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2022上半年的投资

发布于: 雪球转发:50回复:98喜欢:61

今年上半年我们遇到了异常严峻的市场形势,我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损失,具体情况在上一篇文章中有所描述,主要是谈宏观和策略的,这篇文章我想说一下投资者的自我修养,主要在向内,以应对外部的挑战。

在A、港、美、区块链四个市场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A股由于去年跌幅较大,今年反弹也最早,损失属于相对较小的,平均下来不同策略的投资组合损失都在10%以内,对于我来说属于比较满意的成绩。港股由于重仓紫金矿业,回撤相对也较小(相对其他品种而言),加上二季度后还有所减仓,损失得以进一步减轻。总体上说港、A股由于贯彻去年“脱科(技)向(周)期”的大方针,在最坏的市场环境中得以保全。

相比之下,美股投资就比较糟糕了。由于在美股投资中还持有相当部分的科技股,虽然回避了中概股,但是这一轮大跌也没能幸免,平均损失在30%以上。还有部分小盘股被腰斩。美股资源股也表现不佳,由于去年涨幅过大,今年跌幅也不小,没能起到减少对冲风险的目的。

最惨的当然是区块链市场,本身发生了小概率的风险事件,加上杠杆处置不当,损失非常严重。

对于这种情况,我首先认为这是天道,是不可避免的。在去年前年我通过这百年不遇的时机来获取财富,本身属于逆天而行,现在吐出去一些非常正常。而且由于提前做了准备,没有损失殆尽,而是还有时机再寻找机遇,比前几轮大起大落强得太多。但是光说这个还是没用,我还是要总结一下个人操作的得失。

复盘2017-2019交易

面对这个局面,我想起了我在2017-2019年的交易经验。此时此刻固然不是彼时彼刻,但也可以互相借鉴。和2017-2019相比,我更加成熟了,也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结论,而不是简单的接受他人的意见,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首先是对时机的认知,对比彼时有了很大进步。2017-2019的时机(图中竖线)正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2015年股灾后,2016年融断危机后,市场连续两年上涨,很多垃圾股、小盘股又开始发疯,市场估值又开始提升,各种乱七八糟的生态、融资行为(如共享单车)大量消耗投资人的资金。此时明显不是一个“投资”的好时机,而是一个坏时机。

而我当时由于年轻,又能融到资(现在想一下,那时候连我都能融到资了,正说明市场已经到顶了),非要干点什么的冲动下,在竖线处(即最高点)发行基金产品,随后自然惨败收场。虽然我当时买了天齐锂业赣锋锂业两个大牛股,然而错误的时机使得好股票也毫无意义。

这一轮行情中,我已经有了很大进步,认知到靠央行提供流动性不可能解决问题,更不可能永久性的提升公司估值,更知道中国的情况已经积重难返,提前退出了中概股,避免了一场灾难。假设时光可以倒流,我认为我不会选择在2017年设立基金,所以我也不会在2021年投资高价的腾讯B站。从这个角度上看,我算是有所进步吧。

对于品种的选择,我也有了很大进步,除了简单的追求高增长外,也注意了品种所在的周期位置。对于中远海控紫金矿业宝钢股份等的操作,除了宝钢退出时机略为滞后外,基本做到了考虑基本面的同时考虑周期位置,而非一味的追求高增速。这一轮天齐锂业我没有参与也是这个考虑。

但是,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有很多,下面简要说几点:

主要是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在2017-2019年这一轮行情中,我主要的问题其实不在于选股,而是选时,但是选时不利,还可以通过操作弥补,而操作也未能弥补,显然是自身的问题了。彼时彼刻第一次开设“基金”,我认为我要学”巴菲特“,搞”价值投资”,既然已经选定了“价值成长的大牛股”,就不能随便卖出。这显然陷入了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中,变成了王明、博古,不顾敌我实力盲目搞阵地战,当然被打得要长征了。

2018年当发生贸易冲突时,如果当机立断操作全部止损,就有机会在2019年一季度的反弹中翻身。如果说2017年提前看到顶部不买任何股票是上策,2018年及时止损就是中策,非要拿到底部,客户割肉赎回了,这是下策。有人可能会说,这是“风格飘逸”啊,不是“价值成长”基金,怎么要中途割肉? 但是如果真的是“价值成长”基金,又怎么能在2017年底的价格建仓呢?这显然是一对矛盾了。

同样的问题平移到今天则是,如果是“价值成长”策略,那么2021年就应该果断全部清仓离场,因为2021年的科技股既无价值,又无成长,千万不要说因为病毒被迫在家里看netflixzoom带来的暴涨是“成长”。那么如果做不到,在发生意外事件(2022年一季度)后应该果断砍仓出场了。

但是,问题在于,我在2020年一季度的惊艳表现,一方面是天赐的时机,另一方面也是我在基金倒闭后无出路所爆发出的强烈意志,是主观和客观的完美配合。而相比之下,2021年后由于取得了一定成绩,生活上也比较宽松,思想就很难绷紧斗争这跟弦,面对突发情况就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就算做出了正确的判断,由于盘子太大,也很难立即做出全面转向的正确决策。

后面操作中又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比如买了一大堆的不太熟悉的品种,股票和币的品类大增,后面管理都困难,更何谈深入跟踪和调研,把“分散投资”变成了摊大饼,不仅分散了资金,也分散了注意力。

特别是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后有些自大,想证明自己什么都懂,可以做各种类型的投资项目,其实这都非常可笑。

所以,上策是2021年主动退出,中策是2022年一季度末(3月24日后)止损退出,下策是听天由命。现实中我的A股、港股和中概股实现了上策,所以成绩最好,部分美股和区块链实行的是下策,所以成绩最差。

对杠杆的把握

与2017年相比,这一轮行情最大的不同是我开始使用杠杆。其实在搞价投之前我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期货交易员,只不过不愿意再做这种低级趣味的事情。搞了“价投”后,我也觉得杠杆是万恶之源,绝对不开通融资融券,不借钱炒股,这才是价投应该的风险控制…

这一轮行情最大的收获就是重新认知了杠杆的作用,我认识到人生本身就是一个期权,杠杆是无处不在的,借钱炒股是杠杆,开公司做实业也是杠杆,入朝做官还是杠杆,不借钱吧,上市公司本身也是杠杆。后面研究了巴菲特,才知道巴菲特也是杠杆大师,很早就借钱炒股,所以不用杠杆是不对的,正所谓 人生无处不杠杆,向天再借五百年,不用杠杆才是傻,问题是怎么用。

整体上来说,我使用杠杆的策略是上升过程中一把拉到满,尽全力一击后脱离的策略,在多个市场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相对而言,在区块链市场中杠杆的作用就有点双刃剑的味道,虽然靠杠杆取得了极大的成绩,但损失也非常巨大。

现在回想一下,杠杆还是要用的,但是杠杆的用法应是简洁有力,即用杠杆重仓一搏,而非用融资长期抗战。在多次杠杆交易中,我总结到,成功的杠杆交易既不是用融资抄底,也不是用融资补仓,而是在实盘即将起飞的一刻再加杠杆,通过杠杆放大主升浪。

凡是违背了这条原则的交易,基本上是小赚大亏,凡是符合上面这条原则的交易,基本都是多赚好几倍。

好了,先总结到这里,未来的投资会更加艰险,但等到下次机会来临时,市场也帮我们清理了竞争对手。只要能够控制自己,才能面对市场的变动,这样在下一次机会来临时,你才是那个少数能上场的选手啦。

精彩讨论

广州阿水2022-07-03 06:40

关于杠杆的问题,还是有矛盾。如果能够准确的判断主升浪,那么不需要杠杆,也可以很快实现财务自由。如果承认主升浪是无法判断的,那么使用杠杆博主升浪就是赌博。如果能够把主升浪的概率量化,那么应该按照概率投入仓位,而不是尽力一搏。如果承认价值投资,仓位应该是越跌越大,而不是越涨越大。说到底,交易是一种感觉,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逻辑和道理。

扶苏19892022-07-03 08:01

我从14年入市开始就长期满融,2次差点挂逼,1次14-15年家国救我,我满融银行+额度上涨买小盘,没死。第二次2018年,单边跌,高杠杆差点挂逼。

除此以外,都挺顺利,哪怕今年最低跌那么多,也不怕。毕竟18-21年吃太多肉了。

原PO的问题,我觉得是研究过多品种了,想把握所有的机会。

我非常热爱杠杆,但是用的时候,不断的对自己说,用这玩意儿,极端情况会猝死。
你看了解自己,了解风险,该用就用。用对了,很快就真的不用了。
此外,我用杠杆的目的是追求最大化,有朋友推荐我理解期权,是我后面打算用的。

长安卫公2022-07-03 00:58

经历了今年的中概,我可能不会再用杠杆了……其实杠杆的本质也是贝塔,用资产配置的贝塔远比杠杆的贝塔要安全。比如,原来我想买110%的$腾讯控股(00700)$ ,我可能直接加10%杠杆买,但现在可能用95大鹅+5%中概,效果可能差不多。这样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比如我现在认知的是腾讯的贝塔是$中概互联网指数ETF-KraneShares(KWEB)$ 、中概的贝塔是$DIDI pinksheet(DIDIY)$ ,滴滴的贝塔很难找,但如果想找可能再配点法拉第蔚来这样的彩票股,或者玩点TQQQ……其实可以不用杠杆,照样把贝塔打足的。

扶苏19892022-07-03 09:46

不会 我看过很多大佬都会遇到这种问题 底部只需要熬我只思考降低猝死几率

大明有料2022-07-03 09:03

分享这半年的感悟:
1.资金是聪明的
2.聪明的资金会形成共识
3.共识会形成趋势
4.在趋势上才有红利(顺势而为)

要在对的方向加杠杆,同时学会找到自己人生的浮存金(现金流),滚雪球才会有乐趣

投资是快乐的,快乐是简单的

全部讨论

2022-07-03 06:40

关于杠杆的问题,还是有矛盾。如果能够准确的判断主升浪,那么不需要杠杆,也可以很快实现财务自由。如果承认主升浪是无法判断的,那么使用杠杆博主升浪就是赌博。如果能够把主升浪的概率量化,那么应该按照概率投入仓位,而不是尽力一搏。如果承认价值投资,仓位应该是越跌越大,而不是越涨越大。说到底,交易是一种感觉,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逻辑和道理。

经历了今年的中概,我可能不会再用杠杆了……其实杠杆的本质也是贝塔,用资产配置的贝塔远比杠杆的贝塔要安全。比如,原来我想买110%的$腾讯控股(00700)$ ,我可能直接加10%杠杆买,但现在可能用95大鹅+5%中概,效果可能差不多。这样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比如我现在认知的是腾讯的贝塔是$中概互联网指数ETF-KraneShares(KWEB)$ 、中概的贝塔是$DIDI pinksheet(DIDIY)$ ,滴滴的贝塔很难找,但如果想找可能再配点法拉第蔚来这样的彩票股,或者玩点TQQQ……其实可以不用杠杆,照样把贝塔打足的。

2022-07-03 09:03

分享这半年的感悟:
1.资金是聪明的
2.聪明的资金会形成共识
3.共识会形成趋势
4.在趋势上才有红利(顺势而为)

要在对的方向加杠杆,同时学会找到自己人生的浮存金(现金流),滚雪球才会有乐趣

投资是快乐的,快乐是简单的

2022-07-03 01:59

重点划线学习:现在回想一下,杠杆还是要用的,但是杠杆的用法应是简洁有力,即用杠杆重仓一搏,而非用融资长期抗战。在多次杠杆交易中,我总结到,成功的杠杆交易既不是用融资抄底,也不是用融资补仓,而是在实盘即将起飞的一刻再加杠杆,通过杠杆放大主升浪。

2022-07-03 20:46

钱是投资的必要条件,也是最重要的条件。我们的现状如何?看了券商统计之后实在大跌眼镜。在境内开户人群大概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而账户超过50w的开户人,占总开户人的比例是3%
我们一直说港美股比大A相对成熟稳定,而港股的合格投资者标准门槛是50w,美股开户条件基本也差不多。作为相对不成熟不完善的大A市场,只需要一张身份证就可以开始投资,这不草率吗?哪怕是进赌场衣衫不整都是禁止入内的啊。而这里面不乏还有拿着吃饭钱往里扔的。
我们算个账,最低工资标准大概是月2000元,一家三口就是6000,五年就是36w。这还未计算通胀影响,这个数其实大概率是不够应对五年生活必须开支的。
咱们取个巧就当大A是成熟市场,36w也能保证一家人五年生活费,那您的账户至少也要有86w,才能勉强够着投资的门槛。
而用这个条件去卡,A股99%的投资者应该都是不合格的。之前说过90%的人都应该远离股市,还是太乐观了,应该是99%。
如果你在大街上冒出一句,自己资金量已经超越全国99%的股民,别人一定认为神经病,装B炫富,其实这只是刚刚是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而已。而那些教人炒股的老师,炫收益的大V,头头是道的专家,这些坏蜀黍却忽悠着那些穿着开裆裤的孩子上了战场。孩子们没意识到灾难降临还觉得惊险刺激,不知道等待着他们的将是股市的血雨腥风。
未足月的胎儿早产是有生命危险的,成绩不到上了重点也是去遭罪的,没驾照开车上路是违法的。这些规范也好常识也罢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就有人为了孩子早一年上学选择强制剖宫产,花钱托人帮孩子弄个重点学校的家长也是乐此不疲,而无证驾驶酒驾醉驾更是屡见不鲜…
我们的基因里就有破格获取的快感,这种强盗思维也在遥控着我们在股市,通过打听消息,通过抄作业,通过某种屡试不爽的偏方获取利益。然而股市就是太现实,他用钱的教训来告诉你:不行!网页链接

2022-07-03 07:18

记得你半年前几个帖子都是提醒大家风险的。没有知行合一呀

2022-07-03 01:52

挺不理解“价值投资”理念却投机炒币。

2023-10-15 20:48

杠杆的用法应是简洁有力,即用杠杆重仓一搏,而非用融资长期抗战。在多次杠杆交易中,我总结到,成功的杠杆交易既不是用融资抄底,也不是用融资补仓,而是在实盘即将起飞的一刻再加杠杆,通过杠杆放大主升浪。

2022-07-05 12:51

自有资金持仓是坐在椅子上等待,可以轻松的坐很久,杠杆资金持仓是坐在热锅上等待,不能坐太久,否则屁股会烤熟。

2022-07-05 09:15

你们不敢加杠杆,我反而先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