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fighter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60喜欢:21
深圳水贝还是比较了解的,因为洪湖公园常去。深圳横岗眼镜城最近逛了几次,买眼镜。
总体感觉,消费降级时代,对于传统的渠道模式是打击,总代,经销商,门店,层层加价,消费者拿到手太吃亏了。
譬如眼镜,出厂价最多是零售价的十分之一。但是在眼科医院,最多打85折。当然,这个85折,眼镜店也不爽,至少30%的零售价要给医院打点。
如果在亚洲眼镜等品牌连锁店,最多打8折。
如果在横岗,可以拿到3折的价格,甚至不到3折。
虽然横岗和水贝一样,鱼龙混杂,有被坑的风险。但是总体而言,现在市场都是越来越透明的,踩雷概率减少。
作为消费者,可以这么想,即使踩雷,我花了3折买到一次不好的蔡司眼镜,我再花3折买一副正品,合计6折(一副有猫腻的交学费打水漂好了),但是比起在眼科医院85折,那也划算。

热门回复

几个巨头的技术壁垒,渠道壁垒,品牌壁垒都是强的。
眼镜的学问超过想象。
首先,材料是谁提供的。
日本三井,不同折射率需要不同材料,折射率1.6的是MR-8,1.67折射率的是MR-7(1991年)和MR-10(1998年),1.74的是MR-174(2000年)。
现在国内很多品牌并没有能够获得日本三井原厂的采购授权,去采购MR-174等材料。而依视路蔡司等大厂可以全线采购。具体原因我不知道,为什么人家不卖给你高折射率材料?
其次,设计和加工技术有壁垒。
镜片的光学结构非常复杂,镀膜各种层数,加硬膜,减反射膜,疏水顶膜,防静电膜、防UV膜等。每一层膜都不一样。
有的是化学变化,有的是物理变化。
而且不同层的膜之间复合时很容易出现问题,毕竟材料性质不同。
设计不用说了,加工还涉及到不同的工艺。
铸模成型。
非球面镜片绝大多数是普通单外非。比外面非球面再高级一些,还有内面非球面(简称内非)和双面/两面非球面(简称双非)。
内非或双非镜片虽然具有光学性能和外观美观上的优势,但制造难度较大。
光是工厂生产外单非,为满足能制造所需要的光度,工厂的模具组块数量,就有上万个了。如果再新增内非和双非,单个模具的成本不仅更高,而且所需数量惊人,再加上生产难度大。所以工厂规模小,这些高难度的产品他根本无法生产,即使生产他的成本高因为缺乏规模效应无法赚钱。
自由曲面镜片,是依靠先进的数控超精密机器进行车削制造。这个就更难了。
光有设备都没用,要想造好自由曲面镜片,更需要强大的光学引擎眼部数据、算法系统。
蔡司的光学引擎系统,拥有全球最全面的眼部大数据,承载的信息相当复杂和庞大。
最后,眼睛加工的很多设备,都在依视路,蔡司这些巨头手中。
Satisloh的 1200-DLX-2高容量真空镀膜机,Hydra-sonic-40 超声波清洗系统。这些头部厂家早就被依视路收购了,如果人家不卖你,你买都没地方买。
再比如,眼部验光仪,依视路,蔡司都是头部厂家。
顾客去配眼镜,需要验光,这些仪器也都是蔡司,依视路提供的。人家全球卖了那么多眼光设备等,因此积累了全球最大的眼部数据库,再根据这些数据库开发了光学引擎系统去生产镜片。
最后,依视路在全球有那么多自己旗下的销售门店。

世界是不公平的。
依视路市值800多亿欧元,远高于美的这个家电龙头。再加上蔡司,日本豪雅,尼康等。
光一个眼镜行业,这些全球巨头的市值就是上万亿人民币,高毛利率,高利润,可以养活多少欧美日本发达国家的高收入人员?
相比之下,水贝珠宝卖家,横岗眼镜城的卖家,和拼多多上的卖家,美团骑手,滴滴司机,有什么区别?都在廉价内卷。
没办法,你没有占据价值链的制高点,你就只能廉价的内卷。
未来,即使你想廉价的内卷,机会也越来越少了。
譬如京东和美的合作,以后销售额要达到多少。那么,以前你还能在京东上卖家电赚点小钱,以后这点小钱人家巨头都不给你了,自己全部吃掉。

说到研究,我有时都感觉我自己研究太多了,过度研究不创造价值。
只不过我自己喜欢研究,有时候纯粹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求知欲。
如果说用途,那就是说,现实生活和股票投资中更容易避雷。
举个例子,之前某个工程机械大V和我聊天,提到在浙江鼎力上赚了几倍的一些朋友在浙矿股份上赔惨了。浙矿股份我很早写过文章,认为要谨慎,行业有壁垒。
懂得多,不一定能帮助我们赚钱。毕竟公司太复杂,董事长都没有上帝视角。要不然,公司高管,行业专家来炒股就可以轻松赚大钱了。
但是,防雷还是有用的。

我之前说过一个观点,大部分行业,中国人做到60分都不难,但是做到90分,就特别难。
譬如连接器,低端的早就是中国人的天下了,但是高端的差距依然很大。
胶水,其实也没啥壁垒。但是为什么很多细分领域我们都只能用国外胶水呢?
蔡司,豪雅,尼康,这几个镜片巨头,都有个特点,他们也都是全球最牛的镜头巨头。ASML光刻机镜头就是蔡司造的。豪雅的光学镜头技术实力,很多人也不了解,投资舜宇光学和联创电子的可能会了解一点。尼康的相机镜头就不用说了。

另外,蔡司,豪雅,奥林巴斯,这些公司,我之前研究其它行业时都学习过他们公司的知识,年报。譬如我之前投资永新光学,为了搞懂显微镜,就去学习蔡司的知识。研究舜宇光学,就去研究豪雅这个竞争对手,研究迈瑞,就去研究奥林巴斯。
对我来说,研究眼镜知识,也顺带丰富我自己对蔡司,豪雅,尼康的知识,不挺好的吗?

我之前提过,线下渠道才是很多欧美日本牛股最大的壁垒。包括宜家这样的家具门店,其实也是一样的。
今天探讨的眼镜,更不用说了,电商的冲击影响几乎微不足道。
那么回到空调白电产品,更加同质化,线下体验的意义越来越小,所以电商渠道的重要性会不断增加。
方洪波最新演讲,在国内市场落实DTC变革,实现零售直达、用户直达;
那么,京东依然是美的DTC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2023年美的系全品类产品在京东线上渠道的净销售额突破500亿元,美的也成为京东家电首个年销售额超过500亿元的合作伙伴。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京东集团CEO许冉约定未来3年在线上渠道(业务)保持每年净增100亿元、整体净销售额突破2100亿元的目标。

我在网上看别人写的,还有不少人专门在京东淘宝旗舰店买蔡司的打折镜片,然后自己邮寄镜框过去加工。
当然,总体而言,这样子太麻烦,愿意这样折腾的人还是少数,所以线下门店的体验和销售服务还是不可少的。
根据依视路年报,电商营业额占比才7%,线下一万多家门店,才是他最大的壁垒。
这种情况下,水贝模式,横岗眼镜城模式,反而会长期受益,价格比其它品牌门店便宜,同时又能线下体验。
难怪“DTC”概念鼻祖,眼镜品牌 Warby Parker 被称为眼镜界的“小米”,对传统模式的颠覆还远远没有实现。

零售价都只有几十块几百块可以用好几年的眼镜,并且离了依视路,大有其他替代,再高的技术壁垒能高到哪里去? 真要壁垒那么高,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应该把它列入吧,你看有么?个人感觉,依视路的强大,更多的是品牌认知和渠道上的区隔力,而不是什么技术实质

我是个消费者,但是因为长期消费眼镜,买过很多副依视路眼镜了,为了避免踩雷,自己学习的眼镜知识。

散光镜片要送厂里配,发过来慢,横岗一副眼镜总价三四百吧,我去年配了四幅,搭配不同的服饰和场合玩着可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