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204回复:358喜欢:180
大摩的观点:当前担心疫情引发产业链搬迁之声不绝于耳。我们的观察角度不大一样,我们跟产业链上的实际决策者— 跨国企业们交流较多,发现这次危机其实会放慢贸易战以来产业链的搬迁趋势,而非加快。原因有二:

一,搬迁意味着新投资,但全球衰退阴霾无人愿投。经此一疫,欧美经济估计需要两年才能恢复原有的元气,中国以外的拉美、东欧、东南亚新兴市场不乏薄弱环节、易被疫情、汇率、债务三杀成多米诺骨牌,因此跨国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重中之重是保留现金、减少投资,而非新资本开支。我们的调研发现,原本一些公司在疫情前打算在中国以外投资设新厂,或者在其本国加大自动化投入,这些意向当前纷纷被延期

二,以TMT产业链为例,全球龙头企业几乎都认为,中国在复工的展现的管理能力,进一步验证了它相对于其他新兴市场的制造业优势:在封城之后仅仅两个月内,疫情受控,生产能力几乎满血复活,不论是红黄绿码技术应用,还是体温、口罩、食堂隔断 等公共卫生管理,以及员工的配合度,都远胜于其他潜在搬迁目的地如东南亚,后者目前正经历更坎坷的生产停摆供应脱臼

至于疫情之后的世界(所谓AC)如何,大家当前都是揣测,但有一点在跨国企业调研结果中较为明显:疫情促使下一阶段的产业更重视数字基建,即云服务、IoT、远程等。中国恰巧正在5G、数据中心、IoT等数字基建上加速,未来的商业基础设施或许优势得到加强而非削弱。

精彩讨论

巴蒂20082020-04-13 12:40

资本首先考虑的是盈利。

大圣不是我2020-04-13 13:00

这个很简单的逻辑,非得大摩说出来。一些人一看日美两个新闻就开始怂逼简直无语,还推到什么中国脱离世界的说法,简直NC。

大家贪婪我恐惧2020-04-13 13:06

我和跨国公司的高管聊天,结论也是这样的。中国善于紧密制作,这个移动起来谈何容易,不仅仅是产业链,而且还是产业工人,培训起来不是短时期的事情,另外,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将是一个更长的过程。当然,你可以在越南找几千个农民,培训一二周,马上上玩具生产线。

不明真相的群众2020-04-13 14:16

当年英国人为了阻上纺织技术流出英国,也是费了老劲了。
当然事后看,既不可行,也无必要。

此生无白2020-04-13 12:47

所以不能人云亦云。
我发现信息也有一个特点,只要广泛流传的信息,很多都是错的。感觉也暗合股市7/2/1的规律。

全部讨论

2020-04-13 16:17

疫情也会带来一些积极的改变.
提供另外一个视角,绿色通行码相信很多人用过,至少也听说过,这背后涉及了很多大数据的相互打通,简单算一下就至少涉及运营商,民航,铁路,公安等等,以前这些强势部门的数据都是封闭的,想全部打通是个不可能的任务,这次不一样了,在疫情防控的强大压力下,通了.据说有个部委本来还想抵抗,发了个文,当天就不得不改口配合了.
等疫情过后,相信会有一些新的机会出现,用一个朋友的原话,他们刚打造了一把宝刀,到时会到处寻找可以砍得东西!

2020-04-13 15:58

特别搞笑的是,美国要美企回归的新闻下面点赞最多的评论是:准备战争!美国特么的疯了?要和中国挑起战争?

2020-04-13 15:56

这两篇新闻在国内的传播都已偏离原意。日本是说鼓励口罩,防护服,原料药等的医药医疗行业企业生产迁回和分散。美国只是有官员说希望有这样的政策,连正式建议都不是。

2020-04-13 12:59

确实分析的很好,虽然乐观,也是事实!

2020-04-13 12:42

第一点尤其同意!这么差的行情,最好的就是不动。除非有特别好的去处。都快活不下去了还折腾个毛线?

2020-04-14 21:32

符合逻辑!
其一,企业们大都没力气搬迁。疫情让每个国家、每个企业都举步维艰,大家第一任务是活下去,并无太大余力搞什么搬迁。
其二,中国有最好的商业环境,在中国的企业家难以寻找到比中国更好的国家。关键是疫情这块试金石检验出了各国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民众的综合素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管控能力。从目前看这个疫情难以根治,难免返复,相信企业主必定会衡量所在的应对能力。且不说产业链、交通、物流、人力资源等因素。
其三,中国市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2020-04-14 10:30

站在资本的角度,很多我们担心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放眼全球,哪个地方投资环境好,生产成本低,市场潜力大,就投资哪个地方,这不是什么国家意志能改变的。世界的大多数问题,还是要从常识出发去理解,也许能接近本质的东西。

2020-04-14 08:27

劳动密集的制造业讲的是服从,纪律。

2020-04-13 23:20

转发

2020-04-13 16:49

资本都是逐利的,如果是为了所谓的供应链安全,这次疫情更体现了中国供应链的安全程度要远远大于其它国家。如果是为了降低成本,生产成本不会因疫情而改变。低技术含量的生产我们本来就可以少搞一些,这种血汗钱还是少挣为好。倒是这几年中国技术水平提升更快,特别是高技术含量的成本降得更快。真不明白很多人担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