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结229)24年5月5日丨恒生9连阳丨聊聊格力年报丨以及持仓计划

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19喜欢:20

本文语音版

股票账户:

01

聊聊当下

港股最近表现不错,截止周五,已是连续第9个交易日收涨;

网上总结了很多原因,日元贬值、老美细分法案、部分外资机构开始唱多中概股和a股等等。

有没有道理,我觉得你不用费心。上涨后的十大利好,往往都是给想追涨买,或者对一个资产本来没太多信任的人听的。

而黑白的大多读者应该在低估的时候就已经买了一些港股。

你在别人恐慌的时候坚持了,在去年黑白不断说港股低估的时候买了,成本够低,就不用听这些。

这些变量再差,也差不到去年恐慌的时候。你在别人恐慌的时候逆流而行了,你就能赚难度低的钱,你只要无视短期波动,拿住了就好。

涨了有无数的启动原因,但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低估。

如周五文章所说,我们要学会赚最简单的那部分钱,而最简单的那部分钱,你能独立思考就能赚到。

昨天正好群里有一个朋友分享了一段内容.

李录说:“投资成功绝对不需要高智商,也不需要太聪明,更不需要天才。

如果智商和学历重要的话,那么科学家和专家就都成为投资家了。

我见过太多聪明的、高学历的、经历丰富的投资人,他们做投资都失败了,原因就是管不住自己,太容易被投机吸引了。一个人越聪明,越认为自己懂得多,投资结果越糟糕。”

每一个成功的价值投资者身上都有四个通用的品性。

第一、能够独立思考,看重自己内心的判断,不受别人判断的影响。

第二、客观分析问题,用理性控制情感。

第三、既非常有耐心又非常果断。

第四、对商业有强烈兴趣,喜欢自动自发地研究各种生意怎么赚钱.

在黑白看来,投资中简单的逻辑往往更有效,遗憾的是人们都喜欢复杂的东西。

除了港股,最近地产的政策也比较多。

上周,成都取消购房资格审核,这个也给了地产一个更乐观的预期,成都可以取消,其他城市自然也有可能,如果全面执行威力还是挺大的。

本周自然资源部发布新规:对于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应暂停新增商品住宅用地出让。

这一条,提高地方政府去库存的动力。

深圳、上海等地开启房地产以旧换新,主要面向有意出售二手住房,并购置新房的购房居民。

居民们可先与房地产开发企业达成购买新房的初步意向,随后由专业的房地产经纪机构优先助力其旧房交易。一旦旧房成功售出,新房交易将如约完成,全程无缝衔接,为居民提供便捷与安心的双重保障。

对于以上政策,也不用过度在意每个新规的威力,要感知的是态度的转变,态度变了,一条新规可能没啥用,持续出招,大概率总会有用。

如果地产能好转,间接对保险,对家电都算不错的消息。更长远的来看对经济进一步恢复自然也是一种助力。

总的来说假期期间各个主要市场总体表现都不错,其他变量也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我的建议是,当下可以调仓,但是除非你真的找不到机会,别为了规避短期波动去空仓或者大幅减仓,一旦你卖了,股市继续上涨,再想买回来影响心态的因素就多了。

可能看着很熟悉的企业上涨了,买回来不甘心,然后退而求其次,去买虽然没上涨但也不熟悉的企业,寻求心里平衡。之后面对不熟悉的企业,要么稍涨一点就紧张,要么几天不涨就着急,依然拿不住。

又或者觉得,既然已经这样我就等等回调,结果市场头也不回的上涨,最终在反复折腾的3000点坚持了两年,3100点选择下车,3600点熬不住和身边完全不懂投资的同事一起买回来。

人一旦心态失衡了节奏就乱了,一旦节奏乱了,就容易频繁操作反复横跳,最后把大好的机会浪费了。

记得我去年说的那段话吗?

如果你认为一辆车的终点是财富大幅提升,重要的是你能在车上,而不是试图买到最便宜的车票。

02

聊聊格力

本周格力发布了年报和一季报。

2023年,营业收入2039亿,同比增长7.93%。归母净利润290亿,同比增长18.41%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63亿,同比增长2.56%,净利润46.75亿,同比增长13.77%。

这个业绩我个人是满意的,毕竟8PE的格力,依然保持着双位数的净利润增长。

从收入结构来看:

格力营业收入依然是以空调为核心,空调2023年营业收入1512.17亿,占比74%,增长12.13%。

生活电器40.02亿,占比1.96%,收入同比下降了12.39%;

之前很多人认为生活电器会成为格力的快速增长点,当时我说过我的看法。原文截图如下:

其他版块:

工业制品增长31.63%、智能装备增长55%,绿色能源增长51%;增速都不错,但是占比还很低。

区域划分上,内销占比73%,外销占比12%

分红: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80元,接近6%的股息。

空调目前依然是格力的核心:

根据奥维云网零售推总数据,2023年空调市场实现零售额2117亿元,同比增长7.5%,零售量6085万台,同比增长6.5%。

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3年,家用空调生产16869.2万台,同比增长11.1%,

销售17,044.0 万台,同比增长11.2%,

其中内销出货 9,959.7万台,同比增长13.8%,出口出货7,084.3万台,同比增长7.8%。

2023年格力空调业务营业收入增长12.13%,小幅领先行业水平,成本上涨了4.49%,但是毛利率依然提升了4.6%,可见竞争优势依然稳固。

除了空调再简单聊聊格力另外两个目前已经收入100亿附近的分类。

工业制品:

2023年 工业制品收入100.03亿,营收占比4.90%,增长31.63%;

主要包含:

1、压缩机板块

公司拥有5大压缩机生产基地,涵盖定频、直流变频、不同电源、不同工质、双转子、涡旋式等 1000 多个型号高效节能环保产品。

应用范围覆盖家用、商用、车载、冷冻冷藏、除湿采暖等多个空调领域。

报告期内,针对基站空调的工作环境,公司通过采用低功耗电机、小型高效泵体结构、低摩擦轴承系统等创新设计,研发出新一代基站空调高能效压缩机,能效比提升5%,为高能效基站空调提供核心动力,加速公司在电信行业基站空调领域的布局。

在家用柜机空调方面,公司通过减磨降耗材料、低功耗电机等创新设计,研发出新一代超高效柜机压缩机,能效比提升 5.3%。

2、电机板块

公司已推出5 个大类, 24个系列、 1,000 多个品种规格等电机产品,拥有国家专利2,286 件,主要应用于家用电机、纯电动汽车、智能装备、高效工业以及暖通设备等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对磁悬浮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拓宽至工业空气压缩机领域,研发的3公斤空压机用磁悬浮高速电机系统,转速高达40,000rpm,悬浮精度高,可实现无摩擦、高效、高速、无油运行。

在工业电机领域,公司研发的0.75-315kW全系列高转矩密度、高效无稀土新型永磁辅助磁阻电机,产品能效达到行业最高能效IE5等级。

3、制冷配件板块

近年来公司加大多元化布局,收购盾安环境,优化供应链,完善产业链布局。

盾安环境聚焦制冷主业,产品系列覆盖 HVAC&R 全行业,全面配套家用空调、商用空调、空气源热泵、冷冻冷藏、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等细分领域。

2023年,盾安环境截止阀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四通阀位列全球第二,电子膨胀阀位列全球第二。

4.精密模具板块

格力精密模具是公司工业板块的重要发展支柱。紧密围绕“4+1”业务模式,即家电、汽车、精密、电机模具领域+模具制品领域。

下设4个研发平台、 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1 个市级技能工作站、1个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 12 个技术制造服务中心,为客户提供质量可靠、成本最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电机、压缩机、制冷配件都属于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的行业,对于龙头企业可以长期保持较高的投入,竞争优势会逐步扩大。这方面我认为未来营收占比还能不断增长。

绿色能源

2023年收入71.06亿,同比增长55%。

绿色能源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光储空调系统:

已涵盖离心机、螺杆机、多联机、分体机、制冷机等15个品类,已服务于全球超过35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工厂、楼宇、场馆、酒店、学校、住宅、冷库等各类型场景。

光储空调:报告期内,公司技术团队的“功率可调型直流机电设备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研发”项目,被纳入到十四五国家重点开发计划。

截止2023年末,光储直流空调系统相关技术先后荣获家电行业首个中国专利金奖、英国 RAC 年度成就奖、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等多个国内外奖项;公司“零碳源”系统已经落地于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12000多个工程场景 。

公司的光储直柔技术也应用在了杭州亚运会 、海南博鳌论坛 、沙特达曼医科大学、卡塔尔清真寺等重点项目上,在国内国际上发挥了重要影响力。

另一个是新能源产业领域:

构建了涵盖锂电池材料、锂电池、模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以及下游新能源整车、工商业储能等。

格力钛18米海豚公交车荣获“中国专利奖——外观设计金奖”,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唯一入选的产品。

整车方面格力主要是非私家车市场,格力钛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天津、武汉等全国230多个城市运营。虽然目前规模有限,但基本印证了商业逻辑的可行性。

储能方面:格力钛的高安全大倍率储能系统关键技术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鉴定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科技奖一等奖。

“钛酸锂功率型高效储能系统”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报告期内,发明专利荣获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金奖。

上面介绍了格力两个增速较快,且接近百亿的版块,当然目前我依然把他们当做意外之喜,我的观点是一个新业务在没有带来较大的利润之前,不要把它考虑在投资逻辑之中,否则很容易过度乐观为梦想买单。

当下的格力就算不考虑其他项目的成功,我认为投资逻辑依然是通顺的。

简单把格力美的、海尔三家2023年数据做个对比。

2023年美的营业收入3720亿,同比增长8.81%,净利润337亿,同比增长14%。

2023年格力营业收入2039亿,同比增长7.93%。归母净利润290亿,同比增长18.41%。

海尔营业收入2614亿,同比增长7.33%,净利润165亿,同比增长12.81%。

以2023年净利润算当下市盈率的话,美的集团14.4PE、海尔17PE、格力8PE。

估值上格力明显低估于同行,造成这个低估的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之前的渠道问题:

本来长期领先美的格力在2019年,2020年两年业绩大幅下降,被美的反超,这其中我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之前格力不是很重视互联网渠道。

(下图为格力美的2011年至今净利润对比)

美的2013年就开始线上市场。2020年美的内销电商收入超860 亿元, 同比增长25%,线上连续八年家电品类第一,2020年空调占了线上份额的35.9%。

格力2019年才开始重视互联网渠道,这几年格力大幅提升互联网的销售重视程度。

这个问题我认为目前已经解决,2020年之后格力的增速基本上是和美的同步的。

奥维云网数据,2023年格力品牌家用空调线上零售份额为28.15%,位居第一;

其中,格力品牌柜机线上及线下零售额份额分别为30.28%及34.43%,均为行业第一。

就算不同统计口径有差距,至少格力线上目前已经不落后了。

当下我认为市场比较担心的是另一个问题,格力的多元化之路:

生活家电、智能装备、绿色能源,近几年格力的投入不小,但目前看还没有明显的体现在利润上。

这使得格力多了一些不确定性。

去年格力最低估的时候1800亿左右的市值,当时我说这笔交易的大逻辑原文截图如下:

而当前格力已经2400亿,格力进一步提升市值,需要空调业务能持续稳定的增长,其他业务至少不犯大错。

对于空调业务我的看法:

当下很多人担心的一点,新房销售不好会影响空调的销售。

这个逻辑确实是这样,空调业务受房地产销售影响,基本滞后1~2年,因为房子从销售,交付到装修会有个时间周期。

而2022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3.5亿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3%

202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1.17亿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8.2%。

也就是说2022年开始房地产销售数据大幅下降,但是2023年,2024年一月份,空调销售数据尚可。

我认为有几个原因。

1、2023年夏天温度高,持续时间也长,老房新装的需求增加。

2、空调逐步迎来了替换高峰。

根据官方数据2010年空调进入了一个产销大幅提升的阶段,到现在13年了,空调基本上超过10年故障率就较高了,逐步进入了一个替换高峰。

3、2023年之前有三年非常态,积压了一部分新装需求,在2023年释放了。

2024年,天气成为了未知变量,非常态的积压基本也已经释放,2022年开始的房地产销售下滑,也会进一步体现,大概率要更难一些。

但是我认为空调维持小幅增长难度不大,主要有三点

1、海外市场发展,以往格力的海外占比并不高。近两年对海外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格力近两年在全球各地寻找分销商合作伙伴,利用分销商资源深挖市场。先后中标印尼雅万高铁、埃塞俄比亚博物馆、马来西亚利马集团、墨西哥Solidgm工厂、 ACS希腊智能物流中心等多个大型商用工程项目,深化格力品牌国际化形象,加快全球化布局进程。

2、从2010年开始算,时间越久替换需求越高,能弥补不少新房下降的需求。

3、今年会有一些以旧换新的活动。

因此我对2024的空调销售还是比较乐观的。

最后聊聊我对格力这笔投资的看法。

相比美的海尔,格力当前主要还是靠空调,且试图拓展其他领域,前期投入较大,增加了一些不确定性,虽然格力的确定性相对要低一点,但也充分体现在了估值上。

对于格力未来有三种结果假设:

1、最好的结果:空调依然好,其他业务逐步带来利润。

2、次之的结果:空调依然好,其他业务虽然没发展好,但也没拖累主业。

3、最差的情况:为了发展其他业务,最后影响了空调主业。

在我看来以当下格力8PE的估值,只要不是最差的结果3发生,格力都会成为一笔成功的投资。

如果最好的结果1发生,估值业绩双双提升,无疑是一个潜在收益率很高的机会。

哪怕是结果2发生,只要空调能稳步发展,至少能赚一份业绩增长的钱。如果有一定的行情,可能还会有意外之喜。

去年我说过这样一段话:

当然这笔交易,也有可能承担风险,就是状况3发生,格力持续的高投入未来可能没有回报,反而大幅浪费了现金流。

目前看这个状况的可能不大。

当然任何交易都是权衡利弊,高赔率,大多是建立在有一些不确定性的时候。当一切都清晰了,人人都认可一家企业,赔率自然也就下降了。

总的来说我认为格力这笔交易,逻辑通顺,有潜在获得高收益的机会,当下这个估值不会承担太大的风险。

03

聊聊当下持仓的看法

目前持仓除了腾讯的一季报,其他持仓的年报、一季报都已经发布。我也都写了看法,大部分持仓的财报我都比较满意,略有失望的主要有两个。

洋河,各项数据都偏差一些,不过这个年初就已经发现苗头了,换了一半持仓买入了126元的五粮液,财报出来算是进一步印证了这个担忧。

增加了十多亿的广告费,大幅下降了合同负债,才勉强换来了一个归母净利润6.8%的增长。

无论是2023年,还是2024年以一季度,中高端中只有洋河增速是个位数。

那么有两个可能:

1、其他家都大幅压货了,洋河没做这事。

2、洋河想做这事,但是没有什么能压货的空间了。

我认为2的概率大一些,不然至少可以稍微调节一下,把当时的许诺完成了,或者保持双位数增长好看一点。

但是对于洋河,当前这个价格,我认为也不用太着急恐慌的去卖。

如上周周总结所说:

第二家是宋城

如果说2023年一季度,还有一些非常态,大部分人在羊,很多景区也没开,今年一季度无论是大环境还是宋城,基本都是完全常态。

而宋城一季度的营业收入是5.59亿,净利润2.51亿,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都没超过2019年同期。

宋城的主要群体是亲子出游,而亲子家庭主要出游的时段是五一、十一、寒暑假,这都在二三季度,半年报再观察一下。

其他持仓:

腾讯+恒指占比50%

腾讯我认为仍然低估,恒生指数,虽然从底部涨了有20%,最近也9连阳,但是仍然不到10PE。

格力,今年涨了30%,目前也只有8PE,暂时没有买入计划,后续对新企业的研究中如果有较好的机会,45以上我可能会少量减一点格力,降低持仓成本,让持股体验更舒服。

茅台+五粮液,茅台1500元以下会加仓,有朋友说概率微乎其微,这确实,本来好机会就是需要等,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机会来了要把握,没机会也不强求。

分众:周五刚聊过《聊聊分众传媒年报,投资要学会赚简单的那一段》

6元以下我才有一定的兴趣。同时超过1000亿以上,最好赚的这部分钱,空间越来越小,自然我也会逐步减仓。

永新股份:建仓阶段,10元以下每下跌10%,会加仓一些。

中国平安:暂时没有买卖计划,对于平安。

1、这个生意模式无数国家印证了是可行的,可能过去不够规范,我的观点是并不是国内保险企业做不出优质服务,只是以前这钱太好赚了,大家都在忙着靠人海战术赚钱。

当下,好赚的钱进入尾声,倒逼改革是必然,先改革的平安,未来也必然先享受红利。

2、极度的低估,基本已经反映了问题。

3、大部分问题已经接近尾声。

但平安确实是一个复杂的企业,所以保持合理的仓位。

以上就是目前对持仓的大致看法。当然以上都是我基于当下认知和信息的决策,未来发现变化,我会及时的否定自己改正错误。

黑白这个人没啥形象包袱,坚定的认为自己是普通人,只能边走边看边决策。

很多朋友问我能不能列个表,这样看买卖点方便,我的看法是,投资随着时间的变化,看法应该是不断纠偏的,列个表格放在那里,就会不断给自己暗示,那是自己过去的决定,沉默成本不断加大,可能发现问题,不愿意改正,反而容易犯大错。

所以我基本会一个季度,或者过一段时间就梳理一下持仓,根据新消息,新认知,再谈谈看法,如果我有交易我肯定是10分钟之内发微博,当天发公众号。

今天就聊这么多,如果觉得本文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

@今日话题 $格力电器(SZ000651)$

精彩讨论

终身黑白05-17 12:00

这周天周总结聊一下我的看法

终身黑白05-19 10:02

是的,包装行业护城河没那么强,原材料降价了基本也会跟着降价。同时这个行业基本既没到了互相死磕的阶段,在下游企业的成本占比也不高涨价阻力不大,原材料大幅上涨时基本也能涨点。加上公司采购的时候会根据市场价格做部分调节。所以毛利率是相对比较稳定的。$永新股份(SZ002014)$

终身黑白05-19 09:50

从2014年开始永新的净利润基本上一直是稳定增长的,毛利率基本维持22%,原材料波动对公司的影响并不大

全部讨论

刚看过您的《行稳致远》,很受启发,最近也看了您的周度总结,您在腾讯和分众上的思路和操作也着实可卷可点。忍不住想跟您探讨一下永新股份。我最近也复盘了一下这家公司。就商业模式而言,我觉得包装公司并没有很强的护城河,越是分散的市场越是如此,而且技术也相对成熟。上游一般都是塑料或纸这类的大宗品,下游又是伊利或戴尔这类的品牌公司,所以上下游的议价能力都不强。上游一般是大宗现货交易,下游一般是2-3个月的账期(应收周转),因此,我觉得包装企业更像是给品牌企业做了一个生产环节的代工或是承担了生产环节的资金压力,故这类企业对于资金成本应该是较为敏感的。从商业模式来看,他们的盈利扩张甚至不会来自于大宗的波动,因为大宗的波动可以通过议价向下游传导,但资金利率相对宽松时,他们的日子应该会相当好过。我对于了永新、合兴等公司与3个月shibor的走势(因为他们的账期都在2-3个月),股价和3个月SHIROR走势的负相关性很强。从这个角度来说,永新这个位置的预期收益率可能并不是很强了,因为大家都知道目前经济一般,资金成本已经很低了。我理解它之所以最近很强,除了低资金成本以外,还有就是其它行业内包装企业的认可(持股)以及高股息,这是其它包装公司所不具备的。未来如果经济起来,这家公司也可能迅速地被市场遗忘,因为大家会找到更有弹性的顺周期行业或公司。仅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05-19 17:51

来来回回就那样东西,就像你的书一样

3

05-09 06:54

05-07 09:22

如果我有交易我肯定是10分钟之内发微博,当天发公众号
给黑白点赞

有些大V跌了就说早卖了,涨了就说自己也有。

05-06 17:26

格力能涨回来是我想不到的

港股买入快三年了,终于开始挣钱了

05-06 12:55

格力

05-06 11:15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