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圈之外的风险:三则投资案例

发布于: 雪球转发:70回复:76喜欢:180

对于每位投资者,真正好的机会必然是有限的, $牛顿定律(P000484)$  大多数时间对于公司的研究, 实际更多是不断“否定”的过程。本文分享几个研究过程中被否的典型案例,同时进一步强调能力圈原则的重要性。

案例一:

某家装龙头公司,在高端装修领域优势明显,同时由于预收款模式,资产负债表与盈利质量优异,每年利润几乎全部拿来分红,再加上行业极低的集中度,虽然短期下游承压,但长期前景十分吸引人。近年来,公司开始主推基于信息化与标准化的中低端家装业务,虽然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一旦突破似乎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那么,问题会出在哪里呢?思考下,为什么家装公司只有这一家高端家装上市,其他都没上市呢?因为传统中小装修公司,在税务节省、人员社保公积金,包括一些隐性收益上,相比于正规公司,可以节省一大块。而这其中不乏很多知名的品牌公司。必须如实纳税与缴纳社保公积金的上市公司,即便拥有规模效应,一定能与这些公司竞争吗?我认为,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其实,A股很多公司,都要面临与这种“灰色经济”的竞争。很多行业集中度提升的投资逻辑,隐藏着很多坑。

案例二:

一次线下同行交流,某位同行分享了一家港股公司,做医疗设备融资租赁。业绩连续20%左右增长,不良率低于招行等优秀银行,实际核销常年为0,市盈率仅为6倍多,而下游又具有长期增长空间,乍一看感觉捡到了宝。研究了两天,初步感觉不错,出于不懂不碰的谨慎原则,带着怀疑,向做融资租赁的朋友进行详细了解。果然印证了猜想,各地医院所做的融资租赁有很大比例是为地方融资做通道。这也解释了财务指标如此优异的原因,但永续性则成了最大硬伤。随后,由于各种原因,这家公司由六倍多市盈率跌到了目前五倍左右。

案例三:

去年的某一阵同事又提到连锁酒店行业,从各项指标直观来看,属于少数仍处于周期底部,并可能反转的行业之一。探讨片刻后,被我否决了,理由其实也很简单:1、随着人们经济水平提升,对酒店服务的需求更加多元,酒店行业竞争维度增多且越来越复杂;2、更重要的是,过去连锁酒店的最大价值在于,同一品牌下流量的优势,以及信誉度对于服务质量的保证,消除了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及成本。但上述优势均被削弱了:互联网信息传递越来越高效,催生了大量民宿与短租供给,同时,美团点评这类平台很大程度消除了信息不对称,并充分满足了个性化需求,因此,不能简单以周期行业视角来看待连锁酒店,而有可能是一个竞争优势逐渐在被削弱的商业模式。

发现没,即便一家公司拥有行业龙头地位,显著的竞争优势与漂亮的财务数据(足以打动很多投资者),仍无法保证一笔投资的成功。上述所有优点都有可能被某一项隐藏在深处的风险点所破坏,这有可能是招股书、研报等公开信息不会告诉你的。

站在能力圈之外,你完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上述案例首发于基金投资人交流平台。

近期市场持续调整。牛顿定律的核心持仓又处在了“越跌越安心”的阶段,欢迎合格投资者随时交流与咨询。[满仓]

相关文章:

《“不败”哲学下的投资实践》

《不确定市场中的认知优势》

《牛顿定律进入开放募集期》

 @今日话题   @雪球私募  

 $贵州茅台(SH600519)$    $腾讯控股(00700)$  

全部讨论

2020-09-22 10:54

东易日盛,买过,环球医疗,差点买,华住,新股都不打

2020-09-22 12:36

对案例一个人看法,装修行业不是什么新兴行业,存在很长时间充分市场化了,而且正因为进入门槛低,下游很分散,竞争激烈,因此造成行业集中度很难形成垄断。另外公司利润全部分红也印证了在集中度很低的前提下,龙头公司都难以实现规模扩张,可见以集中度提升为投资逻辑是错的。另外如果同行不上市就是为了省点税费和员工社保,那不是更说明这行赚钱难吗?p.s.我没研究过装修公司,只是从案例描述上谈点个人看法。

2020-09-23 08:33

写得好,我投资12年,前5年持有过家电、啤酒红酒白酒、乳业、零售、医药、银行。
在连续4年的盈利缩水后,痛下决心,专研食品饮料,尤其是大众消费品。又熬过了三年微利阶段,总算进入这4年的盈利起飞阶段。

2020-09-22 14:05

事物不是一层不变的,也需要看到变化,如果只是静态的强调某一时点,那只能停步不前,所以我迫切的希望看到1500家医院不光金融业务与环球有交集,更希望在医疗领域有互动,这是产融结合的深化,模式的延伸。这样不光是环球体内的医院在发展,后续与外部医院的结合也有看点。

2020-09-22 13:01

普通人根本就没有能力圈,长期持有优秀公司(茅台、招行、恒瑞)是不错的选择

2020-09-22 17:20

美团真不能消除所谓的信息不对称。。商家和平台都是逐利,好多酒店样子和环境根本就不行,图片和实际情况相差十万八千里,美团还一直主推,背后的PY交易当然可想而知,本人算是有长期住酒店经历,选酒店经验还算丰富,还是不是会被美团坑,说到底能选连锁还是选连锁。

2020-09-23 08:29

还是说明:先定性再定量!  光拿着过去的财务数据分析,等于只看后视镜开车,危险至极。
$隆基股份(SH601012)$ $万华化学(SH600309)$ $中国平安(SH601318)$

2020-09-22 22:39

好文,但连锁酒店逻辑还有问题。

2020-09-22 14:25

酒店的商务需求应该是可以标准化的吧?

2020-09-22 13:28

之前研究一家保理业务公司,账上现金几乎和市值相当,一眼就能看到的便宜,问了一下在金融国企上班的同学,他们兄弟公司也有保理业务,大部分客户都是一些关联公司,甚者高管在外的套现公司。账面资产漂漂亮亮,实际都不一定能变现。实际做业务是好资产拉不到,垃圾资产不请自来,真正有好资产又等钱救急的业务基本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