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的尴尬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8喜欢:23

英特尔长期坚持自研自产芯片的IDM路线模式,这看起来很棒、很长期主义,也的确曾经帮助他成为霸主。但就像许多历史上辉煌的公司一样,过去的成功经验往往成为新业务拓展的障碍。他在CPU上习惯了用规模优势来碾压对手,但一个新业务往往一开始的量并不大并且利润微薄,又怎会被运营目标是60%毛利率的英特尔看上呢?然而,世间又哪里去找那么多暴利的新兴业务?所以,这些年,他不断错失苹果手机处理器等新业务。

这就好比一个在上升周期中赚了大钱的成长价投,看不起下降周期中的波段小利润一样,总想赚个大的。

台积电相比,英特尔没有那么多的客户,也就没有那么多试错机会,反而更容易应用新技术、将一个个微小的改善积累成巨大的进步。而台积电拥有大量代工客户,并且客户们的产品周期并不同步,几乎任何时候,只要台积电拥有一项新技术,总会有一些客户愿意尝试付费。规模和销量意味着有更多完善工艺流程的机会,有助于晶圆代工厂顺利进入下一个工艺节点。这就是专业晶圆代工模式相对于IDM模式的竞争优势。

对于台积电来说,一个先进工艺开发5年后,设备就已经完成折旧,就可以转去做成熟工艺产品,赚到的钱都是纯利润。英特尔不做晶圆代工,就没有成熟工艺产品可做,这些已经完成折旧的老设备就成了资源浪费。在PC时代,企业高速成长,这些浪费不在话下;而在移动互联时代,英特尔已经处于低增长时期,这样的浪费就显得巨大。所以,英特尔尽量延长这些老设备的使用寿命,这样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延缓新设备的采用和技术更新。因此,消费者经常吐槽英特尔的产品是在“挤牙膏”,原因即在此。时间一长,英特尔的技术就慢慢落后一到两年。

讽刺的是,英特尔当年通过开放战略——“英特尔CPU+微软Windows系统+电脑组装厂”的分工合作模式打败了IBM,夺得了PC和服务器的处理器市场。如今更加开放的“各种架构(X86或ARM或其他)+处理器设计+台积电晶圆代工”,正在大举进攻英特尔的电脑和服务器市场,英特尔作为IDM行业最坚固的堡垒,也在被攻破。因为,英特尔面对的竞争对手是一个由专业研发设计+无晶圆厂+专业晶圆代工组成的更加庞大的生态系统,英特尔再强大也无法与一个生态系统相抗衡。

无论是谁从英特尔手中切走服务器市场的蛋糕,都意味着台积电的订单在增加。作为这个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支撑者,$台积电(TSM)$ 的市值早在2017年便已经超越$英特尔(INTC)$ ,如今市值是英特尔的3倍。

通过台积电的助力,2020年AMD发布的Zen3架构处理器,性能提升26%,已全面碾压英特尔。2022年8月,$AMD(AMD)$ 市值首次超越英特尔,如今已是英特尔市值的1.5倍。

全部讨论

与台积电相比,英特尔没有那么多的客户,也就没有那么多试错机会,反而更不容易应用新技术、将一个个微小的改善积累成巨大的进步。而台积电拥有大量代工客户,并且客户们的产品周期并不同步,几乎任何时候,只要台积电拥有一项新技术,总会有一些客户愿意尝试付费。规模和销量意味着有更多完善工艺流程的机会,有助于晶圆代工厂顺利进入下一个工艺节点。这就是专业晶圆代工模式相对于IDM模式的竞争优势。
英特尔不做晶圆代工,就没有成熟工艺产品可做,这些已经完成折旧的老设备就成了资源浪费。在PC时代,企业高速成长,这些浪费不在话下;而在移动互联时代,英特尔已经处于低增长时期,这样的浪费就显得巨大。所以,英特尔尽量延长这些老设备的使用寿命,这样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延缓新设备的采用和技术更新。因此,消费者经常吐槽英特尔的产品是在“挤牙膏”,原因即在此。时间一长,英特尔的技术就慢慢落后一到两年。
如今更加开放的“各种架构(X86或ARM或其他)+处理器设计+台积电晶圆代工”,正在大举进攻英特尔的电脑和服务器市场,英特尔作为IDM行业最坚固的堡垒,也在被攻破。因为,英特尔面对的竞争对手是一个由专业研发设计+无晶圆厂+专业晶圆代工组成的更加庞大的生态系统,英特尔再强大也无法与一个生态系统相抗衡。
。。。。。。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1.00,也推荐给你。

05-11 18:30

$台积电(TSM)$ 4月报营收环比依然在增长,这轮半导体周期长期看AI,中短期的推动力还是欧美补库存,可以看到国内家电、机电行业对外出口是很好的、同样受益于补库存。同时,其他佐证是德州仪器(TXN)1Q24的业绩并不好,但Q2展望很好,股价依然历史新高了;类似的$亚德诺(ADI)$$微芯科技(MCHP)$ 等也都是如此。他们的下游客户普遍涉及机电、汽车、家电以及通信等泛行业。
但是如果你押注英特尔,期待他能大象跳舞、逆境反转,很明显今年会让人失望了(以后恐怕也是),之前国内某券商热烈唱多英特尔,恐怕是没认真分析英特尔目前面临的困境和尴尬,前期披露的代工业务巨额亏损让股价加速下跌。

05-11 19:09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