看了半天,每个字都认识,但是整个文章读下来又不知道你在说什么😓//@Tohsaka:回复@巴芒实践者:[很赞]很有启发的帖子。实际上up的持仓观点和我有着很大的不同,但秉持着类似的安全边际与价值思考思维,因此当发现观点不同时,往往是对不同行业不同公司的安全边际、未来价值判定上有所分歧,和方法论与价值观无关,这是很有帮助的思维碰撞。
就着这个帖子我想发散一下,欧派家具的案例其实很好诠释了一个所谓的悖论,即价值投资与有效市场理论之间的悖论,市场在欧派家具上的定价,究竟是有效还是无效的?最近一段时间,我开始感到,这二者实际上是不存在矛盾的,因为股票是一种具备二元属性的衍生品,一方面是实体企业的股权,另一方面是流通市场里的金融衍生品。股票长期的利润来自于实体股权部分的现金流,但定价是由金融衍生品市场来实现,因此股票价格的定价将严格遵循当下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供需矛盾,深层次来说就是买卖双方的利益诉求,但这一诉求并不一定是长期利润。买卖双方的定价诉求可以有多重考虑,负债端属性、情绪、宏观交易的诉求、流动性本身的价值等等。就像一个对冲基金在股票市场的头寸,可能在泡沫化的估值上做多头,但站在宏观交易的维度上是符合其利益的;一个主动型公募基金选择不去流动性折价的市场、不买冷门行业,也是符合其行业特点的。格雷厄姆先生在《聪明的投资者》中说,股票同时具备投资属性和金融属性,哪一个属性更占优取决于价格与内含价值之间的偏离程度,某种程度上这句话就道出了部分真相。
回到欧派家具的这个问题上,市场对它的定价,我认为是有效的,但有效不代表正确。其有效的点在于,市场在每一个时刻都忠实地反映了买卖双方的利益诉求,只是这一利益诉求并不在属性上保持一致,这一点本身也是金融市场存在的原因之一。这种利益的交换也许是用买方的流动性换取卖方的股权价值,也许是用卖方的股权价值换取买方的配置诉求,甚至也许是用买方的长久期资金换取卖方对未来利率上行的风险对冲(所谓的高利率环境杀估值)。金融市场的定价高度有效,但不一定符合自由现金流折现的价值。
最终这个讨论还能衍生到一个我觉得很有价值的点,就是价值投资的过程中不光要思考我所认为的公司长期价值,还应该思考当前市场定价的原因,或者说买卖双方为什么愿意在这个价位上做出交易。格雷厄姆和巴菲特虽然告诉大家“市场先生”的存在,但他们也从不忽视市场先生的报价,在他们的著作中你可以时常看到他们在分析市场为什么低估了当前这个企业的价值,这一点是很有价值的。如果市场先生是因为流动性、大众情绪、冷门行业等无关未来企业现金流折现价值的因素而给予估值折价,这自然是一个好的价值投资机会。但有一点是很关键的:市场绝不会做无厘头的赔本买卖,和你交易的对手方一定是有着其自认为有效的理由在做交易,想清楚市场给出“慷慨报价”的原因,十分重要。作为价值投资者,会十分乐意给流动性匮乏者提供流动性,给追逐热点者提供筹码,给低估股权提供时间,但绝不乐意给高估值变现者提供对手盘。
引用:
2024-04-25 12:31
今日技术帖,巴哥说书时间
—市场先生关于欧派家居愚蠢定价时间长达5年。
昨天定制家居龙头企业欧派公布了年报,利润30亿,股东权益182亿,roe17.55%,为了进一步说明市场的有效与无效,我给你们举一个特定的案例。
为什么一直拿欧派说事,如果你回顾这家企业过去的经营历史,在看看资...

全部讨论

04-26 00:12

hhhhh有点抽象是吧简单点说吧,任何市场的根本机制是交换,交换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双方的不同诉求,这个诉求站在当时双方的视角都是合理的。你是一个典当铺老板,你手里有钱,有人急用钱需要典当,愿意折价把东西典当给你,交易就形成了。这种情况下,你除非负债管理出问题,否则长期看是一定赚钱的,承担着流动性风险。但如果卖家是觉得手里的东西可能是假货,想变现给你,那你就同时承担着流动性风险和贬值风险。
价值投资者干的就是类似典当铺老板的生意,格雷厄姆就有过类似的比喻。市场定价的有效性在于,他总能找到当下真的很需要典当或者很需要进货的对手盘,而且站在对方的视角都是很合理的。价值投资者需要找到乐意折价卖货、高价买货的对手盘,同时最好知道他们是出于什么样的合理诉求才愿意这么干,这样有利于排除给自己卖假货的对手盘,和想捡自己便宜的精明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