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fighter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43
几个巨头的技术壁垒,渠道壁垒,品牌壁垒都是强的。
眼镜的学问超过想象。
首先,材料是谁提供的。
日本三井,不同折射率需要不同材料,折射率1.6的是MR-8,1.67折射率的是MR-7(1991年)和MR-10(1998年),1.74的是MR-174(2000年)。
现在国内很多品牌并没有能够获得日本三井原厂的采购授权,去采购MR-174等材料。而依视路蔡司等大厂可以全线采购。具体原因我不知道,为什么人家不卖给你高折射率材料?
其次,设计和加工技术有壁垒。
镜片的光学结构非常复杂,镀膜各种层数,加硬膜,减反射膜,疏水顶膜,防静电膜、防UV膜等。每一层膜都不一样。
有的是化学变化,有的是物理变化。
而且不同层的膜之间复合时很容易出现问题,毕竟材料性质不同。
设计不用说了,加工还涉及到不同的工艺。
铸模成型。
非球面镜片绝大多数是普通单外非。比外面非球面再高级一些,还有内面非球面(简称内非)和双面/两面非球面(简称双非)。
内非或双非镜片虽然具有光学性能和外观美观上的优势,但制造难度较大。
光是工厂生产外单非,为满足能制造所需要的光度,工厂的模具组块数量,就有上万个了。如果再新增内非和双非,单个模具的成本不仅更高,而且所需数量惊人,再加上生产难度大。所以工厂规模小,这些高难度的产品他根本无法生产,即使生产他的成本高因为缺乏规模效应无法赚钱。
自由曲面镜片,是依靠先进的数控超精密机器进行车削制造。这个就更难了。
光有设备都没用,要想造好自由曲面镜片,更需要强大的光学引擎眼部数据、算法系统。
蔡司的光学引擎系统,拥有全球最全面的眼部大数据,承载的信息相当复杂和庞大。
最后,眼睛加工的很多设备,都在依视路,蔡司这些巨头手中。
Satisloh的 1200-DLX-2高容量真空镀膜机,Hydra-sonic-40 超声波清洗系统。这些头部厂家早就被依视路收购了,如果人家不卖你,你买都没地方买。
再比如,眼部验光仪,依视路,蔡司都是头部厂家。
顾客去配眼镜,需要验光,这些仪器也都是蔡司,依视路提供的。人家全球卖了那么多眼光设备等,因此积累了全球最大的眼部数据库,再根据这些数据库开发了光学引擎系统去生产镜片。
最后,依视路在全球有那么多自己旗下的销售门店。